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战争观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card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战争是政治的手段,是政治的延续,人类社会只要存在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与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战争便不会销声匿迹。司马迁的《史记》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自然不能回避在王朝的更替兴衰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各类战争,本文通过对《史记》中有关战争的记述,分析司马迁对于战争本质、战争胜负的原因、对西汉当时战争的看法等,探究司马迁对战争的观点。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战争;西汉
  中图分类号:K2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39-01
  一、产生战争的原因及本质
  春秋战国以来,伴随着兼并战争的愈演愈烈,孙武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中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宏论,已在思想领域达到共识,诸子百家无一不重视对战争问题的探索。司马迁虽然对这些先秦文化遗产采取了兼容并包、熔铸百家的思想方针,但在如何认识战争的性质、目的等具体关键的问题上,先秦不同学派存在巨大差异,司马迁必须有所取舍,作为集中表现司马迁兵学思想的篇章,《史记。律书》写道:“兵者,圣人所以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阻,救危殆。”即战争是圣人用来讨伐强暴的势力,平定混乱的社会局面,铲除艰难险阻,拯救国家危亡的。也就是说,战争是一种工具,这已经触及到了战争的政治本质。
  二、对战争的态度
  (一)对于正义战争的看法。
  合乎民心,顺应天意的战争司马迁持肯定态度。
  《五帝本纪》 记载, 神农氏的后代子孙道德衰薄 , 其中炎帝 “欲侵陵诸侯 ”, “诸侯咸归轩辕”,可见在这场发生于神农氏和轩辕氏之间的战争, 轩辕氏是正义的一方,因此才能 “三战, 然后得其志 ”,这表明黄帝时期的大一统是通过正义的战争来实现的, 并且在必要时用武力来维护它。
  《五帝本纪 》 一方面是对黄帝事迹的描述 , 另一方面宣扬了开国君主的丰功伟绩, 因为正是由于他们个人的雄才武略, 结束了乱世, 开创了一个新的和平时代 , 是受到万民敬仰的 , 是正义的一方。在这样一个思想基调下, 司马迁在《史记》中极力地宣扬王朝更替战争的正义性。这在描述后续的王朝更替战争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对非正义战争的看法。
  对于为了满足统治者扩充疆土的非正义战争司马迁是持否定态度的。他在 《三代世表》 中问 :“黄帝后世何王天下之久远邪?”原因在于他在注重政治清明修饰礼义的同时 , 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发动对人民有利的战争, 起到造福人民的作用, 决不穷兵黩武。这也从侧面点出秦国在灭六国实现大一统后为什么二世就亡国了,“王天下 , 其道不易 , 其政不改 , 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秦始皇在统一后仍不改其穷兵黩武,怀着 “贪鄙之心, 废王道 ”, 希望用武力使其统治能够长久地维持下去。秦二世完全继承了秦始皇穷兵黩武的风格, 致使民心丧失, 因此陈胜才能一呼而天下应。司马迁引用贾谊的评论:“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 以制御其政 , 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 名号显美, 功业长久。”进一步点出秦始皇失败的根源。
  (三)对战争的总体态度:重战不好战。
  《史记》充分肯定了战争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主张重战而不好战。首先,“诛罚不可偃于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顺耳”,认为国家不能忘记战争,忽视战争,否则“大至君辱失守”,丧师辱国,葬送社稷,“小乃侵犯削弱”,使国家受到削弱,所以国家必须重视战争。其次,重战不等于好战,要对战争采取慎重态度,认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固然应该重视战争,但也必须慎重地对待战争大事,不能穷兵黩武,一味好战,否则必定会自食苦果,走向失败。“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百胜,诸侯慑服,权非轻也”,但他们“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使“百姓弗堪”,“闾巷之人为敌国”,落了个身死国亡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穷武之不知足,甘得之心不息”,好战而不慎战。
  三、对西汉当朝战争的看法
  司马迁高度赞扬汉初高祖、文帝休养生息的政策。反对汉武帝用兵匈奴。他清楚地看到当时国力虽然与汉初相比有了提高, 但尚未达到能够主动出击匈奴的水平。他认为发动战争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 更要顾及到更深层的影响。
  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 高祖并没有出兵平定这一地方割据势力,而是采取宽释赵佗的政策, 非但不出兵讨伐 , 反而还封他为王, 出发点就是考虑到中原连年战乱 , 民不聊生,需要长时间的休养生息, 恢复国力, 所以不宜派兵远征南。这在司马迁看来无疑是一项十分正确的决定 。文帝时期 , 中央政府对南越的政策延续了高祖时期的以招抚为主的政策。这一政策一直持续到武帝时期 , 南越国相吕嘉作乱 , 朝廷派韩千秋率两千人前往征讨 , 结果全军覆灭。司马迁在文中并没有明确地表态反对汉武帝出兵南越 ,但是从司马迁在 《律书》 里对高祖、文帝休养生息的描写,再与汉武帝四处征讨的政策相比较 ,可以看出司马迁对汉武帝四处用兵的政策是反对的。
  四、总论
  综观 《史记》, 司马迁的战争观主要有几点 , 第一,改朝换代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第二, 战争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 因为战争具有 “讨强暴 , 平乱世, 夷险阻 , 救危殆” 的作用 ;第三, “非兵不强 , 非德不昌 ”, 战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 要用之有度, 而不要贪于征伐, 穷兵黩武是没有好下场的;第四, 战争中对人才的使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第五, 从历史出发 , 以史为鉴 , 反对汉武帝用兵四夷 , 主张在安定的年代应与民休息 , 而不是频频发动战争, 这才是建立太平治世的要旨。
  参考文献:
  [1]王长顺 .“春秋笔法” 与 “太史公笔法” 之比较 [ 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 2005.
  [2]班固 .汉书 [ 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
  [3]司马迁 .史记 [ M] .北京:中华书局, 2005.
  [4]楊伯峻 .孟子译注 [ 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5]司马贞 .史记索隐 [ 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6]王利器 .新语校注 [ 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7]安东 .《史记》 三 “书” 评议 [ 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 .
  [8]盛瑞裕, 李崇兴, 汪超宏 .十家注孙子兵法译注 [ M] .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8.
  作者简介:万小云,女,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助学贷款实行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这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但当前在贷款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违约率过
摘要: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减轻农民生产负担等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质量影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影响着农业机械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对我国农民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乡镇农业服务工作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乡镇农业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字: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
校园里有一条银杏路,秋天,这条路上便落叶缤纷,金蝶满地.漫步其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rn驻足小径,抬头仰视,那棕色的树枝上缀满了金黄的小精灵,和着秋风的节拍
期刊
在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之中,舞蹈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在教学过程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提高学生修养以及内涵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中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已经
摘要:工科类大学实验教学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使课堂讲授的理论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又使学生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测试技术,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探讨把学生从知识型向复合型发展转换的一点偿试。  关键词:教学目的;社会实践;学生素质  面对世界对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方面,肩负着
本文阐述了无损检测技术这门材料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在采取板书和多媒体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强调实验教学对增强学生实际操作的重要性;根据
陶瓷艺术设计教学中合理设置陶瓷泥塑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独立个性.现今陶瓷艺术设计中借助陶瓷泥塑课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中笔者
期刊
随着当今教育教学各方面不断发展进步,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章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的途径。让学生对语文作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实
说外公爱书一点儿也不为过.走进他的房间,你瞧,柜子上,床头旁,枕头下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这不,刚买菜回来,又捧上了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rn只见外公掏出眼镜架在鼻梁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