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种教学法在物理课堂中的合理运用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pl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几年,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主代替老师的教为主,过去老师总是满堂灌,现在要求以学生为主老师少讲,学生多练,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新课改的实质在于创新教育教学。应新课改的要求很快的产生了各种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探究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三疑三探教学法等。随着每种教学法的诞生,老师们都争相学习、仿照,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在于老师们的盲目跟风,对于每种教学方法并没深入理解。其实每种教学方法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对于不同地区的学生、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程不一定都适用。其实,教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面对新的一些教学方法我们要熟悉它,取其精华或是对我们适用的部分为我所用,并融入到我们自己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才会有不断的升华。经过多年的物理教学,对于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我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教学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经过长期传统教学的影响,老师习惯了满堂灌,一讲到底,而学生也习惯了只听不去思考,所以要想转化需要时间,不是很快就能转变的,有的老师对于探究式教学没有深入理解,只是往里套模式,频繁提问。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最大特征是对问题的探究,也就是说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要善问、巧问,而不是多问。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另外,何时采用探究式教学,何时采用讲授式教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课适宜传授式教学,有的课适宜探究式教学;一堂课内有的内容适宜传授式教学有的内容适宜探究式教学。例如在“欧姆定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探究的知识点很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等都可以探究,而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应用是就要以练习为主,没什么探究的了。所以什么时候该探究,什么时候不用探究要视具体内容而定。
  二、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分层教学,就是从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差异出发,把具有相近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特点的学生分为几个教学小组。实质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依据,人为地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组。大多数老师认为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好学生吃不饱而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因此便立刻用到了课堂,却没有考虑分层教学有哪些不足,该怎么克服和改进,只是盲目套用,结果适得其反。一方面人为地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组,可能会使差学生感到自卑,对学校越来越没兴趣,而且会和其他同学拉开距离,会使他们有厌学心理,另外时间长了好学生会有优越感,会不求上进,遇到困难不能自己解决,心理素质会很薄弱。所以,分层教学的使用要分情况,分学生,分定点,只有考虑到各种因素才能使用,我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使用但没必要去分组,也不分好中差,只分普通三组,在布置作业上或提问上加以区别,这样对教学会起到一定帮助。
  三、三疑三探教学法的运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或几个人共同得出结论的,提倡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不仅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深化学习教材的过程。但在应用时要注意些问题。1.由于物理课课时少,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每节课所花时间是常规教法的两倍,因为里面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时间较多,所以如果节节用这种教法时间肯定不够用。2.在提问题上其实老师解决的只是预设的问题,遇到一些学生问的奇怪问题一般不予回答,时间长了,学生也就没积极性了。所以在运用这种教法时要选些较好的课,而且不能经常用,那样太费时间。
  总之,各种教法多种多样,如何能将它们融入到一起,去粗取精,集合它们的有点为我们所用,而不是生搬硬套,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法更加先进,更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朗读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教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家蒋仲仁在《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是学不好语文的。”所以,在强调朗读回归到语文课堂的今天,我们急需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具体的课堂教学策略来构建朗读新境界。下面笔者说一下在实际朗读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和做法。  一、朗读教学的渐行渐远  自从《语文课
期刊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教纲要求“教学要讲求实效,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①合理组织课堂教学;②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③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三方面论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要讲求实效,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试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成
期刊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传授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确保德育首位。英语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知识课,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能力,克服困难,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共同生活等诸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中化学教学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素质,要以
期刊
地理这门学科是一门边缘学科又是一门综合学科,有极其广泛的学习领域,他的分支渗透到各个知识领域,与其他学科有极其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文化基础知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学好地理这门学科,就必须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表明:有了兴趣才有了注意的稳定性,否者心不在焉,学习就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说明了兴趣在地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时期,面对数学课时明显减少,教学内容增大,不允许占用其他时间,不允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对每位老师来说尤为重要。从我区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以来,我积极探索科学高效、质朴实用的课堂教学流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我对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举措。  一、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如果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那么很可能是环节不清,每一个教学过程的目
期刊
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教师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就中学物理课堂提问的艺术作些探讨。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
期刊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命运”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人的行为习惯首先取决于能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导行”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重视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着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铺就了一条成功的道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教学反思的涵义、类型、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及反思的内容等方面作了粗浅的探讨,希望激发广大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反思 涵义 方法 内容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内省,也就是我们现在凸显的一条走向成功的途径——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师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征[1]。新课程背景下,不管新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所以,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学问题、讲述数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一种追求。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强化“说”的意识   我们地处西部边远的民族地区,学生多为少数民族,由于受母语的负面影响,学生的汉语水平低,课堂上羞于发言。而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