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刑的存废之争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_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刑(Death Penalty)是当今世界上最严厉的一种刑罚,又被称为极刑。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死刑这种自人类野蛮时期开始的残酷刑罚方法,愈来愈受到人民的质疑,死刑的废止和限制已成为今天文明世界的共同愿望。中国是一个历来以“严刑酷法”威震于世的泱泱大國,在今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行法治,重视人权的现代文明的新形势下,死刑的废止和限制是必然趋势,是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它的正确适用与改革有利于昭彰法治的公正,有利于社会向更文明方向发展。死刑这种自人类野蛮时期开始的残酷刑罚方法,在当代这个高度文明发达的社会的意义何在?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行法治,重视人权的现代文明的新形势下是否应该废除呢?以下是本人就此问题的思考。
  一、目前我国现状
  从目前中国现实来说,中国还不具备废除死刑所应具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条件还比较落后。在这种物质条件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生命价值同样保持在一个与物质条件相对应的较低水平上,而物质文明提高后,抗制犯罪的物质条件大为改善,社会可以采取刑罚以外的条件措施有效地防范犯罪;实际上,防范犯罪要难于惩罚犯罪,这个道理是易懂的,但惩罚犯罪远比防范犯罪省钱省力,因此在物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人们往往将惩罚犯罪放在第一位,而死刑则被视为一种最节省成本的刑罚支出,因而屡屡滥用。因此当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还没发展到一定程度,当权者是不可能放弃死刑这一刑罚的。对于精神文明程度来说,在一个精神文明较低的社会,报应观念愈强烈,对于死刑的认同感也越强。而只有精神文明发展的一定水平,超越报应的刑罚人道主义思想才具有存在的社会土壤。我国目前精神文明程度还不高,公民整体素质也不高,大部分民众还不认同废除死刑思想。因此,从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程度两个方面来看,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
  另外一点,在中国提倡废除死刑的几乎都是学者,对于绝大部分普通民众来说,中国绝对不能废除死刑,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无论是古代的儒家、法家,还是近代、现代的思想家,还没有一个人明确提出要立即废除死刑。从我国文化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正义是非观念在我国仍占主流地位,尤其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杀人者死之类的报应观念源远流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社会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死刑的废止起着强烈的阻却作用。“对罪犯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这一观念目前仍深入人心,保留死刑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一些动机恶劣、手段残忍、危害重大的罪犯,群众会认为其“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事实上,“民愤”在大多数时候反映了一切善良守法公民的意愿和公益,在立法中应当有所体现,否则便有可能背离了“公益应当是立法者的推理基础”这一基本规则。民意虽然不能成为完全的法律,但法律更不能完全无视民意的存在,否则法律便不能得到民众的尊重和认同,从而有丧失公正性的危险。因此,目前在中国,死刑应当被保留。
  从民众和学者对立的观点看,两者一直处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学者们一直是站在高于现实的角度,进行一种理论研究,他们往往接受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文化思想。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长期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法律意识,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很现实,“杀人者死”从古至今对他们来说,是天经地义的。同时对目前中国司法减刑被滥用的不满,也是造成民众反对废除死刑的直接原因。
  二、对中国死刑制度的展望
  由于死刑直接涉及了“生命”这一神圣的权利而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它的存废也成为一个久争不下的问题。直到今天,死刑保留论者与死刑废除论者仍然是各执一词,谁都没有充分的理由去说服另一方,他们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两个多世纪。我认为不论死刑存废的问题在短期能否得出一个结果,仅就争论本身而言,这场争论既丰富了刑罚学说,又给世界性的死刑立法与司法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启发人们的理性思考与激发人们的人道精神,对于促进我国法治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中国的死刑制度做出下面的分析。
  从长远看,中国最终会废除死刑。死刑走向废止是历史规律。死刑的历史在每个国家是古老而漫长的,在每个国家都经过了一个由滥用到慎用,由苛苦到轻缓的沿革的过程,并且在为数不少的国家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我党确定的死刑政策是“不废除死刑,但要少杀,慎杀”,“不废除死刑” 是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要少杀、慎杀”是因为认识到了死刑的不合理本质。虽然在目前,我国的死刑立法和死刑适用都进入了一个数量较高的时期,但从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来看,这只是短暂一瞬间的反复,可以肯定的说,无论哪个国家,由原始社会以血复仇制度演变而来的死刑制度,都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走向衰落,而绝不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扬光大。死刑的最终废止,是历史的大趋势,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废除死刑是一种国际趋势,长远来看,我国最终必将会废除死刑制度,但是现行死刑制度继续存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充分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吸收国际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从总体制度上讲是基本合理的。今后我们的目标是限制死刑并加以完善,最终废除死刑。
