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下《我弥留之际》的角色探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lan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弥留之际》是一部由威廉·福克纳创作的文学经典,是与荷马《奥德赛》、乔伊斯《尤利西斯》、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相提并论的一部史诗作品。如今,对这部文学经典的研究不胜枚举,其中,多以意识流、存在主义的虚无观和神话原型研究为主。本文从解构主义角度对文本进行探析,借以消除以往对该文本形而上的人性本恶诠释观。
  1930年,福克纳的意识流经典之作《我弥留之际》出版,自此,中西方学者开始对这部作品进行各个角度的探析。例如,从神话原型角度将本德伦一家送葬的过程与《天路历程》中的朝圣之路相比拟,抑或是贯以存在主义中的虚无主义来解释事件的荒诞可笑,诸如此类。
  解构主义理论复杂冗长,总的来说,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的集中代表,而后结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进行否定、反诘、驳难、叛逆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哲学和文学批评理论。解构主义学者反对对文本进行一成不变的阐释,同时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文本的含义、内涵具有开放性,可以随之进行改变。此外,在文本论上,解构主义家认为,文本在认识论上不断进行消解乃至自我消解,在方法论上,解构先于、大于结构,可以作为对结构不断消解的过程。也就是说,文本论上,解构主义学者反对结构主义一贯宣扬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因此,用解构主义对《我弥留之际》进行阐释,并不一定需要尊崇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说法。在解构主义的诠释下,迎来的是对以往理论阐释的消解。
  一、人性本恶
  一直以来,西方人有人性本恶的思想渊源和传统,从柏拉图的性恶论、亚里士多德的“人更接近于野兽而远离神灵,多数人生性愚昧、懒惰、贪婪、残忍”,到影响西方几千年的基督教的禁欲、苦难思想,无不透露着人性本恶的思想观。《我弥留之际》这部著作自然也受到传统思想的浸染,評论家对主人公各种自私自利的举止解读,透露着人性本恶的观点。然而,解构主义的“重估一切价值”和尼采“上帝已死”的口号颠覆了逻各斯中心主义。
  长久以来,对福克纳的小说《我弥留之际》中人物的评论,尤其是对本德仑一家的评析,呈现出一高一低两种倾向。低的倾向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蔑视他们,夸大小说人物的不足,把他们贬为“白人垃圾”并给予无情批评;高的倾向则拔高小说人物,把超越现实可能的哲理赋予小说人物,颂扬“贫穷的白人”的普遍人性价值。多数情况下,评论家持的是批评、鄙视的观点,痛斥本德伦一家是”伪君子”,各怀鬼胎。因此,笔者从另一个角度借以消除原有的结构主义的形而上学观,对文本进行另一角度的阐释。
  二、人性本恶外衣之下掩盖的善意
  (一)自私自利躯壳下勤劳体贴的安斯
  安斯是一家之主,这是一个最饱受批评的人物,通常被学者称之为愚昧无知,及一个极为懒惰、自私的人。正如欧文·豪所说,“福克纳批评家对安斯非常苛刻,挥动道德的皮鞭抽向他那并不强壮的脊梁”。然而,安斯是否真的如评论家所说,是个十足的恶棍呢?此前的学者一贯喜欢从性恶论角度对安斯进行剖析,认为他是个十足的自我主义者:参与送葬完全是因为他想到杰弗里去换假牙,再迎娶个新老婆;他骗取德尔的钱;舍不得花钱给艾迪治病,还宣称“她反正是要去的”;为了争取三块钱,剥夺了达尔和朱厄尔与艾迪最后道别的机会。没错,一定程度上,安斯可以说是一个自私自利者,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这件自私自利外衣掩盖下,其实还闪烁着安斯乐意为整个家庭付出的精神。
  首先,他并不只是个坐享其成、只知道奴役孩子的人,甚至他年轻时还是个勤奋肯干的家伙。《我弥留之际》的第三节与第五节中,以达尔的视角下写道:“爹的脚外八字得很厉害。他的脚趾痉挛、扭歪、变形,两只小脚趾根本长不出指甲来,这都是因为小时候穿了家制的粗皮鞋在湿地里干活儿太重的关系。”可见,他并不完全是个懒惰、不务正业的人,他的脚因为干重活而变得畸形,这可以说明,他年轻时曾为家庭操持,努力工作过。
  其次,对于艾迪,他也并不是一点儿也不关心她。他本可以在艾迪死后,拒绝送她去杰佛生入葬,在邻居劝他不要跑到杰弗生埋葬艾迪时,他却一直念叨:“我亲口答应过她,我和孩子们一定用骡子能跑的最快速度送她去那儿,好让她静静地安息。”可见,安斯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十足的恶棍。
  (二)冷血自私背后执着高傲的朱厄尔
  朱厄尔,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他最受安迪的溺爱,却不愿承认他的母亲。科拉曾这样评价朱厄尔:“虽然她怀朱厄尔的时候最最辛苦,对他最最溺爱最最宝贝,可是他不是发脾气就是生闷气,还想出各种恶作剧来耍弄母亲,到后来连我也看不下去,不得不经常给他一些钉子碰碰。朱厄尔是绝对不会来和母亲告别的。他是绝对不会因为要和母亲吻别而丧失赚三块钱外快的机会的。他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德仑呢,不爱任何人,不关心任何事,除了挖空心思盘算怎样花最小的力气得到一件东西。”
  其实,朱厄尔并不是科拉认为的最冷酷无情的人,虽然在钱财方面,他比较吝啬,但对于艾迪,毫无疑问,他是敬爱的。只是由于生活的重压和情感上的困境,他的脾气变得固执、古怪。第四节,朱厄尔的自我内心独白写道:“我早就说过你们还是让她安静一会儿吧。又是锯又是敲,老让空气在她脸上快快地流动她那么累根本没办法把空气吸进去……”他担心、忧虑艾迪的身体,认为锛子声和邻居的吵闹声会影响艾迪的休息;他厌恶其他人的拜访,甘愿自己代替卡什受罪,认为这样就不会引来邻居的注意,这样其他人就没有机会把艾迪当作小丑似的观看。他在以自己的方式倔强地守护着母亲。
  三、结语
  从亚当、夏娃开始,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战就从未停止过,无论是苏格拉底的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还是柏拉图的性恶论,又或是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从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我弥留之际》的解读也就不存在所谓形而上学的阐释观。笔者运用解构主义的手法,解构了以往评论家对本德伦一家的无情批判,本德伦一家虽然自私自利,但是在冷漠无情、自私自利的外衣下,还隐藏着他们对于家庭的热爱,对完成承诺的坚定,以及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文本的解读并不一定要完全遵循形而上的方法,在新的时代,用新的方法论深入探析,也会有不一样的解读。
  (南昌大学)
其他文献
