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玻璃膜疣合并高度远视一家系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显性玻璃膜疣合并高度远视一家系的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来自同一家系的3例显性玻璃膜疣合并高度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复方托品酰胺充分散大瞳孔后,在验光中心采用电脑验光和检影的方法确定患者的屈光状态.采用Zeiss公司FF450 plus眼底照相机行眼底彩色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同时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观察患者的ERG表现特征.结果 散瞳验光结果显示,3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远视性屈光不正.除先证者母亲左眼矫正视力可达正常视力外,其余患眼均存在屈光不正性弱视.眼底彩色照相检查显示,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玻璃膜疣存在.先证者弟弟病变程度最轻;先证者母亲病变最为明显,除黄斑区外,周边部也存在大量散在的玻璃膜疣.FFA检查显示,相应于彩色眼底像中的玻璃膜疣处,均表现为透见荧光.ERG检查显示,先证者弟弟明视ERG振幅下降,暗视ERG正常.先证者及其母亲明视、暗视ERG均正常.结论显性玻璃膜疣合并高度远视患者可伴有屈光不正性弱视.相应于玻璃膜疣处,FFA表现为透见荧光.ERG表现除明视振幅可发生下降外,其余表现均正常.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舒肝胶囊对长期“怒”心理应激雌性大鼠的行为学和体重、子宫及卵巢指数的改变。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怒”模型组、舒肝胶囊组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学特征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和胞质内出现以聚集化的α-Synuclein为主要成分的路易小体.在帕金森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高龄患者胃癌、直肠癌联合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胃癌、直肠癌同时根治性切除手术的2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年龄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对高龄住院感染患者血液系统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利奈唑胺治疗45例高龄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常规检查结果. 结果 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45例患者中,出现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面孔识别障碍的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应用Ekman
目的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sTNFR Ⅰ)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细胞(DC)对白血病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影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fide,LPS)致小鼠肺、肝组织及血液中LPS受体CD1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尾静脉注射LPS(
目的 观察自体原位肝移植后SD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特点. 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再灌注6h模型组(M1组)及再灌注24 h模
目的 探讨以吡柔比星(THP)为主的联合方案不同应用方法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原发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28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于手术前接受2~8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其中94例患者采用
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分型、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112例肺癌患者,16例健康体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