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东西北部中生代白垩纪岩浆活动剧烈,在许多中生代岩浆岩中常见有大量的闪长质包体和中基性岩脉。因此特选取胶东西北部的丛家花岗闪长岩(130Ma)及其岩体中的闪长质包体,和玲珑矿区的闪长岩脉(121Ma~96Ma)进行角闪石、黑云母和副矿物磷灰石、榍石的成因分析。发现角闪石均属钙质角闪石系列的浅闪石,镁指数M*在0.5~0.7之间,而黑云母均为镁质黑云母,镁指率大于0.45。结合这两种矿物的TiO2-Al2O3、MgO-FeO/(FeO+MgO)成分特点,认为其寄主岩石应源于壳幔混合作用,并且副矿物磷灰石、榍石也具壳幔特征。值得强调的是,角闪石、黑云母Mg含量较高,所以可能形成于壳幔作用较深源区。通过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对温度图谱和黑云母全铝压力计进行成岩温压和深度计算,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闪长质包体、闪长岩脉的形成温压和深度分别为:625℃~650℃,86MPa,3.24km;700℃,95MPa~118MPa,3.66km~4.17km;700℃~750℃,96MPa~111MPa,3.59km~4.45km;可以看出花岗闪长岩、闪长质包体、闪长岩脉均具壳幔混合特征,并且成岩物理条件相近,加上成岩年龄接近,所以三者可能是同一时期经过相同地质作用形成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