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基础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该阶段中,能否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形成对于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对于学生后续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学好数学,相关教育者必须要加强对于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从多角度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多角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生在思维发展上还没有成熟,缺乏足够的学习经验,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明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从学生角度出发来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多角度出发来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 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对于课堂听讲效率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也是所有学生往往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学生不进行预习,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意义,还有一点就是学生不知道怎么进行预习。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课前预习不仅是使学生提前了解到课堂知识内容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然而,因为小学生缺乏足够的预习经验,因此需要教师来对学生预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之前针对课堂重点知识内容来为学生布置出几道难度比较适宜的预习题目,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注重解决预习题目,这样学生在进行预习的时候思路就会更加明确,同时学生预习质量的提升对于后续深入学习也会奠定良好基础。比如说,在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时,为使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针对课堂重点内容来布置如下题目:1. 4 2×(8-3)=?2. 4 2×-3=?并引导学生对两个相似的例子进行计算,看计算结果是否相同,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会在书中相关内容中进行查找,从而就会发现各种运算符号的优先级,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来找到答案,会比较具有成就感。通过合理的设置疑问,能够指引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并且还会大大激发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主动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对知识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讲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授课时,讲到课堂知识,学生提前做了预习,对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也会在脑海里产生一些问题的疑问,所以更容易把自己带到课堂中去,老师讲解起来相对较容易一些,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带着疑问与问题听课,加固了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慢慢学会并习惯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实现寓教于樂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但是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就非常枯燥乏味,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学习数学,这一点是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困难。因此,为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喜爱玩的性格特点,进行游戏教学,也就是将一些趣味游戏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通过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加入数学学习之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取到相应的数学知识。比如说,在进行“小学运算”教学的时候,复杂的数学计算必然会让学生感觉到烦躁,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游戏手段来让教学变得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比赛的方式,分好两个组,每个组5个人,然后一共是五种不同难度的题,不同难度的题对应不同得分,让小组成员自行讨论谁做哪个题,并以最终得分来判断组别的胜利,然后给予一定奖励。利用这种方式,学生会因为对于游戏的强烈参与意愿和小孩子的好胜心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和参与意愿,同时学生也会从任务的分配中,逐渐学会担当,变得更有勇气去承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小游戏,能够有效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比较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此外也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从而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 利用课件进行总结
每次学习后能否有效地总结新内容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很难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意识到课后总结的重要意义,因此学生就会很难去主动总结所学的内容,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歧义,或很快忘记。因此,为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并结合实例和理论对这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其中,图片和文字的表现形式能够在学生面前清晰直观地展示知识,图片和文字以其生动美丽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案例匹配理论的总结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看到一个概念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概念的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运用概念、实例来总结知识的内容,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图形和文本的形式来展示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
四、 结语
总而言之,从多角度构建高效课堂是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入手,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就能够建设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有效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栗勇.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为例[J].教育革新,2016(10).
[2]吉小华.让情感与智慧走进小学数学课堂[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Z1).
[3]莫楚菲.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课堂巡视的新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
作者简介:
倪泽惠,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贵定县盘江小学。
关键词:多角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生在思维发展上还没有成熟,缺乏足够的学习经验,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明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从学生角度出发来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多角度出发来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 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对于课堂听讲效率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也是所有学生往往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学生不进行预习,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意义,还有一点就是学生不知道怎么进行预习。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课前预习不仅是使学生提前了解到课堂知识内容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然而,因为小学生缺乏足够的预习经验,因此需要教师来对学生预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之前针对课堂重点知识内容来为学生布置出几道难度比较适宜的预习题目,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注重解决预习题目,这样学生在进行预习的时候思路就会更加明确,同时学生预习质量的提升对于后续深入学习也会奠定良好基础。比如说,在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时,为使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针对课堂重点内容来布置如下题目:1. 4 2×(8-3)=?2. 4 2×-3=?并引导学生对两个相似的例子进行计算,看计算结果是否相同,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会在书中相关内容中进行查找,从而就会发现各种运算符号的优先级,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来找到答案,会比较具有成就感。通过合理的设置疑问,能够指引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并且还会大大激发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主动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对知识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讲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授课时,讲到课堂知识,学生提前做了预习,对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也会在脑海里产生一些问题的疑问,所以更容易把自己带到课堂中去,老师讲解起来相对较容易一些,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带着疑问与问题听课,加固了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慢慢学会并习惯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实现寓教于樂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但是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就非常枯燥乏味,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学习数学,这一点是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困难。因此,为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喜爱玩的性格特点,进行游戏教学,也就是将一些趣味游戏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通过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加入数学学习之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取到相应的数学知识。比如说,在进行“小学运算”教学的时候,复杂的数学计算必然会让学生感觉到烦躁,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游戏手段来让教学变得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比赛的方式,分好两个组,每个组5个人,然后一共是五种不同难度的题,不同难度的题对应不同得分,让小组成员自行讨论谁做哪个题,并以最终得分来判断组别的胜利,然后给予一定奖励。利用这种方式,学生会因为对于游戏的强烈参与意愿和小孩子的好胜心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和参与意愿,同时学生也会从任务的分配中,逐渐学会担当,变得更有勇气去承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小游戏,能够有效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比较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此外也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从而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 利用课件进行总结
每次学习后能否有效地总结新内容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很难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意识到课后总结的重要意义,因此学生就会很难去主动总结所学的内容,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歧义,或很快忘记。因此,为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并结合实例和理论对这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其中,图片和文字的表现形式能够在学生面前清晰直观地展示知识,图片和文字以其生动美丽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案例匹配理论的总结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看到一个概念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概念的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运用概念、实例来总结知识的内容,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图形和文本的形式来展示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
四、 结语
总而言之,从多角度构建高效课堂是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入手,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就能够建设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有效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栗勇.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为例[J].教育革新,2016(10).
[2]吉小华.让情感与智慧走进小学数学课堂[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Z1).
[3]莫楚菲.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课堂巡视的新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
作者简介:
倪泽惠,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贵定县盘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