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孩子不穿的衣服,也需要一个仪式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ki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理/舍弃,不仅对大人来说是个挑战,对孩子来说,也需要学习。风靡全球的《断舍离》一书,教会一批人学会整理自己的家和物品,我们的孩子也该从小学学这个。
  孩子对于过去对于物品的留恋,说明他是一个惜物的人,重感情,懂珍惜,这是值得肯定的。在开始整理/舍弃之前,对孩子这种正面的东西进行肯定,让他知道这是对的,不要去否定他让他有负罪感,或者说会让他在舍弃时更加难过。同时,家长还要引导,因为如果不经历这个舍弃的过程,孩子就可能错过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五堂课。
  第1课:学会告别
  对于孩子来说,世界几乎还是崭新的刚刚开始。每天说“再见”的人,不久后真的会再见;收起来暂时看不见的物品,问问妈妈就能找到。如果有什么消失了以后,再也见不到了,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们该有多么恐慌。
  所以不建议偷偷扔掉孩子的东西,也不建议偷偷扔掉家里任何一个人的东西。是的,告别——是很多孩子还不能想象、不受欢迎的事情。因为这超出了他们的既有经验。
  作为成年人,我们当然知道,人生会经历很多场告别,我们总有一天也要离开孩子。
  那么物品也一样,并不是你把物品留在孩子身边,它就不会离开了。孩子把它遗忘了,或者说不需要它了,其实也是一种离别,但这种离别是没有完成的离别,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仪式完成。
  既然是仪式,当然有方法。孩子不再穿的衣服,不要皱巴巴地卷成一团,随便塞在箱子里丢掉。这样你会有一种负罪感,很多整理半途而废,就是因为这种负罪感。请把衣服洗干净、修补好,用“手掌法”折叠好,在心里对它表示一下感谢,再整整齐齐地放在干净的纸箱里,像礼物一样送出去。
  无论是捐赠、二手卖掉或是送人,都请这样认真对待。
  实在没有去处的,挑不下雨的日子,放在小区垃圾箱附近干净的地方,贴上“旧衣物免费自取”的字条。务必让孩子看见这一切。
  做之前,告诉TA你要开始了,开始后,一边愉快、安静地做,一边一步一步地加以说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到任何一个他力所能及的步骤中来,哪怕不能全部完成也没关系。把这当做你们共度时光的一场游戏,而不是个苦不堪言的任务。
  大家知道有一种概念叫“放生”。当你把不再需要的物品“放生”出去、流转出去,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它会以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返回来。
  当我们学会舍弃,学会告别,那么这爱会通过其他方式返回到你身边来,世界就是这么神奇。
  第2课:学习分享
  有人有多余的东西,就一定有人有缺少的东西。我身边有一些去做支教的老师,也有一些结对子的学校,他们都是需要一些物品的。
  学会把东西分享出去,对孩子的情商提高也非常有利。
  第3课:学会选择
  人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选择题。我们的孩子不仅要在物品这么小的事情上做出选择,他以后在学习、专业选择、还有谈恋爱,甚至结婚,要不要生孩子,什么时候生孩子,这些大大小小的选择,都是要靠他自己来决定的,否则他的命运就等于交托在他人手里,或是被动地随波逐流。
  这里给家长提出了一个挑战:你是否尊重孩子,允许他作出自己的选择呢?你是否接纳孩子,允许他作出错误的选择呢?你是否信任孩子,允许他承担错误选择的后果呢?这一连串的问题,越到后面,越难回答“是”。这不仅仅是孩子的功课,也是家长的功课。
  第4课:了解自己
  整理/舍弃时,孩子会说这个我也喜欢,那个我也喜欢。我们不妨多问几句,为什么你喜欢这个?为什么你又喜欢那个?这两样东西可能完全不同,为什么你会都喜欢它们呢?在跟孩子沟通当中,你能了解到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些男孩子喜欢汽车,喜欢一些大人看起来是破烂一样的东西,比如石头、树枝、死掉的昆虫等;有些女孩子会喜欢温柔些的东西,比如毛绒玩具,也会喜欢一些我们大人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东西,比如糖纸、缎带等等。
  当你去聆听他们,可能会听见这些事情:这块石头是爸爸难得没有加班的周末带我去爬山,我们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的时候,我捡到的;这张糖纸,是我最喜欢的姐姐结婚时的喜糖,那个糖很好吃,糖纸的颜色和我娃娃的衣服很配……
  我们能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去解读他的需求,然后从其他方面去满足。石头代表的是和爸爸在一起的回忆,糖纸代表的则是对姐姐的眷恋。
  如果他坚持要留着某样物品,说明他某一方面的需求可能没有被满足,他可能需要通过这件东西来满足。当他很满很满都是爱的时候,不一定需要那么多外在的东西。
  家长在参与到孩子的整理/舍弃中时,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孩子,也让孩子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深层次的想法,学习了解自己非常重要。
  第5课:学会接受现实
  有的家庭条件好一些,有的家庭条件差一些,孩子总归要接受现实。
  我们家里的柜子、空间就只有这么大,爸爸妈妈只有这个能力给你这么大的房子。我能保证你的一日三餐,让你不至于露宿街头,给你基本的安全和照顾、给你生活的必需,这已经尽到了父母的义务。你也有责任一起维护我们这个家庭空间的整洁。
  在这个家里,永远有属于你的空间。但不能因为你个人的需求、个人的欲望侵犯到家里其他成员的空间。这就是我们彼此之间独立的“界限”。
