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r“三螺旋”运行机制的内涵、模型及验证

来源 :中国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已成为释放数据价值、打造数字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及公共价值理论,遵循“理论指导—模型构建—实践验证”的思路,创新性提出了“三螺旋”运行机制,并通过三个典型案例进行了验证分析,从参与主体、所用数据、依托平台角度,明确了政社数据对接利用的主要环节、对接利用过程等内容,探索了政府、企业、社会如何分工协同、如何选择建设模式等难题的解决方式,回答了“谁来运行”(WHO)、“运行什么”(WHAT)、“运行流程”(HOW)等问题,为高效推动政社数据对接利用,提升政府决策的精准性、民生服务的便利性和产业发展的高效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剖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从旅游用地、资源产权、服务水平、市场主体、人才队伍以及政策、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和归纳总结等方法,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的系列成就,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理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策.[结果]我国乡村旅游目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较简单、市场主体较散弱、服务体系不完善、政策协同度不高等五大问题;资源与市场合理化配置、满足多样需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
[目的]基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方法]文章运用恩格尔模型和考虑“零消费”问题的近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IDS)的两阶段模型,对全国8个省份的农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首先,肉类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值,农村居民肉类需求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其次,肉类食品需求收入弹性存在差异,其中,禽肉收入弹性最大,牛羊肉收入弹性最小.再次,不考虑“零消费”问题时,牛羊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12~0.29,猪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0.02.最后,到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
[目的]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席卷全国,并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知识领域.特色小镇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选择.借助计量可视化工具,从定量的角度梳理与分析研究进展,识别特色小镇研究的知识聚类与研究网络,整体把握其研究动态与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方法]文章以2010—2019年CNKI收录的488篇特色小镇研究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进行
[目的]区域农业生产格局通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变动实现调整,将山东省137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以期对其粮食供需关系和供需关系变动下农业生产新变化进行细致描述.[方法]文章基于县域尺度,以重心模型刻画近10年山东省粮食供需背景,综合利用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系数、区位熵、结构变动指数等方法,分别从产量和结构探讨农业生产在粮食供需背景之下的格局演变.[结果](1)2008—2017年山东省缺粮区数量增长,粮食供需重心明显西移,西部须面对来自自身粮食需求和东部缺粮量同时上涨的双重压力.(2)山东省粮食生产
[目的]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国进入了2020后扶贫时代,低收入人群、易致贫返贫人群以及贫困边缘人群虽然脱离了绝对贫困,但这些脆弱性群体仍受到相对贫困困扰,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致富,并很容易再次陷入贫困,还需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兜底保障,因此研究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扶贫绩效,充分发挥其“兜底”功能,以应对返贫挑战,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文章基于2016—2018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扶贫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
[目的]“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明两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已脱贫人口的发展亟需释放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力量.人力资本在脱贫阶段演进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家庭产出和实现脱贫的核心与关键.[方法]文章通过实地调研验证人力资本对脱贫的作用机理,并为实证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依据人力资本与贫困地区农村家庭产出的均衡方程,建立回归模型,结合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意义及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约束,判断人力资本贡献率对农村家庭产出优化的影响.[结果]实地调研表明脱贫意愿对人力资本构成影响较大;
[目的]为了解决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明确区域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发展状况,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的目的.[方法]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为例,运用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及空间计量模型,对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时间上,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协调度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空间上,非农化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条块状分布特征,从东向西逐步递减,协调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非农化发展不协调的城市分布
基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使用动态GMM估计,实证分析了人才流动和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细分数据样本两者之间关系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相对于省际产业发展变化,省际间的就业变化波动更为明显;(2)中国总体数据样本呈现“人随产动”特征,高端二产和普通产业等细分数据样本均呈现人才流动和产业发展双向互促影响,高端三产则呈现“产随人走”特征;(3)高端二产(三产)就业和普通二产(三产)就业之间均存在着双向互促关系.在对策建议上,传统产业园区应走产城融合发展新路而非产城分割的老路;地方政府
[目的]通过对价补分离政策实施前后吉林省玉米种植相关数据的分析,初步了解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而探索吉林省农户在价补分离政策实施的第3年其玉米种植行为所受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文章以吉林省玉米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宏观与微观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玉米种植行为与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价补分离政策改变吉林省农户的玉米种植行为.因价补分离政策实施导致的玉米价格下跌造成单位面积收益降低时,农户会寻求其他单位面积收益更高的作物,进而调整种植行为.[结论]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发放对农户
“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是中国经济“西进”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向西开放的经济地理意涵,构建一个初始禀赋不对称的两国三地区LS模型,从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的视角研究向西开放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向西开放通过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联通,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贸易规模,改变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从而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但其效果取决于东、西部的生产资本分布,因此向西开放必须配合以向西转移的产业政策,以及西部比东部更大力度的贸易开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