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今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6月24日,国务院隆重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零部件加工;维护;工艺分析;机床
在职业教育中,机械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国家基础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制造业人才重点技能需求
1.读图能力
重大型零部件的加工,由于零件尺寸较大,如果出现缺陷,将会非常难以修复,所以操作人员对零件图纸的读取能力显得重要,这不但是要求操作者对零件外形和尺寸的有着正确的理解,而且要求操作者对零件图纸上各种标注和技术要求有着正确的认知。比如说,大型零部件的加工,形状位置公差的要求在产品质量体系中就特别的重要。
2.划线能力
由于大型零部件的尺寸特别大,往往留有的加工余量也特别大,所以操作者在加工之前需要通过划线确定工件的加工余量,使加工有明显的尺寸界限。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划线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的加工,当误差不大时候,可以采用借料划线的方法来补救,从而提高加工的合格率。
3.工艺分析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数控機床的普及,现代生产,对工人的工艺能力要求越来越低。大型零部件的加工机床也往往是经过数控改造或者是新型的数控机床,加工时,程序已经由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完成。但是,大型零部件单件生产数量较低,往往没有配备专用的夹具,零件的装夹定位往往由工人依靠通用夹具完成,所以,对工人的工艺分析能力的要求并没有降低。
4.测量能力
随着大型极端制造技术的发展,大工件形状越来越复杂、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对测量和质量保障提出了要求,尽管目前出现了多种高精度、大范围的测量技术和仪器,但由于大工件自身要求和环境等方面的约束,在实际测量与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就对工人的测量技术和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从目前大型机械极端制造的角度看,大工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大致框定:第一,工件一般由机加工成形或机加工件装配成形,其被测量内容不仅包括尺寸,还包括几何公差(俗称形位公差)。第二,其形状和体量是目前常规尺寸的坐标测量机所无法应对的。这里强调的是常规尺寸,不包括专用的坐标测量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测量就成为了大工件测量的第二个特征。
5.机床维护与故障诊断能力
大型零部件生产用机床现在往往都采用数控系统。其可靠性相对较高,但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容易出现对程序的过分依赖,不重视机床参数的调节与控制,故难以发挥出机床的最佳性能,甚至在有些情况下,疏忽大意,不能及时发现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
6.团队合作能力与安全意识
大型零部件的装夹与定位,往往不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需要几名操作人员和吊车控制工人协同合作完成,所以,工人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中不能出现疏忽大意、不听指挥和急躁等问题。大型零部件不但自身体积庞大,其加工所产生的大块铁屑等,机床附近的地坑等,都是普通加工不常见的危险源。
二、建立面向制造服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课程内容改革,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由于大多数技校生基础薄弱,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对机械制图概念、内容比较陌生,又缺乏生产实践。教学中应遵循职业教育学生以识图为主的原则,适当加大读图训练,并且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且要强化学生对图纸上的工艺标注和技术要求的理解。钳工教学中,突出划线工具的使用,并引导学生通过听、看和动手操作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和操作方法,并且引入风动砂轮机等企业中经常使用的设备,充实教学内容。教学的内容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工艺分析能力。比如传统的焊接实训教学中往往让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图形进行焊接。
2.测量能力
大工件测量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几何测量和评定。对已加工几何特征的检测,包括尺寸公差、几何公差的测量和评定等。②测量辅助加工。主要用于大型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测量、安装调整及在线检验等。③测量辅助装配。主要用于大型部件装配过程中调整的辅助测量。在我们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测量往往是传统的极限配合与公差的讲解。在我们的实训中往往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这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岗前教育课上,有针对的讲解大尺寸零件测量办法,比如、卡钳、测杆、测长机等测量仪器的使用,并且有针对地讲解目前市场上满足上述要求的测量手段,如:激光跟踪仪、经纬仪、便携式测量臂(俗称关节臂)、3D摄影测量系统等。
3.机床维护与故障诊断
虽然大型零部件加工车间往往配备有专门的系统维修与保养技术力量,但是操作者如果能熟练掌握机床的工作原理和动作顺序,并且会利用PLC梯形图,对个人以后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帮助。由于现代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高,数控系统本身的故障越来越低,而大部分故障的发生则是非系统本身原因引起的。系统外部的故障主要指由于检测开关、液压元件、气动元件、电气执行元件、机械装置等出现问题而引起的。特别是数控机床的外部故障,有时诊断过程比较复杂,但发现问题所在,解决起来比较简单,这要求我们适当强化学生的系统故障诊断能力。
4.综合素质
我们在完成日常德育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应积极利用晚课对学生进行面试、企业知识及文化的普及讲座,从而为学生更好、更快的走人企业,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加入安全生产教育,6S管理教育非常重要,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和友爱意识等。
三、面向机械制造业的教师能力提升与实训基地建设意见
以校企联合为平台,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才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在学校建立“企业专家工作室”,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以专职教师为主导,校企互动,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训技能操作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把关指导。产教研、产学能一体化,学校与企业共同联手,在生产技术,教学技能等方面合作,共同制定学生培养目标。校企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了生产技术、教学技能培养双赢目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具有企业生产特点的项目教学,校企合作逐步把实训中心建设成为学校内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民族工业正在迅速崛起,制造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期,面向制造业服务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刻不容缓。一方面,制造业的技术提升需要优秀的实践操作队伍;另一方面,制造业的技术提升为我们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尽快探索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有较高水平的生产一线工人,办出学校特色,才是我们职业教育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