  当然,将来你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更好的、更大的空间,那时候,你有安排那个大空间的自由,爸爸妈妈会非常为你高兴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搬家的时候,如果只来一辆卡车,那你有两车的东西要怎么办?有的人会说我花钱请两辆卡车,如果来了两辆卡车,你有三车东西怎么办?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是无解的,你有一百车东西,会有一百车的空间来放置吗?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让孩子学会接受这个事实。
其他文献
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围  “我是你的优乐美”加我好友的时候,是刚放寒假的第二天。那天是周末,几乎每个周末,爸爸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聚会、应酬,妈妈也出门参加婚宴了,难得就我一个人在家。  爸爸是我们县某局的副局长,虽然不是一把手,但总有吃不完的饭,忙不完的应酬。为了能让妈妈有时间管家、管我,爸爸通过关系,把妈妈从医院一线调到了后勤。  从小,妈妈拿出管病人的方法来照顾我,时间长了,我老觉得喘不上气来,今天
期刊
上周末带女儿在公园玩,坐在长椅上休息,走过来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挤在我旁边坐下。过了几秒钟,他冲我大嚷:“阿姨,你屁股太大,挤得我都没地方坐啦!”人听得真真切切。我瞪着他,羞愧难当,却无言以对。人家孩子说得没错,我是屁股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况且出自一个孩子之口,我又能怎样?  这时,男孩的妈妈走过来,没有丝毫歉意,只是敷衍地说了句:“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就兀自拉着孩子走开了。如果说刚才我是三条黑
期刊
亲子阅读≠花钱买书  周末,女儿兜兜把最近三年积攒的《百问百答》全部摆在床头,仔细点数了两遍,不满地对我说:“妈妈,我才只有21本,聪聪有24本!您再给我买3本,不然我就不是班里的故事大王了!”  “兜兜,就像咱们早餐吃的面包,我买回来了,但我没有吃,它就不是我的;你吃了,面包的营养积蓄在了你的体内,它才是你的,对吗?所以,买书和读书是两码事,不是谁买的书多,谁的知识就多。把书中的知识记在心中,需
期刊
一个假日的下午,我正陪弟弟午睡呢,9岁的女儿小鹿闯进房间把我叫醒,问我:“妈妈,我现在该做什么?”我十分恼怒。我们以前约定好的,妈妈陪弟弟午睡的时候不要来打扰。  我正要起床,睡着的弟弟因为有动静也被惊醒,哭着要妈妈抱,我只好先哄睡弟弟,小鹿识趣地先退出了房间。  我哄好弟弟出来,看到小鹿正在阳台浇花,我有点儿气恼地问她:“你叫妈妈起来干嘛?”小鹿说她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还没等我说话,小鹿突然想起
期刊
我们和老师是平等的  家校沟通通常都会涉及权威的问题,只要父母觉得“孩子在学校上学,自己多少受制于老师”,那么校方的权威感就产生了。因为这样想的父母占多数,从而“老师做权威”也成为一个通常的现象。老师不仅是做孩子的权威,也做家长的权威。  然而,任何的权威感都是我们赋予的,校方的权威感也不例外,如果父母处于平等的心态,对方也很难权威起来。平等的沟通不在于对方怎样,而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是平等的,
期刊
“妈妈,是不是理论上说,等到我们来例假之后,就可以怀孕生小孩儿了?”  “是的,亲爱的。而且不仅仅是理论上,现实中也是这样,来过例假的小姑娘,她的身体就具备怀孕的能力了;这个时候,如果她做爱的时候不避孕,就有可能会因此怀孕的。”  以上对话,发生在我家女儿大概9岁时候的某一天。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晚上,临睡之前,她洗完澡从浴室里走出来,就一边擦着头发,一边故作轻松地,对我提出了以上这个小困扰。当
期刊
老爹:  老爹说,聊一聊跟着自己一起成长的都有哪些毛病,就是那些想改一直改不掉的缺点呗。不觉得自己是个有突出缺点的人,而且缺点和优点的界限怎么能够分得很清楚呢?老爹看着上火的缺点,自己揽在怀里,还舍不得改呢。  翻个底掉,找一下自己最大的毛病,大概是自控力不强。什么事情没有非常的专心,没有专心致志做,包括老妈常年唠叨的拖延症。自始自终不走神不分心干一件事在今天应该很难吧?年轻人的通病吧?作业拖到最
期刊
在育儿杂志工作过很多年,对低幼儿童的身体认知和性教育是常常被提起的话题。总的来说,为新教育理念欣赏并且倡导的方式是:  1. 自然到达。遇到相关话题时不回避,未曾有合适的时机,也不贸然堆叠信息。  2. 简单准确。以孩子的理解力为基准,给予客观的态度,正确的名称和科学的解释。  比如,管乳房就叫“乳房”,而非其他代用词,就是许多育儿专家提倡的态度。因为这种自然的传达,能够让孩子从小了解,“乳房”就
期刊
孩子有依恋物,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养育方式有问题  微信群里,一位妈妈诉说了她的苦恼:  “我家孩子都一年级了,睡觉的时候必须要拿着她的小毛巾,半夜醒了先找小毛巾才能继续睡觉,是安全感不足么?是我们的养育方式出了问题吗?”  这个话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讲了自家孩子的故事,才发现,原来很多孩子都有一个难分难舍的“宝贝”,有的是毛绒玩具,有的是睡衣,还有的是小毯子或者枕头。这类物品有一些共同特征:要
期刊
轻轻地翻开曹文轩老师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随着他轻盈流畅的叙述,走近只有他们那代人才有的成长足迹,陌生、新奇,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这代人都是在倍受呵护的环境中长大,伴随我们的多数是快乐与喜悦。然而,在曹老师笔下,却给我们展现了曾经的一代农村人来到城市后艰难的心路历程。掩卷良久,三和尚、明子、黑罐、鸭子以及那个“她”,始终深深地浮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三和尚继承了祖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