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河道的管理已成为发展水上运输的重要保障措施。我国泥沙淤积问题比较严重,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对水质的提高、河道通航及排洪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加强河道合治理,开展河道清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河道淤积的成因、清淤疏浚的重要性以及在施工技术方面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河道清淤疏浚;河道淤积成因;重要性;控制措施
  河道的清淤疏浚是常见的水利工程活动,主要任务是挖出河道内的砂石、淤泥,目的是清除河道内阻水障碍、增加行洪断面的泄洪能力,打通航运通道,顺畅河道的航运路线。但有利就有害,清淤工程不可避免地会对河道产生较大的干扰和破坏,对河流水质产生不利的影响,若工程施工产生的泥沙、淤泥处理不当的话,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环境,进而带来一定的生态后果。
  一、河道清淤疏浚的必要性
  清淤疏浚是对河道障碍物或沉积物进行的处理的一种重要措施,其对环境有极其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河道清淤工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强河流的行洪能力,河流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得大量的泥沙流入河流中,随着时间的积累会逐渐淤积在河道中,影响河水的流动速度,并且抬高河床,导致河水流动断面变小,行洪能力降低,很容易导致洪灾问题,对洪水周边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清除河道淤积物可以增加河道的宽度和水的深,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河流航运能力,使得水边的居民多了一项出行工具,同时由于水运的运输量大、运输费低的特点,可以改善交通运输环境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收入,增加沿河地区的经济收入;清淤疏浚可以有效地避免水断面变小,阻碍洪水下泄,河床升高,两岸的堤坝承受过大的压力等现象,有利于减轻或消除洪水对地方的威胁,提高提防的防洪标准;淤积还会使水流极易漫流,严重使得河床摇摆不定,岸旁建筑物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采用清淤疏浚可以稳定河势、保障沿河取水工程。
  二、河道淤积的形成原因
  河道淤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由某一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只有正确的掌握河道淤积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治理河道,发挥河道的优势。主要原因如下:淤沙来源广,多泥沙河的汇入,人类活动影响和暴雨洪水产沙的特点,都会造成淤积问题。土壤贫瘠,人为因素使得植被度差,河堤土地松弛,遇到大风或较大的雨水天气或河水涨潮期,就会将岸边的沙土带入河流中;其次,在多条河流汇入之前,所经过的地方受水蚀风蚀岩石带来沙砾,在流经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还有就是在河水流速较急的地方会冲刷岸堤,增加水流中的沙土;暴雨时期会冲洗岩石,使得已经受长期风雨漂洗的岩石结构变弱,为淤沙增瓦添砖。
  三、河道清淤疏浚施工应遵循的原则
  江河湖库的清淤疏浚主要有机械疏浚、水力疏浚和爆破等三种形式,共包括挖、推、拖、冲和爆等五种施工方式。河道清淤疏浚有利有弊,在措施控制时首先应遵循河道清淤疏浚原则:选取合理的挖泥船形式。选取挖泥船形式的影响因素:施工机械受水文气象条件的制约,按照疏挖的工程量、排沙的高度、排沙的距离以及河流的水文泥沙条件等选取合适的型号的挖泥船;航运的条件对挖泥船型号及辅助设备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大型挖泥船的通航条件要求高,中小型挖泥船的则低;河床积沙的介质对挖泥船的选择有影响,三类土以内适用于中小型挖泥船,三类土至七类土之间,则选择大中型进口挖泥船为宜,粘土、重粘土则宜选用斗轮式挖泥船;选用成熟的、具有先进技术的挖泥船主要部件。
  四、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控制措施
  1、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围堰施工是采用袋装砂土层层累积,但必须要做到排列整齐、密实的一种方法。围堰根据水的深度、流速和河床土质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沙土围堰适应于水深小于等于3米,水流速度小于等于1.5米每秒,同时要求河床的土质渗水性较小;土围堰时要求水深小于等于1.5米,水流速度小于等于0.5米每秒,要求河床土质渗水性较小;套箱围堰适用于埋置不深的水中基础或修建柱基的水中承台;竹、铅丝笼围堰则适应于水流速较大而水深在1.5~4米;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土以及碎石类土河床;双壁钢围堰适用于渗水基础。围堰的基本要求为: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米,基础应尽量安排在枯水期;围堰内平面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要求,坑底尺寸一般基地应比基础平面尺寸增宽0.5~1.0米。
  清理渣土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选择合理的清理方案和清理顺序,同时还要避免渣土乱到、乱弃的现象。正确的清理顺序为:先将围堰内水抽干,再用吸污泵将表层淤泥直接吸到罐车上,然后用专门的运输车运至卸土点堆放。清理的方式会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有所不同,在局部工作场地允许的地方,可以直接用反铲挖掘机挖河底淤泥和渣土,然而在含垃圾、石块的下部渣土区域,则只能采用人工清理,之后将清理出来的渣土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最后再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同时还要对渣土车运输进行标准化管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的不便,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工地的情况进行调查,确保挖泥船的选取以及定位点。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挖泥船应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操作者应准确定位,经常定标,使得施工符合招标文件的精度和要求,避免出现超挖、欠挖或者漏挖等不达标的现象。
  2、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安全问题是施工過程中必须引起重视的一项关键问题,它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人员“谁主管,谁管安全”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意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做好防洪预案,择合适的港湾作为防洪锚泊地、保证交通艇、锚艇、船舶主机处于正常状态,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而手忙脚乱,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财产生命的损失。
  3、环境保护措施
  河道清淤改善了河道的通航条件和行洪条件,为河道沿线地区防洪、维护城市安全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当前内河河道大多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河道底泥已成为富含污染物的污染源,疏浚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环境。严重的污染使得河道清淤工程量增大、施工周期变长,特别是基建性疏浚工程扰动大,难免不会对周围的环境及水体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影响水里的水生植物和鱼类。因此,在制定河道清淤工程方案时,要将周围环境因素考虑在内。
  4、制定方案的合理性
