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穴治疗烫烧伤35例报告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ji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典针灸著作里,看不到刺穴可治烫烧伤的论述.即使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针灸传人,也不曾发现刺穴可治烫烧伤,至少没有这方面的专题论述.笔者在老中医徐玉琢医师指导下,门诊中遇到烫烧伤者,在对方愿意接受刺穴治疗烫烧伤的前提下,给予刺穴施治烫烧伤35例.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性癌(SCB)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例SCB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S100、CK5/6、p63、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钙调理蛋白(calponin)、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CDFP-15)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的表达情况,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TS变异基因6-
我医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头环背夹制动系统(Holl vest)治疗颈椎方面的骨折及骨病14例,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随访7个月,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NE)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利用2006—2007年以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体在职及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建立的开滦队列,随访至2015年12月,收集肺癌新发病例资料,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基线CRP和NE水平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92 735人被纳入研究,随访期间共新发肺癌850例。依据基线CRP和NE水平,将研究人群分为CRP≤3
介绍了湘雅医院近5年来围绕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这一战略目标,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绩效评估与激励、经费保障和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统筹推进,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撑,高效、可持续的适用于大型医院一体化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较好地诠释了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总体概念。
介绍了"学科会聚"管理理念及产生背景,运用"学科会聚"管理思想,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开展了促进科技融合的跨界互访。认为通过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学科会聚"带动效应已经显现,初步产生了一批合作成果,推动学科从高度细化走向整合协作,为研究型医院的进一步建设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