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形成机制及研究进展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及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多种免疫治疗策略相继问世,然而由于胶质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存在,上述疗法仍不尽如人意。探究胶质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形成机制,是胶质瘤免疫治疗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研究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对胶质瘤抑制性微环境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及展望,为系统全面了解胶质瘤免疫微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以31个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株及福建省主栽品种‘Ple 0100’为材料,经二代测序与标记序列筛选,构建32个菌株的MNP标记数据库,结果表明,32个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度为1.79%~99.60%,其中DUS 16与DUS 17的遗传相似度为99.60%,DUS 02与DUS 23、DUS 30的遗传相似度均为99.01%,DUS 23与DUS 30的遗传相似度为99.
期刊
<正>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 Ast)是哺乳动物大脑中含量最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它在维持血脑屏障、调节局部血流量、抗氧化和代谢支持以及神经回路的形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通过各种分泌信号控制突触的形成、成熟和修剪。近年来,在突触缺陷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疾病中也可以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的身影,了解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回路发育和功能的调控,有助于对这一系列健康疾病问题提供新的治疗手
期刊
玉米是庄浪县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3万hm2左右。由于现阶段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人工单粒播种费时费工、缺苗严重,补种后植株生长不一致,易出现弱苗,整齐度差,影响玉米产量的整体提高。在保证玉米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为了研究高产高效协同的玉米播种技术,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每穴保苗1株为对照,进行了减穴增株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每穴保苗3株产量
期刊
<正> 一、研制参比电极的意义随着分析仪器的发展,新极谱法中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电位溶出法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注目,这是由其优点(价格、灵敏度、分辨力等适中,分析快捷,安装简单,搬迁容易,尤适用于野外或下厂矿普查等)所决定的。但是掌握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随仪器配套来的银/氯化银参比电极是为满足一
期刊
花椒油中塑化剂是国家重点监管的指标,为了解花椒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塑化剂污染现状及污染来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花椒油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butylphthalate, 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bis(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含量,并对其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市面上的花椒油存在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
期刊
目的对大连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2例SFTS病例,其中存活病例79例,死亡病例33例,分析存活组与死亡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以及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12例患者,病死率为29.5%。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房颤,住院时间死亡组与存活组相
期刊
文章从理论研究、学科建构、应用研究、方法探索等层面概述“中国社会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的代表性学术观点,回顾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20年来取得的成绩,总结现存的突出问题,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并认为中国社会翻译学应遵循“方法—理论—应用—学科”的基本思路,在立足本来、借鉴外来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辨与实证相融通,探析社会学视角下翻译活动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规律,总结多学科理论、多研究范式的发展
期刊
杭州市上城区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家集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服务的社区机构,承担着辖区15万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下设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年来,中心以党建引领,围绕“战疫情显担当、建中心谋发展、优服务提品质”,强化特色学科建设,探索发展创新项目,坚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助力中心发展迈上新台阶。
期刊
在介绍景电灌区玉米增株减穴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应用范围的基础上,总结其关键技术,包括品种要求、模式规格选择、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并分析其技术效果,以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
期刊
盐碱胁迫作为大豆种植生产中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影响大豆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大豆减产。本文介绍了大豆耐盐碱基因QTL定位与挖掘、大豆耐盐碱相关的机制和在盐碱胁迫下大豆表型性状研究进展,以期为大豆耐盐碱基因挖掘及加速大豆耐盐碱精准育种进程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