毛姆对社会和人性洞若观火,还是个中国迷、“老庄”迷。他创造的斯特里克兰,并无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却毅然抛弃世俗幸福,不为名利,只为精神自由,为追求绘画艺术,演绎了一则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的现代神话。  一、毛姆与道家思想的因缘  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老子和庄子是其代表人物,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是老庄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
期刊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将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置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伦理现场之中,分析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导致传统家庭瓦解的,进而分析男主人公“弑子”与女主人公“娜拉式反抗”的伦理选择,前者违背伦理却重获伦理意识,后者符合伦理却要付出生命代价。耶茨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辛辣讽刺,通过重构伦理秩序为读者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理查德·耶茨是美国尼克松时期的伟大作家,始终
期刊
20世纪20年代初,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作为早期蒙太奇学派重要的一员,提出了著名的“电影眼睛”理论,该理论成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眼睛派”。本文在结合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阐释了“电影眼睛派”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实践应用,并对纪录片的本质、拍摄手法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一、“电影眼睛派”理论与纪录片理论的关系  纪录片这一称呼,最早是由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期刊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城邦建设而努力,但是在他临近70岁的时候,却被指控信奉新神、败坏青年,最后被判处死刑。在面对生命的选择时,苏格拉底无所畏惧,镇定而漫不经心地饮下毒酒,结束了他的一生。正是因为这样,苏格拉底的生命观成为西方文化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苏格拉底的生平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最繁华的伯利克里时代,但他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热爱哲学,一生都在从事“爱智”
期刊
鲁迅的《呐喊》与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都是极富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著作。关注底层社会里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发展是鲁迅与狄更斯作品的共同点,他们敢于对底层儿童的悲惨处境进行揭露。本文以《呐喊》中的名篇《药》与《雾都孤儿》为对象,通过比较鲁迅与狄更斯笔下遭遇生活不幸且性格不尽相同的儿童形象,感受两位文坛巨匠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以及对善良人性、思想觉醒的真切呼唤。  鲁迅与狄更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
期刊
反讽是西方文艺理论重要的诗学范畴,研究艾略特诗歌离不开反讽诗学。艾略特诗歌的反讽诗学不断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艾略特反讽诗学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自我反讽”;中期反讽“作为一种结构式”;晚期“反讽走向了哲学和宗教的抽象思辨”。《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为《情歌》)是艾略特早期反讽诗学的开篇之作及代表作,因此本文以《情歌》为研究对象,从主题、人物、意向、结构、语言五个方
期刊
《特命公使》是英国文学家威廉·戈丁尔创作的短篇小说,曾经被改编成剧本,并在电视上播放。这部短篇小说展示了戈尔丁常用的艺术手法,其主旨与长篇小说相同,是人们了解戈尔丁小说世界的通道,这对分析英美短篇小说“病态”文明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特命公使》简介  《特命公使》是一个趣味十足的寓言故事,作者通过轻松诙谐的口吻,讲述了罗马帝国时期,一位皇帝与天才发明家之间的故事。发明家和妹妹一起带着
期刊
电影《一曲难忘》中引用了大量的肖邦钢琴作品,这些钢琴作品对于推动情节的发展,表达主人公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电影中钢琴作品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对《一曲难忘》中肖邦钢琴作品的美学特征和情感体验进行详细的分析。  电影《一曲难忘》描述的是肖邦先生的故事,讲述了其经历爱情、事业、国家等事情后所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因为该电影引用了大量的肖邦先生钢琴作品,因此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也具有很
期刊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自问世以来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并多次被拍成电影,深受世界各国、各个年龄层的喜爱与欢迎。《绿山墙的安妮》因清新流畅又幽默的写作手法、通俗易懂的词句为儿童读者所喜爱。书中引人入胜的景色描写和体现出来的温暖情怀独具魅力,主人公安妮的性格魅力更加不容忽视。安妮以其独特的性格魅力,成为西方文学中继《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之后第二受欢迎的儿童形象。 
期刊
家庭,对于幸运儿,常常意味着温暖和幸福;但对于不幸者,则是人间炼狱。厚厚的四堵墙,不仅隔绝了呐喊的声音,也扼杀了希望与觉悟。  《声音》出自意大利女作家达契亚·玛拉依妮之手,这部侦探小说旨在揭露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受到的侵害,以引发社会关注和思考这一沉重却普遍的话题。  当前,女性遭受暴力的新闻时常占据头版头条,骇人听闻的各类时事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但在大概20年前,敏感成熟的玛拉依妮就已经在用流畅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