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现实中的白玉兰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鄂东南来,生活在城市里,时常感到茫然。我离开了自己的根,但又频频回头”,熊曼如是说。作为一个从乡村走出去的女诗人,熊曼自然难以割舍对故土、故人的那份深情。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诗人敏感的神经,一经碰触,诗情便汹涌而至,于是就有了第一本诗集《草色袭人》。
  “袭”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故乡树木的生长之势、百花的绽放之态、草色的撩人之美。故乡的一草一花,构筑成了熊曼诗歌别样的乡村图景。油茶、蔷薇,这些盛开在山上的野花,勾连起诗人对过往乡村生活的回忆:“我不能忘记那一片土包”(《没人能忍受永久的寂静》)。不管这些是已经逝去的记忆,还是即将成为过去的事物,最终都被诗人用诗性的笔触,描摹在空白的纸上。
  从蕲春到武汉,诗人的身体与故乡虽然离得越来越远,灵魂却与故乡走得越来越近了。点点滴滴,都能引发诗人内心的悸动。诗人把虫儿的鸣叫,比作一场盛大的合奏,将九月乡村的夜晚原生态地呈现出来:虫儿在草垛旁、灶台边、窗户下生动地奏鸣着,“这声音足以/把秋风啼冷/把露珠啼落/把月亮的光华掩盖”(《合唱》)。这些看似渺小的生命,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其“生之响亮,生之阔大”,我们都不得不为之震撼!
  故乡除了令人心动的风景,还有那滋润诗人成长的人和事。其中,熊曼写得最多的是年迈的祖母。祖母带给诗人的是满满的记忆:“院子里,黄瓜,茄子,辣椒/开着三种颜色的花/这些都是祖母种下的”(《最后的馈赠》),是祖母留下的最好礼物。诗人对祖母的思念幻化为在梦中一次次与祖母的相见,在梦中去追寻祖母那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手掌和熟悉的动作。
  那花,那草,那山,那水,那人,那事……故乡的每一处都牵动着诗人的神经,使初来城市的熊曼,频繁地回视和眺望远处的故乡。如此星星点点、枝枝叶叶,散落点缀于字里行间,如丝竹声声,炊烟缕缕,绵绵不绝。
  经过多年的乡村生活后,熊曼辗转来到武汉。大都市对诗人的影响似乎并不大。相反,熊曼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审视城市,用纤细、干净、写实的文字书写着这座城市。
  生活在这拥挤嘈杂的城市里,人们生活的空间是逼仄的,精神是压抑的,情感是悲伤的。在熊曼看来,居于城市最“悲伤的事情是,你们还年轻/却用本该谈论春风与接吻的嘴唇/讨论物价与房贷。用本该触摸/花儿与流水的手,敲击键盘和鼠标/生活给不了你们想要的”(《悲伤》)。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熊曼的诗歌中找到城市中的自己,被不断上涨的物价、房价折磨,被程式化的工作异化,每天或忙碌奔波在路上,抑或沉溺于无奈虚妄的日常中。我们没有所谓的闲情逸致去谈论春花秋月,而是拖着疲惫的身体穿梭奔走,戴着粉饰的假面迎来送往。熊曼用纯净的诗性文字,将城市灰色的面具慢慢地揭了下来,将其捣毁撕碎后,现实中的城市就本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熊曼看来,比悲伤更悲伤的存在,是城市人被灰尘充盈的一生。人们每天都处在“一地鸡毛”式的琐碎凡俗中。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人们蜗居在城市里,习惯了“黑是一种常态”。然而,也有一些意外的惊喜:“就像那年 你莽撞地闯入/天空陡然被点亮 黑暗被驱散”。生活需要激情和冲动,即使低到尘埃里,也有人依旧在找寻光亮。而当我们对一切了然时,却“已经过去好多年”,让人不得不喟叹。
  在熊曼的都市题材诗歌中,“白玉兰”是她精心营构的一个意象。洁白的花,总会有人观赏。诗人没有刻意大肆渲染白玉兰,但它的“肆意”“热烈”“洁白”正与题目相呼应。熊曼笔下的“玉兰”,不仅指花,也喻人,预示着那些远走他乡、初入城市的少女。熊曼作为从乡村走出来的女性,与这些少女一样,诗人感同身受,却又忧心忡忡,密切关注着这群来到城市里的“白玉兰”。
