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融入民族高校英语专业毕业教学设计的探索——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来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mineon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性”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办学定位之一,毕业教学设计也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将民族文化基本概念和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并利用讲座、民族课例展示和实习,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锤炼.经过实践探索,民族文化在毕业教学设计的选题中有了明显的突破,民族文化也融进了毕业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这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喜欢新生事物,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如何将创新融入到现在的美术教学之中是我们美术科组一直谈论的重点.真正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格局,将是一个有必要、非常值得思索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我们科组把课题确定为——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旨在探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
期刊
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后,“乡村振兴”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民族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依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性发掘,探索美术层面多维视觉开发,探寻美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新模式,使传统民族文化得以活化呈现,更具当代性,符合当代审美意向,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以文化力量和艺术创意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和“六保”,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了首位,说明了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宏观层面上,黔西南州较好地定位了就业扶贫的大方向和基本策略,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专项政策措施,配备了专项工作队伍,做到了有策略、有政策、有组织.探索创新的“新市民就业险”、“党建+就业扶贫”和“人社+教育+N”培训模式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同时,微观层面上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就业扶贫的实践研究发现依然存在贫困劳动力就业率低、就业培训与岗位匹配度低、就近就业基础薄弱和就业稳定性低等问题.可
英语写作是最能体现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课程之一,也是本科院校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鉴于当前应用型高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考核内容不科学、考核结构不合理、评价主体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从优化考核内容和方式的角度出发,进行分单元和分模块考核、考核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调整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比例、多元化评价主体几个方面入手,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是音乐学领域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自1920年顾梅羹的《中国音乐史》①肇启了中国音乐史研究的近代路向,之后各种相关著述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中有不少著述被选为高校音乐史课程的教材.这些著述的总体特点,对我国古代音乐历史的书写多以史料为基、用宏观叙述的文笔来做全面概括.随着社会进步和学术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当下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日益精细,对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和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著述作为教材已显现出时代局限性.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成果如何在教学与
期刊
基于交叉学科的融合培养,对传统商科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通过创新管理机制,营造了创新思维的育人环境;通过创新课程体系,提升了学生跨学科的变化和适应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基本完善的基于交叉学科的新商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安徽新华学院进行“新商科实验班”的探索,成效显著,对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新商科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民族音乐概论类课程是地方院校突出办学特色,发挥区域文化优势的重要课程载体.通过开展此类课程,可以更好地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相结合,有效地传承和发扬地方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的作用.同时,地方院校的民族音乐概论类课程也是学生认识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的一扇窗,对于学生理解、热爱和自发传承民间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保证民族音乐概论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行体系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写实与写意在“中国风”动漫中的表达功能略有不同,前者强调视觉体验,后者的文化表达更为突出.写实风格下的“中国风”动漫侧重对传统文化元素、故事模板、场景设计的高度还原,以提高观众的视觉感受,也擅长利用技术手段使观众获得超感体验.写意风格下的“中国风”动漫倾向于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文化基因、文化重构、主题写意等方式,赋予作品更多表达空间和更强的价值认同.在国际动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风”动漫需在兼顾观众视觉体验和文化表达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具有世界普适性思想观念的内容,为国产动漫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为把握我国小学教师研究的脉络、研究热点及研究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以中国知网中2000-2020年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数据库关于小学教师研究文献为样本,对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近20年来小学教师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教师与本科学历、乡村小学教师与教师培训模式、小学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卓越教师培养与课程使命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文献研究表明,今后研究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培养培训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多视角多学科融合、研究区域和研究主体的多向联合、国外
歌剧的确未给英国带来太多“高光”时刻.尽管英国人从未停止过对歌剧本土化的思考,有众多专业作曲家为之奋斗①,但自17世纪歌剧诞生至今,能真正载入歌剧史册的英国作曲家以及作品,无疑只有普赛尔和布里顿及部分歌剧作品.正如塞西尔·福赛斯(Cecil Forsyth,1870-1941)在《音乐与民族性——英国歌剧研究》中所言:“在音乐领域,尤其在歌剧艺术方面,英国是彻底失败的……我们非常肯定地断言,没有一部英国歌剧能让英国人充分表现他们自己,展现他们的民族抱负,体现他们的民族天赋.”②虽然用此言来概述英国歌剧的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