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吉尔特矿区深埋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来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zhich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确定呼吉尔特矿区深埋含水层与上覆浅层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分别采集了第四系、白垩系、J2a-2#、2#-3#以及3#-6#煤间含水层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一般水化学、δD和δ18O测试.综合采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氯碱指数以及同位素分析,确定了各含水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判断了相邻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程度.结果表明,呼吉尔特矿区各含水层地下水的pH基本都在7 ~10之间,均为碱性水.J2a-2#、2#-3#及3#-6#煤间含水层地下水TDS平均值分别为713.17mg/L、2092.3mg/L和6959.73mg/L,远远大于浅层第四系和白垩系含水层地下水.第四系和白垩系含水层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3-Ca·Na和HCO3-Na;J2a-2#煤含水层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Na;2#-3#煤间和3#-6#煤间水化学类型分别为SO4-Na、SO4-Na和SO4·Cl-Na.各含水层的δ18O在-5‰~-10‰之间,深埋含水层地下水的δD在-80‰~-85‰之间,浅层含水层的δD在-60‰~-75‰之间.3#-6#煤间含水层地下水成分主要受蒸发浓缩控制,J2a-2#含水层和2#-3#煤间含水层地下水成分主要受岩石溶滤-蒸发浓缩控制,第四系和白垩系浅层含水层地下水成分受岩石溶滤控制.同时各含水层均发生了阳离子反交换作用.第四系和白垩系含水层有一定的水力联系,第四系、白垩系与侏罗系含水层以及侏罗系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不密切.
其他文献
基于疫灾史料和环境资料,运用数理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对960-1368年疫灾地理格局与环境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宋元(960-1368年)疫灾区域差异显著,疫灾严重程度呈现由东南向
利用兰州市激光雷达观测结果,结合地面观测数据以及HYSPLIT模式结果,综合分析2018年11月25日-30日兰州市的强沙尘天气过程.结果显示此次沙尘过程起源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自
太原市作为中国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探索雨水的回收利用是其水资源治理的重点任务之一,了解居民对雨水利用的接受意愿对该类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