“战鹰”翱翔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国防大学英模事迹报告会迎来了两位空军英模:一位是空军某训练基地司令员许利强,另一位是航空兵某师副师长刘锐。这是特级飞行员刘锐首次以战略轰炸机师副师长的身份公开亮相。刘锐,湖南临湘人,党的十九大代表,第一位驾驶轰-6K飞向南海的飞行员,安全飞行5000多个小时,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被人们誉为新锐“战神”和“大国战将”,曾获评201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
   26年前,在临湘一中就读的刘锐,品学兼优,身体素质好,被选定为重点招飞对象。1997年,他如愿以偿,考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开启他的飞行之旅。告别家乡时,他就下定决心:“绝不辜负亲人们的殷切期望,为保卫祖国时刻准备着,义无反顾,冲锋在前,贡献力量!”
   刘锐的梦想是当一名歼击机飞行员,搏击万里长空,可是学院却安排他飞改装的轰炸机。“起飞,到达目标上空,投弹轰炸,飞回来,着陆。”这就是他对轰炸机的所有想象。2001年,他从长春飞行学院毕业,父亲出于安全的考虑,坚决反对儿子驾驶战机,强烈要求儿子争取分配到空军后勤保障部门工作。
   为此,刘锐和父亲僵持不下,在母亲的一再劝说下,父亲才最终作出让步,同意刘锐的选择。刘锐被分配到广空航空兵某师某团,这是一支被誉为“大河岛英雄部队”的骁勇之旅,是空军最早组建、最早参战并取得卓著战功的航空兵部队,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轰-6K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中远程轰炸机,信息化程度高,具备载弹量大、远程奔袭、大区域巡逻和防区外打击能力,是解放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标志装备。刘锐是空军首批改装轰-6K的飞行员,曾飞过7种机型。他驾驶新机首次远飞,投放实弹,实施极限坡度验证等重难点课目,还根据实际机况提出40多条改进建议,全部被飞机生产工厂采纳,为轰-6K的改进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017年,刘锐和轰-6K亮相在吉林举行的“航空飞镖—2017”国际军事比赛,他和战友驾驶战机与外军战机同台竞技,斗智斗勇,最终凭借出色的飞行佳绩斩获冠军,让“战神”威名响彻国际赛场,为我军赢得了荣誉。
   刘锐常说:“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你就具备了超越梦想、成就辉煌的可能!”正因为如此,他从一名普通飞行员成长为副师长,也是全军最年轻的大校之一。
  “将梦想放飞在蓝天之上”
   轰-6K的看家本领是长途奔袭和远程精确打击。飞行时间长,意味着飞行员要具备超强的耐力和极好的心理素质。翻开刘锐的空中战巡记录,每次飞行时间一般都在5个小时左右,最长的达10个小时,一个坐姿飞下来,常常是腰酸背痛。
   2015年3月30日,在很多人眼里注定是载入中国空军史册的一天。这天,刘锐和战友驾驶轰-6K飞越巴士海峡,首次奔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训练中,两架陌生战机直扑而来,靠近了,还掀起机翼,向刘锐他们亮出机腹下的空对空导弹以示威胁。
   “最近的时候,双方战机相距不到10米,对方一直贴着我们边上飞,他们飞行员的脸我都能看得很清楚,他瞪着我们,我们也瞪着他,就这样较量着,对峙了十几分钟。” 航向不变,高度不变,刘锐用实际行动警告对方,决不会改变既定任务。对方见占不到便宜,无可奈何,最终悻悻离去。
   说起“黄岩岛照片”这条新闻,很多人记忆深刻。2016年7月15日,中国空军公开发布了一张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一架涂装中国空军标识的轰-6K飞机正在飞越三沙市黄岩岛上空,第一次向人们完美呈现岛和机同框。照片一发布,立即抢占各大媒体的头条位置,被千万网友转发点赞,而照片的拍摄者就是邻机驾机者刘锐。
   “当时,飞着飞着,忽然看到了前方有一座梨子形的岛礁,像一颗宝石镶嵌在碧波之中,这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黄岩岛吗?我们非常兴奋,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当时我忽然有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能用照相机,让我们威武的轰-6K,和我们遥远的黄岩岛,在一个画面里一起出现,给祖国人民一个精彩汇报呢!”刘锐回忆道。
   这张照片意蕴丰富,不仅记录了刘锐他们南海战巡第一次抵达黄岩岛的难忘瞬间,而且标志着中国军队完全有决心有能力对南海实现有效管控,表明我军战巡已经成为常态。中国空军为维护国家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再一次迈出了实质性的强劲步伐,展现了我国在南海海域和岛屿的军事实力存在。
   “在天空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将梦想放飞在蓝天之上”,这听起来像是诗,而刘锐和他的战友们把它变成了现实。小目标、大目标,蓝天梦、强军梦,都交融在他们的飞行之中。
  “随时准备为国出征”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使命,21世纪已经走过了20年,当建设新型战略空军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到我们的肩上,每名军人都必须跑步进入战位,随时准备为国出征,召之即来,战之必胜!”刘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近年来,刘锐和战友们出远海、巡南海,上高原、进戈壁,出色完成了“红剑”演习、“利剑”演练、实弹打靶等多项艰巨任务。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成功应对和处置各种干扰,与其他军兵机种一起研练侦察预警、空中加油等训练课目,提升了远海机动能力和实战能力,逐步常态化、实战化、体系化执行远海远洋训练任务。
   现在,年轻的飞行员们常常来到师部,向刘锐副师长请教“飞行窍门”。每當此时,他总是告诫他们:要想飞得好,关键是练,而且要真练巧练,始终瞄准战场练兵,从飞行到战斗、从赛场到战场,让训练与实战深度融合,这样练就的真本领才能经得住未来战争的考验。他常常将座舱图画在硬纸板上,没事就对着练习注意力分配。有时候正扫着地,忽然就握住扫把,当作驾驶杆比画起来,上行、下降、俯冲、投弹,每一个细节反复演练,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刘锐还有个独创的练法,叫“思想飞行”,即用大脑模拟飞行,不仅要模拟座舱状态、仪表偏差、修正动作、各种动作效果,甚至座舱外面景物的变化,都要一一想象出来,如同看电影一样。刘锐说:“全世界的模拟器,也许都达不到我大脑的模拟效果,只有这样反复训练,才能将80吨的轰炸机开出30吨的歼击机飞行效果。”
