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实施价值比较研究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实施的价值对比。方法:抽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4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后者接受志愿者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专人人员咨询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对不同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两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结果实验组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两组对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较高,对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两组的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志愿者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专人人员咨询的健康教育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96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临床多发内分泌系统疾病,以中老年群体多见,近几年因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使得该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升,成为危害社会人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会诱发较多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加上临床尚无根治的有效方式,使得临床上需要积极控制血糖的水平,以保证自身的健康水平[1]。此外,糖尿病的控制除了药物对症治疗外,还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例如: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因此需要患者提升认知程度,强化自我管理认知和能力,这就意味着需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基于此,本文以我院糖尿病患者为例,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所起到的临床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80例,均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对比,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40例患中有女性患者23名,有男性患者17名,年龄范围:47岁-73岁,平均年龄为(59.57±3.14)岁。
  实验组:本组40例患中有女性患者21名,有男性患者19名,年龄范围:49歲-72岁,平均年龄为(59.46±3.09)岁。
  以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限专人人员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
  实验组:由志愿者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专人人员咨询。该过程实施前,志愿者集中授课3d,培训教材为《糖尿病自我管理指南-与糖尿病快乐同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指导者手册》[2]。
  健康教育流程:(1)课程设置:每周2节课,每节课程2h,共进行两周(2)上课内容:自信心1项(克服疾病的自信心)、自我管理任务3项(完成日常生活、管理情绪变化、健康科学生活习惯)、基本技能5项(目标的制定、如何寻求支持力量、解决问题的方式、管理症状、与人沟通和交流)[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对干预的满意度以及血糖水平。
  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问卷内容包括病因、常见症状、危险因素、并发症、治疗、预防等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问卷分值0-100分,得分大于80分,即完全掌握;得分低于80分,高于60分,即基本掌握;得分低于60分即未掌握。
  对干预的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统计,问卷结果以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进行表示。
  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
  2  结果
  2.1 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
  见表1,观察两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结果实验组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2.2 对干预的满意度
   见表2,观察两组对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较高,对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3 血糖水平
  见表3,观察两组的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表3  血糖水平 (x±s)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病程时间长,尚无治愈的可能,所以一经患病,患者需要长期参与自我日常管理,以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而传统的教育中,护理人员很难与患者达到共情的程度[4],导致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患者也很难接受,而志愿者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专人人员咨询这样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由本身患有糖尿病疾病的志愿者进行现身说法,达到共情的目的,再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后续再以集中讨论和专业人员咨询的方式来有效的获取管理疾病应用的知识、自信心和技能,保证健康教育更加有说服力,从而建立起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保障后续自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稳定病情[5]。
  综上所述,不同的健康教育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采取志愿者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专人人员咨询这一模式的健康教育流程,可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认知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其建立信心,有效的控制病情。
  参考文献:
  [1]朱琦,周静怡,袁红英.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疾病认知,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3):476-480.
  [2]李萍,吴利霞.心理引导配合健康教育对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 36(02):99-102.
  [3]郭红,任冬梅.研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0, 23(07):155-156.
  [4]陈国美,鲍洪雅,娄木兰,等.基于权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26):3571-3575.
  [5]李传爱.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20,23(14):158-159+16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实际临床实验探究中药塌渍法联合颈椎功能操疗法在治疗项痹病方面的意义,研究中药塌渍法联合颈椎功能操疗法在治疗项痹病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处进行项痹病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以上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用颈椎功能操疗法治疗。实验组再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塌渍法治疗项痹病。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IE)患者应用头孢曲松钠与双黄连联合治疗的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76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8例,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与观察组(38例,应用头孢曲松钠与双黄连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降钙素原、血清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降钙素原与血清C反应蛋白均
期刊
【摘要】目的:对药房中药处方调配时常见的差错及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开具的3000份中药处方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中药处方开具存在的调配问题进行统计,同时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结合这些原因提出处理措施。结果:在3000份中药处方中存在58份调配差错,差错率为1.93%;造成中药处方存在的调配差错主要有药物多配、划价错误、规格选择错误以及药物错配等等。而造成差错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方法:本院从2018年开始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管理干预,将管理前后开具的西药处方各取100例进行本次研究,实施管理前设为对照组,实施管理后设为观察组,对比管理前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用药不当、抗生素滥用、重复用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P0.05)。  1.2方法  1.2.1成立药物管理小组  开展药物管理前,首先成立用药评估小组,小组成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肛肠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5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肛肠术后便秘患者,依照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48例。研究组患者运用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艾灸进行单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排便疼痛评分,分析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肛肠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研究后发现,研究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莱菔子当归大黄汤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挑选本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进行诊治的5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般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运用莱菔子当归大黄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出现率等。结果:就治疗有效率来看,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一般组,统计学存在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发现差异明显,有显著影响(P<0.0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PICC 导致的置管口周围皮肤湿疹进行两种方法治疗,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PICC置管后出现PICC置管口周围湿疹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局部皮肤处使用地塞米松局部涂抹后使用敷贴固定导管;后组使用藻酸盐辅料覆盖后使用敷贴固定导管,观察其湿疹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3.3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藏红花红景天联合中药组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抽签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藏红花红景天联合中药组方治疗,对比两组病情改善情况和整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与对比组相比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获得的临床
期刊
【摘要】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畸形,从解剖学的角度进行分类,包括叶内型肺隔离症和叶外型肺隔离症。影像学检查在肺隔离症的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X线片、支气管碘油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而CT检查是目前最为常见且首选的诊断方式。手术仍然是肺隔离症的首选治疗方案。本文主要针对断肺段隔离症放射CT诊断临床价值展开分析概述,进而探讨其临床诊疗进展。  【关键词】放射CT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