  熊曼较长时间的乡村生活经历与当下城市生活的个中滋味,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她的诗行里。在她朴素自然的诗句中,我们隐隐约约感受到诗人理性的思考。其中,最多的还是诗人对女性生命的独特观照。诗人笔下的少女,纯洁、天真、可爱。诗人借助木槿的意象,关注少女的成长过程,唯美而又抒情,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犹如一幅幅写生画。少女情窦初开,却没有放纵自己的行为,只是将感情默默地藏在心底,“她记得他细长的黑眼睛/在夜色里闪耀如星子”,然后“他们在夜色里挥别/——少女和理发师,消失在彼此生命中”(《少女与理发师》)。
  当少女成长为少妇,她们少了一些稚嫩,多了几分风韵。当女人升级为母亲,便多了寄托和牵挂:“一个人痛了三天三夜/她母亲颤抖着手/在手术风险单上签字/一个人忍受着巨大的/不安和喜悦”(《爸爸去哪了》)。即将成为母亲,不安与喜悦掩盖了疼痛,成为母亲之后,女人就变得坚强起来。
  在观照女性生命的基础上,熊曼的诗歌还上升到了对于时间与生命意义的追寻。在时间的轮回里,感受同一地方不同时代的变迁。“有人感叹世事无常”,世事本就无常,时间催人老。我们来不及感叹,时间就已流失;我们来不及悔恨,岁月就已在我们身边留下了痕迹。“当你把柔软摊开/像一截春天的枯木”(《父亲》),父亲便老了。窥探并领悟到这一点之后,诗人便顿时释然,“终日在水边徜徉/优雅堪比杜甫的《绝句》”,“享用一个令听客们羡慕的晚年了”(《晚年》)。
  诗人说:“今天,我开始写诗/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写诗》)。熊曼借助诗歌与读者交流,她所看到的和她所理解的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也许,“当茶被饮尽,手必须从水中抽回/四月过后芳菲散尽。是时候让诗出场”。
  附:熊曼的诗(二首)
  草色袭人
  植物们没有规则生长的样子
  腰肢柔软
  穗子饱满
  绿色衣裙随风摇曳的样子
  美好又撩人
  我有了与之亲近的念头
  忍不住弯腰一嗅
  頓时天空都绿了
  一只灰喜鹊在我前面
  拉下一泡白色粪便
  兀自离去
  生命有大自在
  喜悦,宁静,无拘
  在这个午后被我撞见
  去看玉兰
  湖北的玉兰开了
  你那里开了吗?
  不久,梨花、樱花
  将相继开放
  一场白雪将覆盖枝头
  春天让人活过来
  又让人伤感
  一些书信被丢弃在角落
  一些人去了远方
  老死不相往来
  那年去看你,趁夜色出逃
  将世俗的教诲塞进行囊
  随火车弃于黑暗的隧道
  于黄昏抵达一座温润的小城
  看一池碧水在眼前漾开
  一树树玉兰开得正好
  那一年,天高皇帝远
  书中所述:生活将是一口古井
  让你我深陷,离我们还很远
其他文献
夜鱼所有的诗歌都指向存在本身,在场、及物、深入,在现实和回忆之间穿梭,在蒙太奇般的文字影像中生成一种“历史与当下”的交互性结构。这种结构的文本呈现的意象通透、凝练、丰满,展现的场景细腻、深刻、如梦如幻,达到了词与物、词与人的高度共振,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打通现实的新途径和具有穿透力与空间感的文本。  夜鱼生于江苏,现居武汉,一种“外省人”精神上的游离感让她能够冷静地打量世界:  “听到他们发言至激情高
期刊
据说任何演说的第一句话一向是最困难的,现在这对我已不成问题啦。但是,我觉得接下来的句子——第三句,第六句,第十句……一直到最后一行——对我都是一样的困难,因为在今天这个场合我理当谈诗。我很少谈论这个话题——事实上,比任何话题都少。每次谈及,总暗地里觉得自己不擅此道,因此我的演讲将会十分简短,上桌的菜量少些,一切瑕疵便比较容易受到包容。  当代诗人对任何事物皆是怀疑论者,甚至——或者该说尤其——对自
期刊
磕着长头  用身体  接受每一寸土地的相问  冈仁波齐的山  有低过地面的深沉  那些满鬓的血和尘埃  生长慈悲  在神山上如雪一样  经年不化  大昭寺的台阶  光滑得像天堂之镜  而佛说  你还未抵达  推荐语  《朝圣》短小精粹,肃穆纯净,诗人以敬畏之心颂扬了千年来无以计数的虔誠朝圣者。起首直接切入,描述了朝圣者以行为替代言说,以沉静的虔诚接受土地的相问。而冈仁波齐峰是他们必须要翻越的,诗人
