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生科学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l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了重视。而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如今的小学生,他们的探究性实验研究水平及能力还比较薄弱,确实需要我们这些教者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自主试验,主动探究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和验证是我一贯采用的做法。首先就要把实践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我在讲四年级上册《探究尺的音高变化》一课时,让学生分组先制定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去预测尺子伸出桌面长度的振动情况与产生音高关系的环节,并由教师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初步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所感悟再现的结论无据可循时,再让学生自发地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找到规律,并能够去解决问题。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还可引导学生仔细验证,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并牢记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实验不仅是单纯的操作,实验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科学性与准确性,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和疏漏,从而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再次,就是把实验操作的主动权下方给学生。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只要实验目的恰当合理,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学生在这自由时空里无拒无束,可以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二、指导学生明确目的,体验乐趣
  教学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当老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时,学生们忙得很开心,但实验的结果却不如老师所愿,也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也没有观察清楚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也没有记录下来实验数据和结论。
  那么,如何克服学生做实验的盲目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在学生做实验之前,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读实验目的要求的习惯,使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了解实验的方法。只有让学生读懂要求,了解方案,学生才能对做好实验做到心中有数,产生实验高效。
  例如我在讲《在水中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这一课时,我非常关注学生实验方案的制定,首先让学生做出预测,引导学生不能瞎猜,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测;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根据自己小组推测制定出实验计划;最后,全班交流实验计划,让学生在交流当中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学生在实验中能做到认真实验,仔细观察,积极的思考。课堂上,学生精确的分析,深化了科学探究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了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三、号召学生人人体验,实验面向全体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课堂科学实验,经历整个探究实验过程,是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实验能的最佳途径,
  课堂之上,如果教者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并投入到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去,他们便能热情百倍地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作用,并都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学会记录实验数据,都能参与讨论,分析数据及现象,都能学习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都能学会与同学交流,表达观点等等,就能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做好实验所需要的实验能力。
  那么,我们如何解决部分学生不参与实验活动呢?首先,老师安排学生做实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同一个实验可以要求每一个人都来做一次,确保人人动手做实验,还可以要求实验小组的成员分工,大家轮流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从保证每个人在实验过程中都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
  例如,我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声音就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这一课的教学时,由于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音叉就是一个例子。他们的振动幅度太小,频率太高以至于很难看到。为了学生提供积极观察发声物体振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到前面来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 ,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使学生们认识到正是由于音叉的震动才是水面产生波纹的,这一身临其境的实验轻而举地解决了学生对“ 振动”概念的理解。
  四、教会学生描述现象,关注数据
  学生喜欢做实验,但往往不愿意去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不愿意去主动用笔记录观察到的实验数据,忙着做实验,甚至抢着去做实验,等到要使用实验数据时,却没有完整的实验数据可用,结果,实验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在做实验前,教师每次就要给每个实验小组的成员明确地分好工,安排好实验小组成员各人的任务,实验时要求实验小组成员各行其事,有条不紊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观察实验过程中產生的现象,获取有效的实验数据,以保证实验顺利有效地完成。
  五、要求学生养成分析,归纳结论体验成果的好习惯
  科学的结论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许多数据,并且通过分析无数的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来的。因此,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得出实验数据,观察到实验现象,这还仅仅不够,还需要学生去分析,去研究,去归纳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课堂上学生经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进行有步骤地操作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结等形式,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也只有通过这种有效的实验启发性,学生才会准确地发现现象寻求正确的结果。
  总之,教师只要有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足够的重视,并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探究活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才会浓厚,学生才会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而促进科学探究的热望。如果每一位教者都能这样认识,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从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种下爱科学的种子,也只有这样勤于观察,不断实验,不久将来他们才会用所得知识,取之于自然、作用于社会、武装于头脑、丰富于自己幸福美好的快乐人生!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得到重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形式的需求。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而校外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活动,如何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我们日渐关注的问题。  一、“北京阳光少年——文化、科普进校园活动”简介  
期刊
汉语拼音的学习对我们的一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识字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把钥匙。尤其在当今经济腾飞的新时代,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也需要汉语拼音。因此,学好汉语拼音将受益终生。《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
期刊
听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同时也提高听课者对于《纲要》《指南》等理论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评课的这种活动中,对于作课者与听课者都是双项提高。评课活动是理论到实践的一个桥梁,它本身也需一定改变。新的教育理念提出园本教研的观点,评课活动作为园本教研的一部分,其功能、形式、方法等都要进行改变。基于此,本文从案例出发,分析了幼儿园听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
期刊
随着国家加大学前幼儿教育建设力度,公立幼儿园、民办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乡镇的各个角落,幼儿园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密集的场所,却不得不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消防安全。  一、幼儿园消防安全现状  幼儿园属于多功能活动场所,必须要具备日常教学和户外活动空间,园内除一般的活动室外,还设置了幼儿食堂、午休室、大中小型玩具等,这些室内外各种设施几乎全是易燃材料,给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难
期刊
我们学校有200多个学生,留守儿童占了将近十分之一,他们的监护人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隔代监护——祖辈抚养,这种监护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由于隔代亲,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在精神、道德上基本没有约束。有的祖辈们年纪较大,思想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有的甚至粗暴。老人们看不惯孩子们赶新潮、做事爱寻求刺激和创新的想法,他们
期刊
引言,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发现学生学习了很多很多,但仅停留于纸上谈兵,应用于实际时眼高手低。国外最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卡洛.杜威克(Carol Dweck)提出“成长型思维”,她认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美籍亚裔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ngela Lee Duckworth 她对毅力决定成绩和成就的做了论证。国内祝蓓里在《心理科学通讯》1986年第5期上发表的《对青年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研究
期刊
一、引言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己现端倪,国际间综合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正在形成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在计算机教学时,应为学生提供思维载体,使无形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思结合,促
期刊
作文涉及的基础与背景知识五花八门,仅从参考书之多就犹如汪洋大海,中小学生就如掉进大海的一叶小舟,不着边际;同时,作文又难在是创作,没有定式,不能照抄,不能简单的复制,不能死记硬背,中小学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感迷惑之处,往往无从下笔,学校语文课主要是打好汉语基础及学习必要的习作技巧之外,学生、甚至教师也会感到作文教育十分困难。  我们为作文的习作、写作与创作及教育者找到了新的诀窍:在《作文三字
期刊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英语课堂也是如此。把时间还给学生,留给他们充分思考、准备和互动的时间,让他们的思考更具体、更全面,从而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平板数字教学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枯燥无味,解决传统课堂难以处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形象的视觉直观印象,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