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5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或肿瘤导致的骨缺损是骨科、整形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等科室的常见疾病,现有的治疗手段均有一定局限性。脂肪干细胞(ASC)是来自脂肪组织的多能干细胞,基于ASC的干细胞疗法和骨组织工程,为骨缺损的修复和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ASC成骨分化是多种基因、蛋白和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其中Runx2和Osterix、Wnt、骨形成蛋白、Notc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环磷腺苷/蛋白激酶A、Hedgehog、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均扮演了重要角色。体外化学诱导ASC的成骨分化已经非常成熟,利用细胞共培养和各种支架也可诱导ASC的成骨分化。验证ASC分化成骨的方法包括茜素红染色和相关基因与蛋白的检测。影响ASC成骨分化的因素包括供体种属、年龄、脂肪获取部位等供体因素,培养液糖浓度、ASC的代数、冻存等实验因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生长分化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尼尔样1型分子、LIM矿化蛋白1、低氧诱导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IL-6等生长因子,糖皮质激素、雌激素、胰岛素、褪黑素、瘦素等激素,一氧化氮、组蛋白H1、白藜芦醇、曲古抑菌素A、小檗碱、硼替佐米、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化学因子及药物,电磁场和超声波等物理因素,拉伸力和剪切力等生物力学因素,钙、锌、锂、锶、硒等金属或非金属离子,微小RNA以及富血小板血清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中药和咖啡因等其他因素。本文总结了ASC成骨分化的过程,分析了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回顾了诱导和验证方法,讨论了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等微创技术在Mirizzi综合征(MS)Csendes I型患者"个体化诊疗"中的应用。方法纳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900余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史中有黄疸、生化检查提示血胆红素升高和超声检查提示胆囊结石且肝总管或胆总管直径大于0.8 cm的患者,术前全部进行MRCP及ERCP,发现符合MS的患者24例,占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寻通过达芬奇机器人技术进行经口腔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robotic thyroidectomy,TORT)是否可行并报道初步的经验教训。方法从2017年9月到12月,在北京和睦家医院进行了5例TORT。使用了3个完全口内切口连接达芬奇机器人手臂3个端口,回顾性分析手术结果。结果5例均为女性患者(平均年龄30岁,平均肿瘤大小2.0 cm),其中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4例、全切1例,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