   在全军最高学府讲坛上,刘锐曾豪迈地说:“未来作战,轰炸机不动则已,动则制胜战略格局、决胜战役走向。唯有把每一次升空,都当成奔赴战场,才能锻造战略进攻的铁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并要求战友们勤学苦练,勇攀高峰。
   虽然身在军营,任务繁重,刘锐仍时刻关注家乡的建设发展,他说:“为家乡人民争光,义不容辞,心向往之,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巡天掠海,为国仗剑,这是强军兴军的“锐一代”。肩上责任重,雄心铸军魂。只要祖国需要,“战鹰”随时扇动翅膀,翱翔蓝天,所向无敌。
其他文献
近年来,常德市武陵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一《条例》两《纲要》”为遵循,坚持守正创新,实施“四大工程”,探索出了一条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强基固本之路,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关注和宣传,北京市门头沟区、江西省萍乡市、贵州省六盘水市等先后前来考察学习。  主要做法   2016年以来,武陵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文明武陵、从我做起”纳入本届区委“四个一”战略,大力
期刊
汝城县东山瑶族村地处南岭山脉腹地,这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村里的小黄姜、辣椒初步形成了规模效益,成为村民脱贫的主打产业;房前屋后种植的水晶梨、锥栗、奈李等,为贫困户增收起到了有益补充作用。脱贫之后,东山村面向市场,继续巩固壮大扶贫产业,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整个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产业也需要后续帮扶   东山村是一个远离城市的瑶族村落,村子面积较大,但受山势地
期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不惰者,众善之师
期刊
(一)中国文字充满了形象感染力——凡举市井、升斗等词,一看便知是说汲水鬻货、籴米粜粮这些百姓家事;而每每读到家国山河、疆土雄关这些词,陡涌心头的必然是人类最久远的血色浪漫……  云之下,水之上,山之峰,海之涯……放眼历史寥廓的地平线,无论如何诗意的山水总会变得沉甸甸的。走向万里边关,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仰天长啸,什么叫壮怀激烈。长河落日间那些沧桑凝重、瑰丽苍凉的边塞诗,无疑构成我们充满忧患的民族记忆中
期刊
开国上将杨得志,从井冈山红军战士、中央红军红一团团长,历经60多年革命军旅生涯,成长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军总参谋长,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自湘南起义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起,杨得志“就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他的传奇经历雄辩地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讲话中
期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湖南涌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和早期党员,他们中有的为世人熟知,彪炳史册;有的却不为人所知,隐匿于历史的长河。贺民范,就是后者。   贺民范,字洪畴,号寿乾,1866年生于宝庆(今邵阳市)。他原是饱读诗书的秀才,在家乡开设私塾,发展教育事业。清朝末年,中国知识界掀起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贺民范怀揣着对新知识、新思想的憧憬,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1907年,贺民范入读日本富士法政大学,
期刊
位于罗霄山脉西麓的衡东县高湖镇新兴垅村,四周是连绵的低矮山丘,蜿蜒起伏,郁郁葱葱。一条两旁栽有花草、安有路灯的景观路环绕村庄。这里四季可闻花香、四季都有水果,不少城里人都慕名而来。而早几年,这里却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偏僻落后小山村。改变这一面貌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退休干部——湖南省信访局机关工会、省直机关七片工会原主席杨建祖。老百姓称赞他是元帅故里美丽乡村“设计师”,他自己却说:“我是党和人民培养的干
期刊
1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胡伟林。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请问我们是如何开门编制《纲要》的?  胡伟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纲要》编制工作,许达哲书记多次组织专题研究,强调要“坚持政
期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即将实现,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专程来湖南考察,在汝城县沙洲瑶族村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考察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参观岳麓书院并对湖南大学师生发表重要讲话,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就湖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多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高度,指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和有
期刊
绵延的青山与近处的果园融为一体,柏油马路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楼房巷道整齐洁净,鸟儿在花丛中歌唱……走进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处处是美景、步步入画来,一幅乡村振兴的和谐美景尽收眼底。  沙洲巨变   沙洲瑶族村位于汝城县城西部50余公里处,村里目前共有142户529人。1934年11月,“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首站即走进汝城县文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