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外条约关系与朝贡关系的主要区别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ly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中外条约关系与朝贡关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国际秩序。后者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共主"观念,却在某种意义上是名实难副的虚幻构想,前者以国家主权概念和国际法原理为基石,却是作了调整的失衡的国际规范;后者旨在建立"守在四夷"的自卫架构,前者孜孜以求的是实际权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后者的不平等主要反映在交往形式上,将中外关系纳入到唯我独尊的天朝礼制之中,前者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体现了主权损害的实质内涵;后者践履"不治""字小"的王道德行,前者充斥"武力""凌弱"的霸道暴举。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国际秩序模式,其所秉具的内涵和特征,包含着种种复杂的成份和因子。
其他文献
法经济学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法学流派,它采用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来研究法律,并为法学研究引进了守法成本、违法成本、违法收益等概念以及经济价值成本与收益等研究方法。本文
阐释具有三个层次:个人阐释、公共阐释和公理阐释。个人阐释是指个人对人与事的看法,是基于材料研究而得出的观点、看法,常表现为新观点、新解释的涌现。公共阐释是指被社会公认
清官修《明史》历经90余年,万斯同《明史稿》、王鸿绪《明史稿》及张廷玉主持修纂的殿本《明史》,是不同撰修阶段最为重要的明史书。对于万历朝鲜之役人物传记的历史书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