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吉首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bornf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催生了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的巨大需求缺口,软件工程专业的内禀特征决定其必然要在“双创”人才培养上有所作为。承载着理论与应用创新思维培养的离散结构课程应该在实践教学环节另辟蹊径, 助力“双创”人才的培养。文章以正向融入“互联网+”的教学改革思维,介绍吉首大学软件学院在离散结构课程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 并对实施的过程进行深度剖析。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离散结构;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022-02
  Abstract: Tremendous o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are needed in the coming "Internet+"era. The inner character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determine that it must make a difference in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Cultivation. Discrete mathematics which load the func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should find a new path. Basing on the idea of positive integrated "Interne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deeply analyzes social net teaching measure in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school academy.
  Keywords: "Internet+"; "Double-Cre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discrete mathematics; practical teaching
  經过近年的发展,业界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互联网+”的关键还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充分发挥“+”的价值内涵。正因为此,“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把创新定位为“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核心战略,并首次把发展“互联网+”新业态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创新又以科技创新为一切创新的核心,而创新的最终归属应落脚到创业、产业化上来。“双创”战略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使用与管理,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相关产业人才的需求在千万量级[1],而且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速,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互联网+”规划的提出更使高级网络技术人才受到追捧,2015年在由中国工业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高级人才洽谈会上,无论是新兴还是传统行业都表现出对IT精英的旺盛需求[2]。为实现国家高层制定的“双创”战略,人才的“双创”思维必然要融入到“互联网+”所需的技术体系与运作机制上。因此,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产业的继承与发展者,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要为适应“互联网+”作巨大的转变。文章就顺应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的时代号角,助力“互联网+”时代下“双创”人才的培养,介绍并剖析学院在软件工程专业离散结构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一、实践教学正向融入“互联网+”思维
  结合学院离散结构课程设置的特点[3]及同专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地区差异[4-6],文章认为,实践教学模塊更加适合以专业教学移动智能云平台(简称“云平台”)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模块需求分析、实践案例的完成与评价,让实践教学以社交化的网络互动方式正向融入“互联网+”,以下是具体举措。
  (一)实践教学模块设计的学生主体化
  考虑到离散结构等课程的教学时数少,且不单独开设实践课的特点,实践教学模块开发的需求分析由学生提出、调研并总结完成需求文档。最终“云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块分为常规模块与创新发展模块。
  其中非常规发展模块为离散结构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灵活而有效的网络互动平台,包括创新思维——应用案例历史事件(包括人物传记)、课外实践案例、互评点赞、答疑等社交化子模块。主要用以开阔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情怀,开启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二)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化、系列化
  智能化的实践教学平台需要内涵的支撑,专业化教学资源是云平台的内涵,是比平台研发更为重要与艰巨的建设任务,它的建设对整个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需要学生么,发展什么,实现什么是整个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需要考虑与雕琢的内容。为此,在学院已经形成的关于教学资源建设的改革思路与实践基础上[3],我们从形式到内容做了大量的调研与测试,主要改革举措如下。
  一是改革实践教学资源零散化结构:采用课程组集体答辩的形式确定实践模块的教学资源,注重知识与应用的系列性与层次递进性;二是实行校企一线专家联合审核制:从文档到视频资源再到实践案例库,均由专业学术委员会、深度合作企业一线行业专家联合审核,以保证课程资源的系列性、新颖性、可读性。
  (三)复合式互动评价机制
  为保证实践教学对创新思维的引领作用,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客观性、实效性,需要配套相应评价机制。为此,除了依靠“云平台”智能化评价设计外(完成数统计、程序自动解析等),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管理加入了人性化的考量:学生实践模块的参与度(权重为0.3),学生的实践项目完成质量(权重为0.7),并采用学生分组互评与第三方(深度合作企业一线专家)在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二、效果分析與反思
  (一)效果分析
  基于云平台近两年的统计数据:学生的课外实践创新作品、 学生参加学科创新创业所取得的成绩印证了以云平台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正面效应,具体参见下表。
  需要指出的是,表1中“课外创新实践作品”与离散结构思维应用直接相关的创新作品占比30%左右,由学生根据云平台非常规发展模块的指导资料与选做提交,是常规作业外的“加分”项目。
  (二)反思
  在確立了正向融入“互联网+”的改革思维后,通过两年的实践,学院对离散结构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有效的模式,对培养高层次互联网人才的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思路与举措符合“双创”型人才培养主流。但仍然有大量深层次改革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实践,譬如,学生“双创”意识已经点燃,但怎样实现学生自主组合与有效引导的结合,我们注意到了学者网的团队匹配技术模式[7],尤其是怎样以“互联网+”思维学生把创新作品孵化成市场化的创业项目等等。改革需要深化,需要从技术到管理制度上进行更精细化的设计与测试,相应的,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无缝衔接的可持续发展“应力模式”也急需配套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薛松.“互联网+”利好未来5年相关人才缺口将达千万[OL].中国信息产业网..
