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琼北地区水稻土N2O排放的影响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g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湿交替会影响土壤硝化和反硝化等N2O主要的产生过程,频繁的干湿交替在以海南为代表的热带水稻种植地区十分常见.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应用广泛,然而当前关于生物炭在琼北地区水稻土频繁干湿交替过程中减排效果研究并未深入.本试验以海南琼北地区典型水稻土为供试土壤,以400℃厌氧条件下炭化的玉米秸秆生物炭为供试生物炭,探究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微生物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试验设置干湿交替条件下不添加生物炭(AWD1),干湿
其他文献
尾矿库是金属矿山最常见且最难恢复的废弃地.开展野外田间试验,在铅锌尾矿上建立了具有物种多样性梯度(1、4、8和16种)的植被,分析物种多样性对植物群落、重金属迁移和营养元素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植物物种多样性提高了尾矿新建植物群落的盖度和生产力.1-物种的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33.4%和66.7 g·m-2,16-物种的为78.4%和183.8 g·m-2,分别增长了2.4倍和2.8倍.(2)植物物种多样性促进了尾矿土壤营养元素的累积.对尾
为了解兰州市主城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现状,采集兰州市主城区表层土样62份,利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土样中16种优控PAHs的含量,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表征PAHs污染特征,运用APCS-MLR(绝对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判断土壤PAHs的来源,并验证模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结合地统计方法确定各PAHs来源的主要影响区域.结果表明,兰州市主城区表层土壤Σ_(16
为了筛选用于锡矿区生态恢复的优势植物,对云南来利山锡尾矿废弃地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采集了15种优势植物样本及相应根际土壤.测定其铜(Cu)、镉(Cd)、砷(As)、镍(Ni)、铅(Pb)和锡(Sn)含量,计算这15种植物对6种重金属的转移和富集系数,同时测定分析了植物根系菌根侵染率及根际土壤的化学性质,综合评估本土植物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废弃地土壤pH均值为3.13,呈强酸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均值分别为6.07 g·kg-1、5.74 g·kg-1
芒草(Miscanthus)作为第二代能源植物,已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但目前该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研究开展较少.以芒草品种南荻(M.saccariflorus)为研究对象,通过
为揭示钝化剂阻控后Cu和Cd二次活化的风险程度,本文采用石灰石(LS)、麦饭石(MF)、生物炭(BC)和铁改性生物炭(Fe-BC)这4种钝化剂,研究其施用后土壤及土壤胶体中Cu和Cd形态变化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人类走向低碳社会的必然需求。碳中和下,航空能源转型技术是新一代飞机迫切需要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新一代飞机正向更低碳、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的目标发展,飞机能源系统的转型正是满足这些新要求的重要支撑。本文根据国外航空新能源系统技术的发展,结合自己的分析与思考,从新一代飞机在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的理念出发,介绍低碳的能源技术,航空实现低碳
采用静态批实验,研究了不同初始Cd/Pb浓度、温度(288~308 K)和pH值(2~6)条件下,湖南省株洲市某关停锌冶炼厂地块垂直剖面土层杂填土(S1)、素填土(S2)、粉质黏土(S3)和全风化板岩(S4)对Cd和Pb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各土层土壤对Cd和Pb的吸附平衡过程较快,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描述其动力学过程.土壤对Cd和Pb的吸附量随初始溶液pH值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描述其等温吸附特征,且为自发进行的吸热物理化学过程.Langmuir方程拟合发现,剖面土壤对Cd
碳酸盐岩土壤母质区是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高含量的主要分布区,且耕地重金属迁移转化受到自然过程与人为活动的交互影响.以广西碳酸盐岩母质水田9条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测试土壤Cd、As、Zn、Cr、Cu、Hg、Ni和Pb含量、pH、Corg含量等土壤性质指标以及Cd、As、Zn和Cr赋存形态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研究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形态垂向分布特征、重金属生态风险以及对比在自然成土过程中和人为活动干扰下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剖面中Cd、As、Zn和Cr存在样本超农用地(水田)污染风险筛选
摘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运行中通过的电流为微安级,因此该设备出现的发热问题多是电压型致热。现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对故障设备的带电、停电测试数据和解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为变电人员对运行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老化缺陷诊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避雷器;老化;发热  0 引言  2017年10月19日,试验班组在对220 kV某变电站110 kV某线路避雷器进行日常测温时,发现B相避雷器有发热现象,较其
摘要:随着特高压直流系统输电负荷的进一步攀升,对直流系统可用率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对于一极运行另一极检修、单组滤波器检修、单阀组检修等工作条件下的安全隔离措施要求更加严格。现基于天山站PCS9550直流控保软件,分析特高压直流系统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在停运极、停运直流滤波器组上的注流加压工作对在运直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隔离措施。另外,总结了交流设备检修二次隔离措施及CT回路“先封后断”和“先断后封”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