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作文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研课题。初中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现就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我的一些做法浅谈如下:
  1.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作文教学难,学生作文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的现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功底都有关系。先就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1 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内外实践活动
  大多数教师致力于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及各种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的运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初中生对生活探索、发现的精神需求。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认识不到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而造成学生缺乏表达内心想法、思想的渴望。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动机、写作激情都得不到激发。失去了源自生活实践、课外活动实践的生动素材,导致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无话可说、虚构故事、拼凑文章的状况。新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2 教师教学中存在功利性倾向
  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教学与考试成绩相关性很大,只要平时教师教授过的内容,学生通过理解和记忆就会得到不错的成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来指导学生作文写作,最终可能收效甚微,这就消减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性思想,有些教师认为花大力气抓作文是得不偿失。
  1.3 教师本身的写作素养有待提高
  有些语文教师平时忽视对自身文学素养、写作水平的培养。正是由于教师作文教学水平不高,而学生、家长急切想提高作文成绩,于是社会应学生、家长的需求,出现了不少的语文作文辅导班,专门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辅导。参加课外的作文辅导不仅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而且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不参加课外作文辅导的学生又存在写不好的心理负担。因此,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应使我们警醒: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亟待提高,作文教学应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2.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几点建议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因此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特殊性来提升作文教学水平成为师生、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2.1 打好基本功,师生共同提高写作功底
  初中作文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要打好写作的基本功,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写作能力。这就要求师生都要重视课外阅读和练笔。对学生来说要加强课外阅读,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广泛的阅读,丰厚的积累是学生提高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同时,学生平时写作练笔也是培养语感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养成了练笔的好习惯,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对教师来说要加强阅读,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积累,同时要勤练笔,积累写作经验。教师还要善于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借鉴成熟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作文教学。
  2.2 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师生共同寻找写作乐趣
  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初中学生存在着对生活的好奇心、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新奇感,可他们在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将自己的实践内容、生活感悟写入作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去找最熟悉或者最适合的材料来写作。对生活的观察所得、体验所悟就是创作的源泉,有了源头活水,写作也就不难。师生都置身在生活的海洋中,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观察、积累,教师和学生就能激发出写作的激情和乐趣。
  2.3 从修改中提升,师生共同参与作文批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经过长时间修改成稿的。文章的修改、批改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师生共同提高经验的机会,师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作文的修改必须经过思考,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从而完成作文的修改。具体可以通过教师批改或抽查批改、学生分组互批、学生自批等多种方式交叉修改学生作文,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总结批改的内容,珍惜批改中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真切地获得写作的经验,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提升写作水平。
  3.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几点做法
  3.1 消除弊端,树好文风,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另外,老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精妙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照抄照搬,抄袭他人之作,不是好文风。我们应提倡“吃自己的饭,干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言自己的文”。并且,“吃”出特色,“干”出特色,这才会与别人不一般,才显得出真正的有个性。
  3.2 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这样,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
  3.3 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素材,获取大量信息,借鉴写法,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在积累素材中体现生活,生活就是我们激发写作兴趣、充实写作内容的最大源泉。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只有细心观察人、事、物,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下笔如有神”。这就要求我们对所读之书,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和写作手法,让它作为自己的“活水源头”,并运用到自己写作中去。我认为,在观察的基础上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写作,它不是单一的一遍两遍,而是“反复、反复、再反复”的过程。这样,反复训练的时间久了,学生写作时,无论是平时、还是考场作文,那真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再也不去抄袭例文或拼凑“阅读理解”范文了。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所以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要注重观察,写真写实。。
  3.4 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等等。并且让学生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总之,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的禀赋、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而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我们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阅读文本中培养激发写作的兴趣,并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
  收稿日期:2013-08-11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本文从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出发,认识培养这种能力的几个特点,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数学,使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预习能力的培养;识别和分析问题;解题策略;应用数学能力  本学期我所任的是四、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在教学中出现许多想象不到的,本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底子相当薄弱,特别是在解决问题方面
期刊
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明鉴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历史的课堂教学。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一地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而要注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所谓人的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的精神境界、文化修养和工作能力。在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学生会工作、劳动和社会实践工作、各种教学,而这一系列活动中,各种教学对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型,以适应社会对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而作为素质教育关键之一的德育教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话题。初中生因处于人格塑造期,身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更有责任将德育渗透在教育和管理中,搞好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笔者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就如何做好初中生德育工作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近年来,伴随着道德教育
期刊
【摘 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
期刊
【摘 要】幼儿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环境,不能把它和游戏、教学等对立起来。重视并积极运用好区域活动,是实现整合性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有效策略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活动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区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环境,区域活动
期刊
一年级教学是一个快乐又充满困惑的阶段,我们会遇到很多有趣而又棘手的问题,在思考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可爱的教学故事,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1、孩子,我怎样讲,你才记得清?  ★ 团结合作的笔画宝宝  一年级是汉字学习的初步阶段,除了认识基本笔画,还要掌握汉字正确的书写顺序,比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也有一些特殊的书写情况,孩子们容易形成定势,识记混淆。比如:“北”
期刊
我于03年毕业后就被安排到农村任教,至今刚好十个年头,同时也做了十年的班主任。也许会有人认为农村的工作要求没有城里那么高,农村的孩子质朴、纯善,不会像城里的孩子那样见的世面太多而过于早熟,所以农村的班主任工作应该比在城里好做。其实不尽然。农村孩子的质朴和纯善是由于生活空间过于狭小而不够开化,我们做班主任的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学生的成长,教会学生明辨是非,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充当学生成长道路上的
期刊
语文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多读多写,并且把读写密切结合起来,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由此可见,作文离不开阅读,而写话又是作文的起步。因此,写话教学与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既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又能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  1.拓展
期刊
【摘 要】网络使人们在充分享受诸多方便与快捷、乐趣和营养的同时,由于法规滞后、管理被动等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加之目前互联网系统源头很多,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网络;中学生;心理障碍;对策  中学生会玩电脑、上网是好事,也是现代社会生活必备的技能,但网络是“双刃剑”,它在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中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弊端的剖析,谈如何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新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多元智能;课堂教学  1.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教学观  多元智能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包涵的智能主要有:  1.1 言语/语言智能。主要指能否对化学概念、原理、符号、化学术语、实验仪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