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封育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土壤氮及其粒径组成的影响

来源 :草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短期封育对荒漠草地土壤特征的影响,以天山北坡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奇台县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为对象,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封育内外草地土壤全氮、碱解氮及其粒径组成,结果表明:封育后伊犁绢蒿荒漠草地0~50 cm土层全氮含量范围为1.16~1.82 g·kg-1,差异不显著.土壤碱解氮为20.58~62.35 mg·kg-1,和不封育相比,封育后玛纳斯样地土壤碱解氮显著降低14.62%(P<0.01),奇台样地显著增加16.76%(P<0.05).封育增加了0~50 cm土层黏粉粒含量,减少了砂粒含量,且封育后呼图壁、奇台样地土壤砂粒含量整体分别显著降低6.09%,14.86%,土壤黏粉粒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0.63%,15.36%,而封育后玛纳斯样地土壤砂粒、黏粒含量差异不显著,仅土壤粉粒含量显著增加5.57% ~7.23%(P<0.05).土壤全氮与土壤砂粒呈负相关(P<0.05),与黏粒呈正相关(P<0.05),而土壤碱解氮仅与土壤黏粒呈正相关(P<0.05).总之,短期封育后伊犁绢蒿荒漠土壤粒径朝细颗粒化转变,土壤全氮变化不显著,而土壤碱解氮因区域差异而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为了获得秋眠时期秋眠型和非秋眠型苜蓿(Medicago sativa L.)顶芽中各自特异表达蛋白,鉴定其在苜蓿生长和秋眠中的功能,同时证明常规高通量筛选差异蛋白不包括特异表达蛋白,本研究拟分析秋眠时期秋眠1级苜蓿标准品种\'M averick\'和9级苜蓿标准品种\'Cuf101\'顶芽蛋白质组结果中各蛋白在两品种顶芽中是否存在筛选各自特异表达蛋白,并应用qRT-PCR检测特异蛋白mRNA从春季至秋季在两品种苜蓿顶芽中相对表达量,应用农杆菌侵染子叶节点受伤幼苗建立各自的转基因植株并观察其
为探究不同硒源及浓度对\'偏关\'苜蓿(Medicago sativa\'Pianguan\')种子萌发及物质转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偏关\'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3,0.6,1.2,2.4,4.8,9.6mg·L-1)及蛋氨酸硒(0,1,5,10,20,40 mg·L-1)在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0.3mg·L-1亚硒酸钠和1mg·L-1蛋氨酸硒可显著促进苜蓿幼苗胚根伸长,1,5 mg·L-1蛋氨酸硒使苜蓿幼苗胚根直径显著增大.还原糖含量
为探究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缓解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镉(Cd)毒害效应及可能产生的生理机制,本试验以2个柳枝稷品种\'Alamo\'与\'Cave in Rock\'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外源1μmol·L-1 ABA预处理对20μmol·L-1镉(Cd2+)胁迫下柳枝稷幼苗生物量、根系形态、膜脂过氧化物及脯氨酸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d显著抑制柳枝稷生长,\'Cave in Rock\'比\'Alamo\'的耐Cd性
磷饥饿响应(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PHR2)家族基因在植物磷(Pi)信号调节网络中发挥重要指示作用.为了解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反应机制,本研究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中克隆了PHR2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并分析P H R2基因在草地早熟禾逆境胁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P H R2属于M YB-CC型转录因子,与节节麦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该基因主要定位在细胞核.P H R2基因在草地早熟禾的根、茎、叶、穗中均有表达,
本试验以滇西北人工草地建设中常用的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舟叶橐吾(Ligularia cymbulifera(W.W.Smith)Hand.-M azz.)地上部和根部的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舟叶橐吾植株浸提液对3种供试牧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有抑制作用,其中根部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比地上部更为明显,且具有很
全球变暖导致热浪(Heat wave)频发的背景下,热浪发生期有明显提前的趋势.为了探究热浪发生期提前与生态系统碳吸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进行了为期2年的野外原位模拟热浪控制试验,通过在开顶箱(OTC)内置加热器进行短时间集中加热的方式,共形成对照组(Control)、热浪发生期提前组(HW7)和正常热浪期组(HW8)三种处理水平,并测量净生态系统CO2交换、生物量以及实时监测样地内温度、土壤含水量等指标.结果表明,HW7降低了净生态系统CO2交换51%,HW8仅降低26%,相比于H
为了探究海拔和坡向演变过程中高寒草甸植被的变化特征,本试验以东祁连山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拔(2800m,3000m,3200m,3400m,3600m,3800m和4000m)和坡向(阳坡、阴坡)的植被特征、功能群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盖度、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禾本科地上生物量降低;同一海拔,阴坡植被盖度、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和莎草科、禾本科和豆科地上生物量均高于阳坡.Sha
为了探究蓟马取食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草原2号\'(Medicago varia Martin.\'Caoyuan No.2\')感蓟马品种和\'草原4号\'(Medicago sativa L.\'Caoyuan No.4\')抗蓟马品种为材料,分别进行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接虫和不接虫处理,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苜蓿叶片中17种氨基酸含量,利用液质联用仪测定苜蓿叶片中氨基酸衍生物种类及
为探讨暖季休牧恢复过程中退化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恢复特性,本研究对泽库县退化高山嵩草草甸暖季休牧样地不同恢复阶段植被和土壤特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植被高度、地上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等生态功能属性随自然恢复时间的延长不断得到改善(P<0.05),在恢复末期(9—10年)恢复最好;植被盖度、地下生物量、多样性、土壤容重等恢复效果逐渐增强,并在恢复后期、恢复末期趋于稳定;随着休牧时间的延长,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生存状态指数逐渐增大,在恢复末期达到了10.27,而植被退化的指示物种黄
本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东部的苏尼特右旗为研究区域,利用2003—2013年草原植被高度、覆盖度、鲜草和干草产量等植被指标动态变化数据,结合水热等重要气候因子,分析了区域植被指标时空动态变化与气候因子变化趋势,并对植被指标动态变化与气候变化最佳模型进行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该区域气温和降水量整体呈“冷干化”趋势,植被覆盖度、高度、草产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降水量对荒漠草原植被影响更大.植被年最大高度、覆盖度、草产量与水热因子存在时滞效应.植被高度、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与水热因子最优拟合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