期刊
或木红或槐黄,布下迷局的人  随手擦亮春天的铜镜。我不去猜想  芷兰青翠之后,怎样拒绝枯萎  所有词语都已皈依,拒绝淹没于夜色  时光不断调和,原谅薄凉的刀  以及肝肠寸断的捶打  月光铺垫,一座焉支山陷入马蹄  春泥践踏的蝴蝶纷纷穿过流年  推荐语  《颜料》是女诗人飘絮《木版画(组诗)》的第一首。我驚诧于作者凝缩而简略的语言,冷静内敛的叙述,从而对于诗意的揭示更显得宽泛深远。  “布下迷局的人
期刊
蒋雨含是内蒙古少见的能持续36年写作的女诗人,就这个写作的时间长度而言已经表明了她作为一个诗人的庄严性。从蒋雨含写下的第一首诗开始,她的声线是清晰的,她的语速是优雅的,她的音调装饰了发自内心的崇高之感,特别容易唤起聆听者的共鸣。没错,我说的是蒋雨含的诗适合舞台朗诵,她的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地方在于她表达了天使般的喜悦或悲伤。  把蒋雨含的诗放在内蒙古这个特殊地域背景上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期刊
先是火葬  人们伐倒树木  搬走巨石  为它准备一块地皮  接着天葬  人们把它卸成小块  每一个用来连接孩子的脐  都被精心保留  然后是土葬  人们挖坑 小心翼翼地  把它埋进去  放上寒酸的陪葬品  填土  种植土豆的地方像一块公墓  统一在冬天下葬  来年冬天齐刷刷立起墓碑  后来长满鲜花和绿树  这些土地  最后埋葬种土豆的土家人  不过他们只享用土葬  喂养五十六个民族  他们不能享受
期刊
仰卧。升高。移送眼睛的黑洞  一道光,牽扯出体内的诸多叛逆  机器的呻吟,停留在阴影部分  需要另一束光解剖,求证已有面积  以及未来的扩张性  重复的机械运动,仪器麻木了  患者疲惫了  报告单湿润了  几分钟之间的仰卧  整个世界都横着站在对面  不说一句话  推荐语  关注、书写生活是诗歌的责任和使命。诗人南鸿子通过对放射检查的现实体验与诗意反观,通过“仰卧”“呻吟”“疲惫”等细节含蓄表达出
期刊
近几年来,“当代乡愁”“后现代与城市进程”“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当代田园诗歌”“生态诗歌”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诗歌研讨会上。为什么这几个关键词被人们反复研讨,在我看来这几个关键词从诗歌的角度折射了社会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这个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指认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精神的分裂与困惑。这样的揭示是诗歌对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的有效观照,这样的分裂与困惑是我们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极
期刊
种当归的人,背影  像干裂尘沙。  他蹲在田埂上抽烟,长久地  守着幼小秧苗。  当归长成,是多年后的事。  三轮车在小镇上突突响,有人  在梦里翻土。  而真正的生活是一阵低语;是泥土  守着的腥甜阴影。  ——黑暗深处,我们慢慢活着,  依靠彼此的躯体把死亡忘却。  太多的风在制藥厂上空盘旋。正是这  无始终的呼唤一年年  把当归变成了沉默之物。  观 相  黑暗渐浓,群峰越来越高。  瘦小星
期刊
爱,以神奇的力量  使我出类拔萃  这两行诗的作者,是我国的一位古代诗人,莱蒂尼的雅谷波[1]。  我想借用這两行诗句,作为一次颇为艰难的谈话的开篇,对一个表面上看来似乎异常明朗,实际上却相当奥秘的问题,即我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进行阐释。  “西西里”,或者说,“岛”这个字眼,意味着一种特别的尝试,尝试同外在世界建立和谐,尝试用可能的抒情结构来建立和谐。不妨说,我的故土代表着一种“能动的痛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