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实验方法学的改进用于DNA损伤检测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p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国际公认的经典彗星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进行方法学改进,使之更方便于临床检测。方法选用5例范可尼贫血的阳性标本作为阳性对照,30例初生婴儿的脐带血作为阴性对照,同时应用经典彗星实验以及改进版彗星实验进行比对,验证两种方法的可行性。选用15例临床标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同步进行实验,然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对,验证改进版彗星实验的准确度以及符合度。结果与经典彗星实验相比,改进版彗星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达到100%,符合度达到100%。结论与经典的彗星实验相比,改进版彗星实验操作更加简单、省时;结果客观、准确、稳定,且重现性和准确性好,图像清晰,容易判读;成本更加低廉,操作安全,更加环保,推荐使用该方法作为DNA损伤的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外周血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RNA、甲胎蛋白(AFP)mRNA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
目的探究miR-103a-3p在肝癌细胞的表达及其与锌指蛋白1(FEZF1)/细胞分裂周期25A蛋白(CDC25A)途径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 G2、BEL-7402细胞,将转染试剂、miR-103a-3p阴性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9月接受治疗的2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建立中脑压迫性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采用84只普通家猫,体重2.5-4.0 kg,全麻下开颅在中脑背侧置入微型硅胶水囊,造成中脑髓外压迫性损伤,根据不同压迫
目的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与脑梗死合并脑动脉狭窄患者短期归转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153例脑梗死且脑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吸引活检标本中miRNA-146b的表达水平对术前诊断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行细针穿刺细胞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服用替诺福韦酯(TDF)治疗后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导致肾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目的探讨黄连素(BBR)抗肺腺癌A549细胞及叉头蛋白O1(FKHR)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BBR 25μM组、BBR 50μM组、BBR 75μM组,分别检测各组A549细胞活性、凋亡率以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相关蛋白酶B1(OTUB1)基因的siRNA转染对脑胶质瘤细胞活力、凋亡及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OTUB1在人脑恶性胶质瘤U251、U87、BT325和M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脓毒症核转录因子κB(NF-κB)/IκB调节炎症的机制。方法以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