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iy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也有着一般循环经济所不具有的由农业自身所产生的特点:一是食物链条,农业内部参与循环的物体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性更强;二是绿色生产,对产品的安全性更为强调,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三是干净消费,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四是土、水净化,“万物土中生”,“万物离不开水”,土壤、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要予以特别关注;五是领域宽广,不仅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的循环,而且包括了对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六是双赢皆欢,清洁和增收有机结合,既要干净,又要增收,二者不可偏废。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坚持下列原则:即因地制宜原则,整体性协调原则,生物共存互利原则,相生相克趋利避害原则,最大绿色覆盖原则,最小土壤流失原则,土地资源用养保结合原则,资源合理流动与最佳配置原则,经济结构合理化原则,生态产业链接原则和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双赢”原则,综合治理原则等。
  综观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粮食耕地面积85万亩,其中小杂粮面积21.62万亩,畜牧业方面,全市生猪、蛋鸡存栏分别为20万头、210万只,奶、肉牛存栏分别为3000头和1万头,全市商品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 果园面积6.94万亩。那么,我市如何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呢?
  就是开发以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标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田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田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及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国外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
  物质再利用模式、减量化模式、资源化模式、生态产业园模式等。以生态产业园模式为例:
  循环农业的尺度有部门、区域、社会3个层次:部门层次主要是指以一个企业或一个农户为循环单元;社会层次意味着“循环型农村”;区域尺度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信息集成,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园内包含若干个中小企业和农户的生态产业园。
  如菲律宾玛雅农场是一个成功的生态产业园典范。玛雅农场最初只是一个面粉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经过10年建设,形成了一个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面粉厂产生大量麸皮,为了不浪费麸皮,建立了养殖场和鱼塘;为了增加收入,又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对畜产品和水产品进行深加工。到1981年,农场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养2.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畜禽粪肥污染、循环利用加工厂的废弃物,农场建立起十几个沼气车间,每天生产沼气十几万立方米,能满足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的能源。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用来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下一次循环。玛雅农场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充分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二、我市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
  阳泉市郊区义井镇牛家峪村位于阳泉市狮脑山脚下。全村总面积1650亩,全村拥有耕地面积400亩,林地面积920亩,居住150多户、600口人。
  牛家峪村主要依靠以粮食和果树种植为主(目前果树已多数衰老),2006年,牛家峪支村两委审时度势,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线调整产业机构,重新定位全村经济工作:一方面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在现有耕地上挖潜改造、增产增效;另一方面发挥区位优势,紧紧抓住狮脑山整体开发和打造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机遇,开发休闲生态和观光采摘园区。
  从2006年起的4年里,全村完成了以下工程:①4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建设项目。主要利用地形落差,采用自流式,完成注入粪便、产气、沼渣沼液利用等全过程,所产沼气可供全村150多户使用,实现了沼气“户户通”,为农民生活提供了新型能源,同时沼渣、沼液直接还田,既实现了农作物的无害化,又使农业生产增产增效;②完成净化水厂建设工程。解决了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也使农田灌溉得到了水源补偿;③发展水果和经济林等。目前共发展桃、杏、枣、苹果、葡萄等经济林200亩,苗木花卉100亩,饲料作物100亩。同时为了使沼气工程项目运转顺利进行,村里还扩大了养猪场,专供沼气使用。
  到目前为止,牛家峪村已形成养猪、沼气利用、粮食、果树、苗木、无公害蔬菜种植相连接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高效发展模式。全村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政治持续稳定,村民安居乐业,全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现在,牛家峪村已经逐步形成全市农业废物资源化、农业生产高效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农民生活文明化的典范。同时,牛家峪村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一天天壮大,成为全市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典范。
  三、运城市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
