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angli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的模式发生变化,一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11-2020年收录的与数字图书馆主题相关的9464篇文献,基于文献计量学,从外部特征和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进行多维度量化分析,并结合Vosviewer软件实现可视化。通过文献计量,得到近十年的数字图书馆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文献计量    共现分析
  引言:
  在信息不断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传统的信息处理和存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尤其疫情的突然来袭使得线下活动无法开展,改变了原有生产生活秩序,各行各业都掀起了一场数字化建设的革命。
  在这个数据爆发的环境下,图书馆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化水平。国际图联发布的报告《图书馆在数字技能政策中的范畴、机制和实践》提到了要发挥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培训作用,通过数字化建设来使更多的公民获得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信息脱贫。
   学术界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也呈井喷式增长,尤其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数字图书馆等相关衍生词包括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成为新的热点话题[1]。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源于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防先进技术局和NASA共同出资启动的关于数字图书馆创始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用户对于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效率[2]。我国也在1998年发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项目,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进行指导[3]。国内比较早的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是朱海峰关于无线图书馆的研究,提出将移动无线技术应用于传统图书馆中以实现便捷化[4]。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深入了解近十年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本文以“digital library”为关键词在WOS核心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时间设定为2011-2020共十年,检索到相关文献9464篇,发文数量年度趋势如图1所示。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从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主题两个方面对WOS核心数据库的数字图书馆主题相关文献进行多维度量化分析。
  外部特征主要从文献的发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内部主题是通过共现和聚类进行分析,发现文献的关键词、作者、机构等内容之间的亲疏关系并将距离较近的关键词聚集形成不同的群组,每个群组可能代表某一学科或主题的相关研究[5]。
  二、结果和分析
  2.1 外部特征分析
  2.1.1 文献发表时间分析
  由文献的年发文量可以显示该领域的发展阶段,并预测相关研究是否饱和,有无研究的价值。图1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之前飞速增长,表示数字图书馆领域在蓬勃发展阶段,到达高点之后有稍微下降的趋势,达到了一个暂时饱和状态,之后趋于稳定状态,平稳发展。
  2.1.2发文作者所在国家、机构分布
  根据文献的发文作者所在国家和机构信息可以得出数字图书馆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由表1看出美国发文量最多,有2341篇,其次是中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印度、巴西、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之前都分别提出数字图书馆相关的举措。
  发文量较多的机构大部分是大学和研究中心,发文量前十大多都是美国的机构,而中国只有中国科学院一所机构位列表中,这可能是因为美国的研究开始比较早,并且数字化普及较早,有良好的基础。
  2.1.3 高载文量期刊分布
  研究数字图书馆的文献来源期刊分布可以了解该领域的核心期刊,为研究人员阅读期刊、投稿提供参考,并可以获得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内容。从表2中可以发现,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是数字图书馆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期刊,近十年共发表了304篇文献,之后是ACM IEEE 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 JCDL、ELECTRONIC LIBRARY,這些期刊都是针对于信息科学、数字图书馆等方面。此外,一些其他权威的期刊也发布了数字图书馆相关的文章,这都能看出数字图书馆已成为近些年图情档领域的热点话题。
  2.2 内容分析
  2.2.1 关键词分析
  高频关键词可以反映文献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对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可以得到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和与其他领域的交叉情况[6]。图2为数字图书馆主题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得到的密度视图。通过网络视图中不同颜色的簇可以看出主要的关键词聚类有信息素养、机器学习、计量、开放获取等,这是数字图书馆领域较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说明目前学界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集中于数字建设的技术实现、对公民信息素养的教育功能、数字资源获取等内容。
  2.2.2 作者共现分析
  表3是近十年数字图书馆领域发文量前十位的作者,发文量最多的是ZHANG Y,共发表了29篇。进一步对文献作者进行共现网络分析,这可以了解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权威研究人员和团队,看出领域内最主要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揭示领域内的研究流派和成果。从图3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领域的作者合作网络主要由Downie, j.stephen等15人组成,其他作者未形成系统的合作关系。
  对比作者发文量排名与作者共现网络可以看出,发文量排前十的接近一半是中国学者,而作者共现网络中却寥寥无几,这可能的原因是国外的研究更成体系,学者之间合作关系紧密,形成一个规律的学术团体,而中国学者较分散,独自发文较多。   2.2.3 作者共被引分析
  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可以将众多外部看上去没有联系的作者进行有机联系,从而可以发现特定领域内的科学共同体,实现学科知识结构的识别[7]。由图5可以看出,數字图书馆的科学共同体主要分为六个。研究的学科知识分别是数字图书馆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使用行为、计算机接受度研究、文献研究、信息检索、天文学。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WOS核心数据库近十年数字图书馆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近些年成为图书情报学的热点话题,相关文献在2015年之前飞速上升,之后趋于平稳发展,这表示数字图书馆相关研究暂时达到一个饱和状态。
  第二,数字图书馆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前十名作者中国学者接近一半,但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却是美国的大学和研究中心,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美国,这可能是由于美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开始比较早,并且数字化普及率较高,有良好的基础。
  第三,学界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集中于数字建设的技术实现、对公民信息素养的教育功能、数字资源获取等内容。
  第四,数字图书馆领域国外的研究更为系统,学者之间合作关系紧密,形成一个规律的学术团体,而中国学者较分散,独自发文较多。
  第五,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发现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的学科知识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数字图书馆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使用行为、计算机接受度研究、文献研究、信息检索、天文学。
  本文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以尝试结合其他数据库,进行更为全面的数字图书馆领域文献计量,以补充和修正现有的结果和结论。
  参  考  文  献
  [1]明均仁.国内移动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4(02):84-87+96.
