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急淋白血病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催化巯嘌呤类药物的S-甲基化.TPMT具有遗传多态性,属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约1/300为TPMT缺乏.TPMT缺乏的急淋白血病(ALL)患儿,用标准剂量6-巯基嘌呤(6-MP)治疗,其血液组织中累积大量的巯嘌呤核苷酸(6-TGN),可导致严重的骨髓毒性.TPMT基因型与红细胞和肿瘤细胞内酶活性有关,而且与毒性反应密切相关.目前,TPMT的分子基础基本明确,绝大多数变异是序列上的单个核苷酸的不同,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6-MP的剂量强度是儿童ALL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而TPMT基因型也可能与继发性肿瘤有关.因此,进一步明确TPMT对巯嘌呤治疗效应的影响,以及毒性反应的危险性,有利于提高巯嘌呤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对免疫球蛋白基因超突变的分析让人们对各种B细胞及其肿瘤发生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目前公认的是,生发中心前B细胞不含体细胞超突变,而生发中心B细胞和生发中心后B细胞(记
期刊
20%~30%的左半结肠癌表现为急性肠梗阻(obstructed left colonic carcinoma,OLCC),是临床多见的急腹症.OLCC的术中处理方式多样,能否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师的技术和所在医院的条件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将可能给患者带来完全不同的结局.可以说,在目前特定的医患关系下,每一例可切除的OLCC的处理是外科医生胆识和对患者情况把握能力的一次考量。
期刊
VEGF作为一种血管新生的主要病理生理性调节因子,触发了白血病细胞及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及移动,在造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EGF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对血液学恶性疾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等肿瘤的高危因素,其致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机体HLA-I,Ⅱ,Ⅲ类分子表达异常与HPV相关肿瘤免疫逃避有关,可为宫颈癌、食管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影响,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治疗的应用前景.方法 建立性休克合并内毒素休克引起的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模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鉴定、分化、慢病毒转基因标记GFP、静脉移植,通过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