  运城市盐湖区杨家门“福昌”食用菌合作社采用土窑洞生产模式,以棉籽皮、玉米芯、花生壳等各种作物秸秆为主料生产鸡腿菇。杨家门村位于盐湖区最北端的稷王山下,共有两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647人,总户数157户,耕地面积2000余亩,共有户用沼气池71个,属纯旱垣地带。2010年,杨家门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盐湖区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要求,经专家论证和组织部分群众外出考察,确定了发展鸡腿菇产业的工作思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共投资300余万元,打成土窑洞150眼,投料生产80眼,每眼窑洞年产值达到6万余元,纯收入3万元。鸡腿菇生产、销售采用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共有101户群众参加合作社。该村运用沼渣、沼液拌料新技术发展鸡腿菇生产。具体做法为:   把原料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2%的生石灰均匀洒在料面上,用沼液将生石灰粉均匀冲于原料内(原料和沼液的比例为1:1.5~1.6),充分搅拌均匀后建堆,堆宽为1.2~1.5米,高为1.2米,长度不限,呈梯形,稍加压实。最后用直径约3.5厘米粗的木棍在料堆顶部每隔40~50厘米扎一至地面的通气孔,并摇至10厘米,以免造成厌氧发酵。白天覆盖上塑料薄膜,以防病虫侵入和水分散失,但塑料薄膜与地面要留空隙,以利通气。晚间温度降低后将塑料薄膜揭开,以利通气。
  当整料堆中心温度上升到70%以上时,再持续24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的原则是:内外想调、上下换位。具体操作是,将原料堆中上部经过高温发酵料内产生大量白色放线菌(有益菌)的培养料,翻到新建堆的下部,将原料堆表层5~10厘米的料翻至新建堆中部。原料堆底部的料翻到新堆的上部,如此可使上次未到高温发酵的整料于本次经过高温发酵;尤其是上次料堆底部水分偏大并处于厌氧状态的整料至上部,使水分下沉并经过高温发酵;如此经过3-4次翻堆后,即可确定整料的每颗料至少经过2次高温发酵,达到充分腐熟的目的。pH值为7~8左右,含水量在65%左右为宜。此种集养殖、培育、种植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使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废弃物得到了“整体、高效、再生、循环”的利用,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同时,完成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杨家门村每眼窑每年上料3茬,每茬上料5吨,年总投料量达到3000吨。沼渣、沼液用量按1:1.6计算,年用沼渣、沼液量达4800吨,鲜菇总产量达3900吨,按现行市场价格8600元/吨计算,年总效益达到3354万元。如果麦麸或玉米面等辅料的添加量按20%计算,年可节约麦麸或玉米面600吨,按现行市场价格2000元/吨计算,合计节约120万元,增产量按30%计算,年可增产900吨,产值774万元。因此,沼渣、沼液拌料生产新技术的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不但使杨家门村的沼渣、沼液得到了综合利用,而且给广大菇农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2010年杨家门村鸡腿菇生产示范区被山西省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011年被省农业厅确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并形成了集鸡腿菇生产、采摘、农家乐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以上所述三个范例,都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点范,从中可以看出,都是以农村沼气为纽带,以“猪—沼—果”、“猪—沼—粮”、“猪—沼—菜”、“猪—沼—鱼”等方式循环经济发展,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是转形发展的一种可取之路。
  综上所述,我市农村如何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应借鉴上述事例,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综合规划利用,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全市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建立和维护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条件之一.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大多数透析患者长期维持治疗的主要方式
布局智慧司法新场景rn在我国,智慧司法已成为政府、地区以及企业不断布局摸索的新场景.rn1月11日至12日,司法部在浙江杭州召开了“智慧监狱”建设工作推进会.rn我国司法部在
期刊
近年来我市户用沼气的迅猛增长对发酵原料的供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不能正常使用和闲置沼气中,因没有养殖使发酵原料短缺放弃使用、管理的占60%,发酵原料短缺已经成为沼气发展、使用最大的制约因素。为了拓宽沼气发酵原料来源,缓解沼气发展中的原料供应难题,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秸秆利用难题,我站组织有关人员于3月14日、5月5日对翼城县上韩村利用秸秆为原料发酵生产沼气技术进行了两次专项调研。  一、调研方法  
我县2010年实施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254户,广大用户对生物质炉的使用效果比较满意,最近我们对南大里乡的北晋村、瑶峰镇的陈村等几户农户使用生物质炉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走访,
晋城市城区是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设立的市辖行政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四周与泽州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5°25′~35°35′,东经112°44′~112°55′。南北长15.4千米,东西宽17.5千米。总面积149.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现辖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共有78个社区、67个行政村。 全区总人口4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万人。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市以农药、化肥、农膜和养殖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由于农村基础条件、投入、历史欠账、工业“三废”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等多方面因素,使农村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有农药、化肥和养殖废水污染等几方面。我们农业部门在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防治养殖废水污染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养殖污染治理(
当前教材中古诗大都是单独一首出现,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充分体现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也不利于进行相关语言训练.采用诗组学习,以一带多,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领悟古典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联体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增进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 ,提高疗效 ,以及生存率。方法 采用B超、CT及消化道钡餐等检查 ,判定内脏连接情况 ,手术分离 2对联体畸形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