  [2]朱强.数字图书馆:21世纪图书馆的原型──美国“数字图书馆创始”计划简介[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5(04):50-54.
  [3]肖珑,陈凌.CALIS与中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5(11):11-16.
  [4]朱海峰.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无线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06):14-15.
  [5] Small H . Mapping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Scientometrics, 1988, 14(1-2).
  [6]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7] Bayer A E ,  Smart J C ,  Mclaughlin G W . Mapping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a scientific subfield through author cocitatio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41(6):444-452.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的普及以及智能终端的发展,学生学习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改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基于蓝墨云平台的高职项目化课改应用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解决了学习资源受時间、空间限制的问题、解决了基于蓝墨云平台的下项目化教学实施的问题、解决了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解决了资源整合问题,通过教学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传统模式无法达到的效
期刊
【摘要】 学院是高校建设的主体机构,是学科建设执行机构,结合高校自身定位、建设基础、学科优势,考虑国家战略需求、行业新兴及区域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布局建设哪些学院,是学校规划布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选取国内10所电子信息类学科部分优势高校,对布局建设学院进行梳理,对比分析,最后文章从支撑一级学科建设发展的角度提出几点规划布局建议。  【关键词】 学院布局 布局规划  电子信息类行业特色类大
期刊
【摘要】 本研究以“企业网搭建”项目为例,构建智慧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探索“三阶段六环节五流程”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学生通过课前自主探究学、课堂协作演练学、课后拓展提升学,在知识、能力、素养等目标达成上效果显著,学习满意度较高。  【关键字】 混合式教学 中职计算机 教学实践  引言: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重点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摘要】 针对2020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云计算”赛项竞赛规程的改革,本人根据竞赛形式(参赛形式、场次时长、考核方式、竞赛环境)及竞赛内容作了改革前后的对比及归纳,并探究出相应备赛要点。  【关键词】 云计算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 赛程改革  一、背景  广东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赛项,是紧跟我国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的脚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比赛;同时该赛项针对高职“云计算技术与
期刊
【摘要】 以真实的教学课例为依托,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效果,基于此引发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在python编程教学过程中应该用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与学习python知识的关键点,并对python所带来的编程思维的训练与拓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真实情境 项目式学习  引言: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既是一门知识性课程,又
期刊
既要控制人员成本,又要通过调薪激励员工,你也许可以做得像Thelma一样好  岁末年初都是公司最忙的时候,人力资源部也不例外。Thelma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到这家公司也大半年了。虽说是个上市公司,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人事管理层面,连人力资源部也是Thelma来之后才组建的,原来只是在办公室里边有2个人力资源的专员,算算工资,管管劳动合同,做做保险。经过大半年的努力,Thelma终于
期刊
【摘要】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在线健康社区获取健康信息。以“甜蜜家园”为例,通过描述性统计和聚类模型,分析用户行为特征,对论坛用户生成内容进行主题聚类并绘制词云图以挖掘用户需求特征,从用户行为和需求两个维度构建用户画像,以期为在线健康运营者提供启示和建议方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用户聚类 主题聚类  引言: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广泛应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得到大力推广,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之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在对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情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并总结了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构建的反思与建议。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推进其信息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 SPOC 民办高校 混合式教学模式  引言: 
期刊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存在价值,对国家经济水平起到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学习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展开教学,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的开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能够有所提升,尤其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展开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无法起到良好效果,在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展开教学时则会有更加积极的影响。 
期刊
【摘要】 物联网工程专业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支撑。针对物联网专业实验室从零建设的问题,介绍了从人才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建设、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实践表明,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建设满足课程建设需要。  【关键词】 物联网 实践教学 体系结构  引言:  《物联网发展规划( 2016-2020)》、《物联网白皮书(2018年)》、《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