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于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受翻译的大环境的影响,当前大学外语翻译教学却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翻译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在教学等微观领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外语翻译教学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离不开翻译,因此学生的翻译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外语翻译教育教学现状很不容乐观。本文对我国当前外语翻译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翻译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据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林戊荪先生讲“目前我国外语系的毕业生要经过三到四年的工作实践与锻炼才能真正胜任翻译工作,少数优秀者也要一至二年方能适应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专业人才训练的成本变相地转嫁给了用人单位。”
  (1)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院校在外语专业的低年级阶段不设专门的翻译课,有一部分学校大三阶段开设翻译课,一般开设一学年。但有一些院校大三年级翻译课也是空白,只在大四年级开设专门的翻译课。一般每周两学时,就是这仅有的两学时,也不能保证一个学年的完整教学。大四学生需要停课实习,需要停课写论文,甚至还需要停课进行专业过级考试复习或缺课去找工作,当然还有毕业班的提前停课考试等等。这样一来,真正用于翻译教学的课时其实只有不到一个学期,也就是说不到40学时。在这样短的学时内要完成一门必修课的教学,教师要给学生描述翻译的基本概念,介绍中外翻译史及翻译理论,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还要让学生做各种文体和体裁大量的翻译练习,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就使教师难免顾此失彼,使学生在翻译课上收效甚微,不能对翻译课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不能理解翻译课对于其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2)教师的片面强调和误导。翻译教学应该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究竟该选取那些翻译理论来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来拟定。翻译理论可以指导翻译实践,可以在宏观上决定译文的思路,增强我们的应变能力,但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是指导学生具体怎么译词、译句。然而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处理文章翻译时,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①片面注重和强调对“大词”、“大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而教师眼中的“大词”又通常限于翻译材料的关键词和学生不太认识的词(尤其是结构复杂词);至于“大句子”,则通常被教师用来指代那些词汇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学生通过反复地训练,翻译大词、大句子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小词(如关联词)、小句子翻译方面却很生疏。于是,就会不时地犯这样的毛病:汉语译成外语时,译文是一种汉语式的外语;外语译成汉语时,却是一种外语式的汉语。②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双语修养的培养。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语言功底,必须具备驾驭两种语言行为的一系列能力。有些初学翻译的人常说:“原文我懂,但不知道该如何翻译。”这就反映出一个现实的问题:目的语的水平亟待提高!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翻译教学过程中,常常根据某教材的具体内容,通过译例来阐述翻译理论,解说某一技巧,然后根据该理论或技巧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虽然这样有助于学习者在入门阶段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而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遇到的文章和文体各式各样,内容也不像教材中那样单一,所以有的学习者译文的质量不高,很难胜任翻译工作。
  (3)当前我国翻译的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现已达到6万名之众,另有数十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中国虽是“翻译大国”,却远称不上“翻译强国”。因翻译界繁荣的表面下,高端翻译面临一将难求的窘境,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翻译作品泛滥。而在翻译质量下降背后,是翻译界和出版界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求,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翻译界的形象和声誉,还将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三、对策
  (1)合理化设置翻译课程。鉴于翻译课对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像大语种英语专业,学生一入学就可以开设翻译课,经过几年的训练,才能从理论到实践彻底掌握翻译技巧,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2)翻译训练灵活多样。首先,翻译训练要经常性与系统性。英语教学不应只注重单词解释、篇章的简单翻译和单元后的练习。而应该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翻译专项训练。同时可以借助外语专业翻译训练的理论。其次,翻译训练兼顾趣味性。翻译训练不一定完全依赖书面材料。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如电影、电视、录像、新闻等更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地展开。再次,翻译训练强调跨文化性。这主要是针对翻译训练的材料选择来说的。材料的选择要注重异国文化特征强的材料。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既进行了翻译的练习又进行了一次文化的交流。反过来,对异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汉语表达原文之意。最后还应该注重对母语文化修养的培养。翻译训练要求教师加强跨文化交际、语言对比和翻译方面的训练,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翻译训练的技术程序。这样才能避免传统翻译法的弊端,将这一教学路径放在培养国际双语交流人才培养的背景中加以改进,这样才能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
  (3)要尽快建立翻译人才和机构的准入、评估等相关管理办法,促进翻译职业化,对译著的出版单位有一个资格上的认证,另外翻译出版的流程也应当加以规范使翻译服务企业和客户能够对翻译作品进行“有根有据”的判断,做到优胜劣汰。在这个前提下,尽快制定相应的翻译人才培养总体纲要,用来指导我国的翻译教学。
  四、结语
  我们目前的翻译市场繁荣异常,但是浮华中有危机。翻译教育教学现状受其影响也不容乐观。但只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翻译教育教学一线出发,本着培养高端翻译人才的目标,勤于实践、大胆创新、善于总结,我国的翻译教学就会越来越乐观。
  
  参考文献:
  [1]周业峰.外语翻译与企业建设的关系.《企业导报》,2010年第9期
  [2]杨媛媛.外语翻译课程教学浅析.《商情》,2010年第28期
  [3]吕玲浅.析高职外语翻译学习方法.《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我在教学中注意数学联系生活,以各种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多关注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慢慢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客观世界,用数学思维来思考分析问题,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实问题,怎样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教师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活起来  (一)要构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最常见的教学环节。本研究将以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存在哪些问题等实际情况为切入点,通过课堂观察方式取得课堂提问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课堂提问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获得意义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中心。因此,课堂提问是非常有意义的常规教学环节。  一、观察的维度——获得意义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质量观中,知识教育或片面的能力教育占据了绝对中心。特别是当前,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育中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此,笔者认为在数学的教学中,既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又要使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素养。对于小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
期刊
习惯是一种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的反复练习中而成的。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那么,如何从小学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呢?其关键在于严格训练学生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  首先,要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就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有的
期刊
许多民工孩子课外阅读量少,不是因为不想看,而是因为没什么课外书可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民工子女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一、扩大民工子女的图书来源  我们开展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手拉手,一起读”活动,继而成立班级图书馆,大家把书都放一起,资源共享,解决民工子女“看书难”,又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网络资源丰富,我们师生利用网络阅读相当数量的书。  (一)手拉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发展学生想象,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作为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培养学生想象力,激趣是关键。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强烈的求知欲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想象。因此,一堂新课,
期刊
我认为低段数学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听是学习的精髓。下面谈谈我这一学期的一点做法:  一、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课前和他们谈谈“听”的重要作用,倡导“倾听”。“同学们,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聪”字好吗?你们瞧“聪”字里面“耳”字当先,它在告诉我们能用“耳”朵认真听的人才能变聪明,才能真正成为聪明的人呢。原来“倾听”也是聪明的一种表现呢,这节课,我们要比一比谁最
期刊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实践,从为什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出发,重点阐述了学习主动性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并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几点做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改革    当前,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对某项专业知识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也有学生是抱着某种目的学习专业知识的。针对
期刊
摘要: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分属两个系统,它们在馆藏特色、服务对象与领域、馆员文化水平与技能上各有不同,这构成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性的存在,说明了两者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共同提高。只有在资源共建共享以及人员、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两者的功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交流合作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高校图书
期刊
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在整个的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引领着学生热爱习作,夯实学生的写作功底,使他们在高考语文写作试题上获取高分值,一直是每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心愿。但事实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看作文,作文教学总是无法走出低谷,想走出传统作文教学的“怪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写前准备   俗话说:“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理论知识再丰富,如果缺乏素材,即使有再多的感受也难以形成文字。所以我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