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这也为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心智还在成长和发展中,他们对一些思想道德问题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和学生一起面对这些挑战,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德育教育管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管理。
  关键词: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管理;问题;策略
  中学生的年纪还较小,对教师较为敬畏,会比较听教师的话,因此在这一阶段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学生日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改善及解决,加强学生德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问题
  1.1德育教育目标脱离现实、过于抽象
  当前德育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较为乏力,在教育中,是以班级作为主体,具体教育目标也是统一固定的,虽然适应班级德育教育,但是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道德需求。分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进行的,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这样的情况下,还是采取统一的教育目标,这就会使得德育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对于道德个体,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是乏力的。另外,在设计德育教育目标时非常抽象,目标和生活实际出现脱轨的情况。德育本质就是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但是在德育实践中,实际情况却是因为目标价值取向过高,非常抽象,远离生活实际,没有贴近学生的思想基础,没有将实践性和理想性进行有机结合,德育中没有体验及实验,脱离了德育教育的本质,这就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及个性丰富及发展不相符,偏离了德育目标。
  1.2德育教育方法过于单向、没有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育方法对教育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要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就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德育教育方法就是将社会道德的规范标准、要求及理想转变成学生的准则、需要、信念,进而去支配学生方行为,让他们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策略
  2.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如果不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培养出的学生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就缺乏灵感,无法也不敢创新。社会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即相互尊重、理解、民主、平等、和谐,师生之间不仅停留在这一关系上,教师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学生的朋友,这就体现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当前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除了为我们带来便利之外,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尤其是初中生还缺乏准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及成熟的心智,因此也更加容易被网络、影视作品、广告等内容影响,对于这一现象,要实现他们的个性发展并非任由他们发展,而是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对他们的道德观、审美观、人生观等进行培养,提高他们对这些不良因素的免疫能力。
  2.2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教育。
  只有讲道德,才能做好人,当前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就是社会公德、简单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这些内容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就有具体的体现。因此,要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就不能只是靠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
  2.3采取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双结合
  学生的德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其需要家庭及社会也参与进来,家庭也是学生开展德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场所,学生平日的生活就是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因此,在家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且教育方式要和学校德育教育方式不同,避免重复的方式,这就才能保证家庭德育教育的效果和有效性。学校应该注重家长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体制,如家访,教师要定期的进行家访,这样可以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让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教师可以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和其交流学生教育的经验和心得,为家长展示学生文艺活动演出,还可以给家长看学生教育的有关专题报告,特别是其中的德育内容,这样可以提升家长的素质,让学校和家长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进而实现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2.4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是一个教育主要场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这一德育途径。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除了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课文意境之外,还需要重视挖掘课文的德育教育内容及素材,用先进事迹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勇敢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讨论中,学生可以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和怎样做,让学生可以更深入的掌握德育道理。再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顽强毅力,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具有拼搏的勇气及信心,能够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以及道德品质,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设计,有效渗透德育内容,比如通过体育竞赛,可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知道成功是失败之母,只要肯努力就会成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这些对学生日后的发挥在那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集体意识及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形成环境道德意识,可以主动的去保护环境。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教书之外,更需要注重育人功能的实现,将德育有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德育教育效果,让其可以充分发挥出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对初中生具有非常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雪梅.育己·知人·育人一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点滴体会[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2).
  [2]徐芸芳.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扎实推进德育工作文理导航,2012(3).
  [3]刘萍.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生活教育,2015(13).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进程中,人们的思想和理念都在随之发生着变化,无论对于哪方面,教育始终属于重头戏,高中教学阶段中,体育教学不容忽视,高中生正是提升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对其加以重视,将高中体育的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在原有的传统思想与理念上进行了再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理论结合实践  在这样新型的创新思维下,因此教育理念的改变标志着教学方
【摘要】新型防腐材料聚丙烯防腐胶带BL-10在管道防腐时需要专用防腐缠绕机,在多次使用中发现防腐缠绕机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管道防腐 缠绕机 问题 改进措施  目前运行中的油气管道大多采用沥青防腐层保护,随着城镇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公路、铁路与管道交叉越来越多,另外是管道防腐层不断老化。管道防腐层大修和交叉工程造成管道防腐工作量增加。目前管道企业大多使用聚丙烯防腐胶带
摘 要:小学英语课堂到底还能够教什么?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英语课堂?如何构建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听了专家的点拨,我才有所顿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在课堂40分钟的时间内,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已经成为了每位老师所关心的焦点。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即课堂对于教育教学
在当代中国中职教育中,偏重知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型应用技术知识的教学模式,因此,十分有必要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讨多元化的教
通过色-质联用仪分析酯化-皂化法合成樟脑副产物油的主要成分,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副产油的组成,探讨了副产油主要成分产生的可能机理,对工业生产樟脑催化剂的
摘 要: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的深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学生的交际水平,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此外,由于小组内的学生的水平不同,可以有效帮助后进生的转化。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认真学习小组合作的思想和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能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教学效率,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
《中医基础》是中职学校医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中药与方剂》、《中药调剂技术》和《中药炮制技术》的基础。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工作实践的需要,探讨如何采用更好地教学
【摘要】近年来由于管输输油以及天然气管道的兴起建设,“公路穿越”、“河流穿越”、“地下设施穿越”难以避免,另外,我们还经常遇到由于其他意外原因所造成的化工炼油装置管道抢险工程,这些管道均要遇到“连头”,由于受到现场空间位置限制,许多施工单位施工时往往不得要领,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连头速度比较缓慢,贻误时机,本文针对以上难点,理论联系实践,利用普通工具和材料,阐述了如何高速优质完成以上连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任务艰巨,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这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只有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