  [2]丁峰.“联网+”激发中国IT高端人才需求[OL]..
  [3]康国栋,钟键.吉首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离散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Z].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5]郑雅君,陆 . MOOC3.0:朝向大学本体的教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1):5-9.
  [6]赵海霞,谢舒潇,刘永贵,等.高等教育MOOC的发展路径、战略影响及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
  [7].
其他文献
(遵义师范学院 历史系,贵州 遵义 563002)  摘 要:校内练讲是师范生职前技能培训的一种必要的形式。师范生练讲要取得成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教师必须有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观;必须要熟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标准;必须要了解中小学教学一线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师范生;职前培训;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160-02 
期刊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摘 要:新生入学接待工作是当前各高校每年都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的新生入学资格审核和新生报到情况统计是新生接待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如何更高效的做好新生入学资格审核和新生报到情况统计是制约各高校新生接待工作质量的一项难题。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工作积累,探索了一条相对简捷、方便的工作途径——即通过软件技术在审核新生入学资格的同时统计新生报
期刊
(天津工业大学 学生处,天津 300387)  摘 要:随着最难就业年的到来,如何更好的推进就业工作再次成为各高校就业部门的难题。而近十年来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关注,使得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各高校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同时也开始了相关网络课程的建设。文章在总结天津工业大学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网络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天津市周边大中专院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相关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职业规划网络课程建设
期刊
(商洛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摘 要:校本研修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最基层、最重要的基本单位,是我国中小学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商洛市部分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拓展校本研修平台、构建网络研修社区、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帮扶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商
期刊
(华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文章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得出高校宿舍学习共同体建构现状。并且,根据具体情况,从组织建立、活动促成、资源共享入手给出建议,以期为高校宿舍建设与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宿舍;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延安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但当前延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存在学籍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缺乏网络操作平台、历史遗留问题多;学籍管理人员匮乏,素质参差不齐;学籍档案管理不规范;学籍异动多,信息变更不及时等问题。要适应“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全面开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必须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高度重新认
期刊
摘 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是国家教师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河南师范大学近五年承办“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和“国培计划”示范性综合改革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项目培训任务,努力提升参培学员的教学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在返岗后充分发挥好“种子”和“领头雁”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对“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进行
期刊
摘 要:在全球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独立高校在国际化交流方面需要做出更多努力。面对当前学校现状,把国际交流提高到战略层次、加强教学支持、学生语言强化、学生社团支持、寻求民间资本等方式可促进独立高校本科生境外交流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独立高校;学生境外交流;项目管理;激励措施  中圖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017-02  Abst
期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训练中心,辽宁 沈阳 110136)  摘 要: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现有40岁以下青年教师31人,占中心教师总数的80%以上,80后青年已成为工程训练中心教师队伍的主力。这是一支朝气蓬勃、极具潜力的青年队伍,是工程训练中心发展的后备力量。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任务多、面向全校所有学生,青年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与大学生接触多,影响面大,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对青年教师职
期刊
摘 要:介绍了塔里木大学近年来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结合南疆农业生产特点,确立了农业专业硕士培养思路和培养定位,建立了以课堂、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基地为主的多元培养体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从招生到就业的全程指导,确保硕士生的培养和就业质量,并总结了现存的问题,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导师;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