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鳞西爪(组诗)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k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蚂蚁们的上帝
  看着地上那些窜来窜去的蚂蚁
  就感到自身很伟岸
  甚至觉得我就是它们的上帝
  它们是如何生活的不管
  它们生活得是否幸福不管
  它们为何不停地忙碌
  腰身依旧那般瘦弱
  我也不管
  但只要我愿意
  轻轻地一脚下去
  三五只或更多的蚂蚁
  便被我踩得粉身碎骨
  那是朵即将死亡的云彩
  每到黄昏我都向西天眺望
  寻找那朵属于我的云彩
  那一定是天边最美丽的一朵云彩
  也是一朵即将死亡的云彩
  为什么黄昏时节我这样忧伤
  因为黄昏里有许多事物在死亡
  
  并非魔幻
  摭拾了你尘土中的几枚脚印
  用红线贯串起来
  放入我的行囊
  这样我向远方跋涉的时候
  你定然会追随着我
  
  无人把守的梦境
  在酣睡中
  我从不把守我的梦境
  我不是个幸福的人
  我的梦境也不會是个幸福的场所
  别人不来把守
  朋友啊
  你可以自由出入我的梦境
  但我要告诉你们
  我的梦境不是个幸福的场所
其他文献
三三在卧室对着镜子画眉毛,我在客厅等着。大约半小时前我们在餐厅吃了午饭,杨姨做了红焖小排,酸辣土豆丝,都是我爱吃的,她给我夹菜,我埋头咀嚼,你会以为这是很家常的午饭时光,但它不是,因为我们三个人全程无交流,除了牙齿撕扯小排和切开土豆的声音。吃过饭,三三说我们上街去吧。在我们那里,上街是逛街的同义,都是逛商场走路看人买东西。我说好。她回到卧室开始化妆,粉底、眉毛、眼线、睫毛膏、口红,一丝不苟。  在
期刊
七路车刚过大桥,我把脸贴近车窗,远处是暮色中的大磁,在那片炊烟中,我依稀看到了家里的灯光。  石拐的冬天有时会格外冷,冷得让你透不过气来。车窗上的水汽已经被抹了好几遍,还是冻成了厚厚的一层。  下了车,我还没来得及把行李拿下来,黑暗中就跑过一个矮小的身影,从我手上接过大大小小的包,从咳嗽声中,我听出是爹……  爹下了一辈子的井,虽然捞了一条命,能正常退休,但常年的井下作业,让这个叫“煤矽肺”的特殊
期刊
老孔是我小学、初中的老同学,没想到在古玩街遇到他。他喊我“乔老爷”,我则喊他“孔老二”,都是我们的绰号。握着手相互大笑。知道我们都已退休才来逛这个地方后又是大笑。古玩街后来迁到闹市区,我就再未见老孔。  那段时间天老阴着,下雪路滑,我就去挤公交车。没想到在车上遇见老孔。我说老孔你去哪了呀?老孔说,我检护照,去美国。你不知道我女儿在美国吗?我说不知道。老孔说我女儿学生物,到美国读的“研”,留在美国一
期刊
茶已开  午后,充血的大脑仍旧兴奋。近乎瘫在椅子上。这才想起了水。勉强直起腰来,取出十几片绿茶,甩进玻璃杯。滚烫的开水一冲,瞬间把茶叶托上了杯口。我想起了釜底抽薪。一缕热气摇晃着,飘向一旁的电脑。窗外阳光明媚,玻璃杯在我的玻璃桌面上形成了一个瘦长的圆柱体。颈部被茶叶充斥,黑压压一片。中部是杯体上“浮瑶仙芝”四个字的模糊投影。下方金黄澄澈,一点金光闪耀在底部的聚焦点。像金字塔尖的光芒。茶叶缓缓舒展,
期刊
林徽因在她的《窗子以外》写到:“车开始辗动了,世界仍在你的窗子以外”。  视力好的,记忆好的,忘不掉的  一块四边形的玻璃,整齐地镶在窗棂里,无缝对接外面的世界。哈一口气,模糊了窗外的一切,停在电线杆上的麻雀,低着头看手机的路人,冒着热气腾腾的早餐推车……他们的边缘开始虚化,然后一秒,两秒,开始转为清晰。印在窗子上的水沫,开始蜕成水珠,顺势而下。  不同的地理坐标,不一样的窗子,不一样的景色。  
期刊
1  草不会老,一年一嫩,一年一绿。可是,人会老的,就如娘一般。多年后,我和娘,还有爹坐在院子里,爹谈到第一次遇见娘的情景。  爹说,娘那时才十六岁,很年轻,背着一个挎篮,在他面前低着头经过。他说,娘那时梳的是披肩发,长长的,随着脚步一波一漾的。  爹说的时候,娘就坐在那儿,微微地笑着。  娘已经老了,爹也已经老了,他们守在老家的院子里,守着葡萄藤,守着院子里的南瓜,还有一棵肥大翠绿的甘露,和一畦
期刊
哑 爱  我们多久没有见面了  亲爱的!你今天的表情真的很夸张  你嗓子眼儿里在咕噜着什么  我不是也一样?这一大通地对你咿咿呀呀  我们的爱从飞去的昨天  醒来,你手机的表情包里  小精灵们都在蹦蹦跳跳  可诅咒的声音在你我认识之前  早就消失过无数遍——  我们用自己的一双手  用指尖上轻轻的风,说话  深深地对视,眼睛眨动  哑默的爱,誓言无声  现在,周围只剩下我们两个  一着急,拉过来你
期刊
潍北平原的路,几乎是一个模样。唯一不同的,是它连接的地方。路在地球表面自然伸展,将地表分成一个个美学格子,春夏秋冬,镶嵌出不同的美。时光层层叠叠,这世间的路啊,走着,走着,就走成过去。路上的悲欣交集,时过境迁,是路生命里的细节,也是路过的人,生命里的细节。  1  天刚蒙蒙亮,母亲轻轻起身穿衣服。窸窸窣窣。父亲翻了一个身,睡是睡不着了,只是不想起。  母亲用头巾包了头,打开屋门,来到院子里,仰起脸
期刊
锤玉记  玉长成什么样子  才会被人一眼认出?  用锤子拷问石头  仿佛抡起自己,拷问锤子。  每一锤下去  都有尘埃从肉身上剥落。  一些疼痛在生长  而另一些疼痛在消失。  你不能确定  究竟哪一种疼痛  是玉石。  一路锤下去  显然有违匠心。  锤子定格的两难处  有大风滚过  风滚草的灯笼灭了又灭  石化的月仍亮在,天边。  抛玉记  “当玉捡回来的,后来  都当石头扔掉了。”  我们前
期刊
老棺山地处国宝大熊猫故乡平武县境内,距西蜀名城绵州百十里地,据《平武县志》记载,明清时候,这地儿叫“棺山”。顾名思义,棺山,就是逝者的摇篮。寒来暑往,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多少喜怒哀乐爱憎情仇在死亡的剥蚀中化作齑粉,随风飘逝,但棺山还是棺山,圣徒般匍匐在日月星辰的光辉之下,默默守望着这片贫瘠而又古老的天地。张爱玲说的好,出名要趁早,而一个地方想要声名远播,离不开老字号。日夜更替,季节不断刷新,白云苍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