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耐密性鉴选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当地推广种植的7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密度,设7.5万、9.0万株/hm2,副处理为品种,通过对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表现的抗病性、抗倒性以及产量上表现的差异性,分析适合加密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耐密型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德玉919、南北7号、华农1107、绿育99密度在9.0万株/hm2的条件下产量增加显著。
  关键词 玉米;高产;耐密;品种鉴选
  中图分类号 S51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049-02
  目前,市场上玉米品种较多[1-2],春玉米主产区栽培密度较低,为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特进行玉米新品种试验,现将其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5年在通化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地进行,此地块前茬玉米,土壤养分中上等。
  1.2 试验材料
  参试玉米品种:先玉335、德玉919、南北7号、华农866、华农1107、通育99、绿育99。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密度,副处理为品种,其中,密度设2个处理,分别为7.5万、9.0万株/hm2(品种区域试验的规定密度为适宜密度,全部为7.5万株/hm2,适宜密度再加1.5万株/hm2),副处理设7个品种,不设重复。每个品种或对照种植6行,行长5 m,行距0.6 m,小区面积18 m2,实收中间4行计产,四周设不少于4行的保护行。对照为先玉335,小区行间不留过道,其中一端留1.2 m过道,小步道间隔为0.6 m。
  1.4 田间管理
  4月29日播种,底肥施尿素100 kg/hm2、磷酸二铵180 kg/hm2、硫酸钾80 kg/hm2、硫酸锌15 kg/hm2,追施尿素300 kg/hm2[3-4];播前使用一次苗前封闭除草剂,6月初适度定苗,6月中旬中耕锄草,由于2015年播种期低温,出苗延迟将近10 d,进入7月灌浆期,持续干旱,玉米灌浆受到影响,为了缓解旱情,试验地于7月中旬开始进行人工灌水[5-6]。
  1.5 调查统计
  调查品种的生育期,成熟后收获中间4行,风干后计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由于春季低温寡照,出苗期延迟10 d左右,部分试验地遭受病虫害,出苗率下降,进入7月持续干旱,导致通辽地区玉米授粉质量下降,空秆增多,秃尖增多,生育期延迟10 d,产量降低。
  2.2 抗倒性
  由表1可知,由于8月末遭遇一次强降雨,导致部分品种倒伏率较高,其他品种抗倒性很强。
  2.3 空秆与秃尖率
  由表1可知,7月中旬至8月中旬,授粉期发生连续干旱,推迟玉米出穗,影响授粉,造成品种的结实率下降,空秆率上升。
  2.4 抗病性
  由表2可知,部分品种的抗病性较强,对于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等病害,大部分的品种表现为感病轻或未感病。7月末粘虫的发生较为严重,部分品种受害情况较为严重。
  2.5 密度与产量
  由表2可知,大部分参试品种密度在增加1.5万株/hm2的条件下,株高、穗位略有增加,穗长降低,百粒重稍降低,但总产量都有所增加。个别品种由于倒伏原因致使产量下降,其中德玉919、南北7号、华农1107、绿育99产量增加明显。建议可以加密种植,从而为达到高产的目标打好基础。
  3 结论与讨论
  由于天气原因,出苗期延后约10 d,进入7月高温干旱少雨,玉米出穗延迟,致使生育期延迟,空秆率增加,秃尖严重,8月末一次强降雨导致部分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产量降低。参试品种中大部分玉米品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其中,德玉919、南北7号、华农1107、绿育99密度在9.0万株/hm2的条件下产量增加显著,因此,选种产量高、品质优、耐密、抗逆性强的玉米新品种,对东北玉米产量增加有重大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宋志峰,王巍巍,王丽,等.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3):14476-14478.
  [2] 李淑兰.做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关键[J].內蒙古农业科技,2008(5):91.
  [3] 罗勇,刘远伦.玉米杂交新品种的引进与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26):11267-11269.
  [4] 黄伟,武向良.内蒙古玉米产业发展思路和布局研究[J].现代农业,2010(1):42-43.
  [5] 史振声,王延波,李凤海,等.密植型玉米品种在辽宁省成功推广给我们的启示[J].辽宁农业科学,2010(1):40-42.
  [6] 王延波,金君,吴玉群,等.辽宁省玉米育种的现状、发展方向与对策[J].玉米科学,2007(4):137-139.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始于2003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本质上看就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与再调整,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有效措施。2003年,党中央国
自白补强证据规则的构建与完善一直是刑事证据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自白证据因其能够准确地反映案件犯罪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与犯罪现场的客观发展,使得自白证据相对于案件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