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提问的技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88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精心设计的问题不仅能够把学生的思维、注意力带入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趣味性入手,提的问题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以趣味性为主,课堂提问要具有开放性、探究性。激发兴趣的关键——提的问题要有悬念性。激发兴趣,提的问题要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问题要有挑战性,问题应指向方法,要既能起指径导向作用,又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 课堂提问的技巧情趣和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融合,教师在鼓励学生问的基础上,突出教师的问。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因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精心设计的问题不仅能够把学生的思维、注意力带入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要求教师会问,会选择适当的时机提问,会选择恰当的方式去问。在重点、难点、关键这些关节点上设问、衔接处提问;在纵向、横向、侧向等联系处设问;进行对比设问。数学课堂怎样才能较好地体现课堂设问?不仅是为了引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一、从趣味性入手,提的问题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情趣和吸引力。如:让学生想象一张纸的厚度,告诉他们只有0.083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83×2×2×2=0.664毫米,还不到1毫米。假如对折5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比桌子高,会不会比教学楼还高?学生们会立刻活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急待地想知道是如何列式計算的。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发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考之情。
  二、提问对象单一的转变
  课堂提问的过程,应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信条,是达到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所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问,只要有不同的观点,完全可以向教师提出,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与教师的提问同样重要,二者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课堂提问中教师的提问应该有机地结合学生的提问,它可以是:师问生答,生生问答,教师引导。例如:我在讲解《体积的换算》这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得知识,这时一位女生马某问:为什么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而不是100或10000呢?紧接着我没有马上告诉她准确答案,而是让同伴回答她的问题,我实时点播。这样这节课学生学的有兴趣,对难点的理解很轻松。
  三、以趣味性为导向,课堂提问要具有开放性、探究性
  开放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求知欲越强的学生,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同时还能引起全体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浓浓的探究兴趣。譬如,想一想,1亿有多大?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大胆猜测1亿这个数;紧接着又提出:①“1亿”张数学作业本纸,摞起来有多高?②能否直接量出有多高?怎么办呢?有的小组托腮苦想,大胆猜测(估计);有的小组讨论,去想、去量1亿张数学作业本纸中很小一摞(就是将1亿张数学作业本纸分成许许多多等同的小叠,即可量1000张、10000张报纸的厚度,从而推算出1亿张数学作业本纸摞起来的高度)。哇!真是不得了哦!很多同学都睁大了眼睛……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四、问题的精心设计
  问题是串成课堂的链子。因此,教师简洁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我们设计怎样的问题?怎样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切合实际?只有考虑全面了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数学的意识,教师出示主题图后,就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就漫无边际地说,往往会兜很大的一个圈子才能绕到主题上,有时甚至回不到主题上。这样学生的观察力、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多少呢?所以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技巧:首先提问要问在当问之时。其次,提问要问在症结之处,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巧妙的发问能适当点拨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六年级“数据世界”时,让学生估算一亿粒大米约有多少千克时,很多学生都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一千克大米大约有多少粒?然后再估算一亿粒大米有多少千克……这样的问题就会引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
  五、激发兴趣的关键——提的问题要有悬念性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探究竟的冲动。因此,教师应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然后引出问题,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此时,学生思维正佳,学习的效果也会最好。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请学生任意说数,然后我马上就做出判断,再请学生用竖式验证。学生就感到了惊奇:为什么老师能做到呢?此时,我说:“为什么我能这么快判断呢?这里有个小窍门,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也一样能做到!”这样有目的地创设有悬念的问题,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
  六、提问的多向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道,向平面型、立体型思维拓展。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向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有惑,便出现了“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多精辟的话语呀!真正道出了“提问”的价值所在。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当学生通过动手操发现长方体的展开图的面积就是它的表面积,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看着立体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教师的提问要遵循提问形式的科学合理,更要符合学生现状的原则,对于学生的回答评价要恰到好处,时刻把握住一个“度”字。只有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很好地结合,提问的方法灵活得当,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客观而委婉,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开展思考、讨论,探究规律,获得新知。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提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以达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也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辅导老师:湖南邵阳武冈邓元泰中心小学 夏旭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日前,浙江省公布10个“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区县(市)”和30个“浙江省重点文化企业”名单。杭州市的西湖区、滨江区成功入选“2014-2015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区县(市)”;西湖区推荐的宋城演艺、华策影视、长城影视、顺网科技、浙江时代电影大世界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全省“文化企业30强”,占全省总数的1/6。
【摘要】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数感,既有利于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解和解释,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从而为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数感 生活体验 游戏活动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19-01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基本数学
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用于水下目标识别的遗传分类器,并通过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
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课内外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阅
由于大型舵叶锥孔的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已成为船舶机加工的难点.为有效解决这一重要技术难题,提出大型舵叶锥孔加工专机的设计方案,研发了一种专用加工设备.应用表明,它
以船舶电站锅炉汽包含吊带和不合吊带模型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相应的部位节点上的应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含吊带模型和不合吊带模型在不考虑重力作用时受力基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分别进行
针对海洋环境状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充分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海洋环境的思路和自觉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性冠状动脉支架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