  自然河流的形态是经过水流和流经地的环境相互作用,经过时间的沉积而形成的,它的存在有一定的自然选择原理。多姿多彩的河流形态,创造出了多样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各类生物创造了属于自身生活的环境,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但河道的清淤疏浚工程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河流形态,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故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不要对原本的河流形态进行修改,把原本复杂多样的河流生境,变成了简单、单一的河流生境,将对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带来极大的损害。
  五、结语
  水利疏浚是实现减淤的一种工程手段,是利用机械设备直接挖除水体泥沙。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人,发展潜力很大的水利疏浚,提高航运的能力以及排洪问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清淤疏浚工程也能够避免“挖”市场的盲目现象,在进行施工时,应综合多方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造福社会,造福后代。
  参考文献:
  [1]刘艳艳.基于河道清淤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与环境保护措施[B].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
  [2]孙桂喜.河道清淤疏浚必要性探析[B].东北水利水电,2010
  [3]黄智文等.浅谈城市河道清淤施工技术[A].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
  [4]曹慧群等.我国水利清淤疏浚的发展与展望[B].泥沙研究,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发展,由于我国的地域性特点,在黄土施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黄土隧道工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地质、地形、场地狭隘、工作面集中、工序复杂,容易出现崩塌、滑塌安全问题。对于黄土隧道复杂的地质地形条件、易崩塌特点,本文结合近几年黄土施工的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经,对黄土隧道施工的方法及措施作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黄土隧道;施工方法;监控量测  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大
期刊
【摘 要】 环境与能源问题在城市现代建筑上矛盾越来越突出,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师考虑的重要内容。本文就现代建筑中的节能设计与优势、设计基本原则和节能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建筑设计;节能技术;太阳能  前言:  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煤、电、油等能源的巨大消耗。建筑业作为一个能源高消耗的行业,以空调、水泵、照明等用电为主,在目前各种能耗当中能耗比例最大、增长最快。建筑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工程项目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其质量与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安定息息相关,土木工程的质量影响和决定着其正常使用功能。土木工程的质量不允许有半点马虎,不允许出现次品,其质量关系到投资者利益的实现,而且真正的参与到人民生活中去,一点点的马虎将会给人民的财产,生命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土木工程项目中质
期刊
【摘 要】 根据场区地质条件并结合建筑对地基的要求,综合工程造价、处理效果等因素,应用不同基础形式并充分利用原有基桩对地基进行综合处理,满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要求。  【关键词】 原有基桩;钻孔灌注桩;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观测  1 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苏州广场地下1层,地上由A座16层智能化寫字楼和B座13层公寓楼组成,其中裙房3层;工程总建筑面积44000㎡;框架剪力墙结构
期刊
【摘 要】 耐久性是检验建筑结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保证建筑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充分发挥其基本功能的关键。在现代建筑结构中混凝土以其优良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又是影响建筑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增强建筑结构耐久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中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如何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水
期刊
【摘 要】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存在较多浪费现象,导致建筑能耗耗用较大。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能够降低建筑能耗,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节能措施在建筑给排水中的若干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  目前在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问题,仍然没有引起重视,在认识上还普遍存偏差。经常会出现这些情况,如一些不合理的设计,一些巨大能源的浪费以及经济上的浪费。所以,对于建筑
期刊
【摘 要】 工程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项目的整个施工周期,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质期结束。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成本的控制原则、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成本控制;管理  引言: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成本控制管理方法,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与施工组织工作实际,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控制管理程序,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企业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物高层化的发展。为保障建筑施工中基坑工程的正常施工,必须在建筑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对深基坑进行支护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也是近年来建筑施工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简介  现今社
期刊
【摘 要】 在水电站基坑开挖及其它深挖工程施工时,由于基坑渗水,必须利用水泵将大量积水抽上地面排到下游河床中去,将积水控制在最低水位线以上。若再多抽水,水泵体内就会因充满大量气体而空转不上水,从而会危害水泵的安全运行,造成能源的损耗。  【关键词】 水泵排水自动化  前言: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水泵排水系统依然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其自动控制方式也已经展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人
期刊
【摘 要】 高支模技术的应用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也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并采用了更为科学、更为现代的技术为建筑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挥。文章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论述,以资参考。  【关键词】 建筑施工;高支模;技术  引言:  伴随造型各异的高大建筑不断涌现,建筑领域面临的施工难题也在不断增多,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