  作者简介
  甘春芳(1984),女,汉族,广西博白。大学本科学历,公共管理,博白县委组织部,广西玉林市、537600。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作品中技巧的掌握与情感的表达是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的,一个完整的声乐作品是建立在掌握熟练技巧之上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在演唱作品之前要对作品有全面的、深度的认识,同时对作品进行研究,比如对声乐作品进行人物神态、背景环境、语言等做出详细的论述以及对曲式结构的分析,分析时要思路清晰并简明扼要,将音乐融合到人们的生活语言中;声乐演唱中发声的技巧也十分重要,演唱时要注重对气息的控制、声音力度的把控
期刊
摘要:“请党放心,强国有我”[1]。高校在读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党和人民对其充满了殷切期望。大学生青年要紧紧把握住在校的美好时光,力求综合发展,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拼搏奋进,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关键词:大学生;成长;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给予青年[2]。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期刊
摘要:灭火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的特点,用来控制其火势蔓延和扑灭火源,它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式灭火器材。本文主要从灭火器的配置方法和油站常见灭火器的维护和保养等方面来讲,提出保养过程中注意的一些方面,来加强对灭火器的重视。  关键字:灭火器配备,火灾类型,维护保养  1. 灭火器的配备  1.1灭火器的配备计算方法  1.1.1类型确定  油站涉及的火灾有A类火灾(固体火灾)、B类火灾(液
期刊
摘要:她曾经是一名牧羊女孩,从五岁开始在家乡牧羊,之后8岁开始在外求学,但无论在哪里,她始终记得牧羊的那些美好时光,牧羊对她的成长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牧羊  一、山谷里的童年  她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偏僻、落后,但美丽、圣洁、宁静的半农半牧区。在那里有美丽而宁静的牧场,可以参与春天接羔育幼的过程、能够感受夏天剪羊毛的牧区生活、可以看到秋天膘肥健壮的羊群、能够享受冬天的冬肉美餐。同样宽阔
期刊
国际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认为“治疗性改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随着人类各种体验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1],这种相互作用他称为疗效因子(therapeutic factors)。经过研究,欧文·亚隆提出11个疗效因子。  一、重塑希望  希望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积极信念。希望的重塑和维持对任何心理治疗来说都至关重要。希望不仅能让来访者坚持治疗,有利于其他疗效因子发挥作用,而且来访者对
期刊
摘要:自《民法典》颁布以来,离婚冷静期一直被热议,从各地的民政局反馈来看,比之往年数据确实是减少了离婚人数,但对于离婚冷静期存在是否合理,各界对其态度不一,对其存在诸多怀疑。民法典仅用一千零七十七条一条来规定,使之该制度在完整性和系统性上有所欠缺。由此,笔者从域内外对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和实行情况进行比对,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对离婚冷静期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使之更具完整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离婚冷静期;
期刊
摘要:巴宝莉成立于1856年,是一个拥有160年历史的英国国际奢侈品牌。依靠其设计、创新和工艺的传统,巴宝莉总是在奢侈品品牌中保持领先。巴宝莉有多元化的产品供应,包括服装、配饰和美容。在这份报告中,它将只关注占收入一半以上的服装部门。在这个领域,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巴宝莉有两个品牌,包括专注于时装秀和编辑兴趣的Burberry Prorsum和Burberry London系列,这是公司的核心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民航事业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我国的民航事业管理也随着该行业的发展,其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是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光是有制度的完善还是不够的。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得我国的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意外,这些意外不仅会使的乘客的心情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对机组人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当飞机遭遇雷雨时,其产生的颠簸会使得飞机飞行不够平稳,所以在
期刊
摘要:绿色是农业发展的“底色”,也是农业进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小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绿色化、现代化,是由我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小农户的组织特性所决定的现实选择。同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也是对农业发展观进行的一次深刻革命。但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小农户却似乎成为了这场“绿色”革命的“落伍者”和“旁观者”,由于意识水平低下、生产行为落后、利益诉求弱化等原因,小农户在进行现代化转型时遇到了经
期刊
摘要:语言景观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体现,对于当地文化传播以及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意义重大。本课题将通过实地探访十堰武当山风景区、五龙河、神农架、人民公园、市博物馆等典型景区,考察十堰景区双语语言景观建设现状。本课题也将从如何提升十堰本土文化传播及国际化程度为十堰市景区双语语言景观标牌的设置与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英汉语言景观,建设现状,优化  0引言  “语言景观”指公共路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