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钙化形成机制与新型评估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bing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在冠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严重的钙化病变会增加治疗难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了解CAC的病理生理机制能更好地指导诊疗.CAC分为内膜型和中膜型两种类型,各有相应的形成机制与危险因素.过去CAC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改变,现在更多地被认为是一个主动的、受调控的过程.本文旨在从冠状动脉钙化不同形成过程入手,分析钙化病变的形成机制、相关遗传因素和调节机制,最后介绍了几种新型潜在的评估钙化的方式,为钙化病变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治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观察组),87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0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3.80±8.87)岁;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6.54±9.88)岁.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超声结果、围手术期资料、随访资料(术后6个月),分析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主动脉阻断时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主要用于治疗高危而无法行外科瓣膜置换术的主动脉脉瓣狭窄患者,相较于外科开胸治疗该术式具有创伤小、风险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几年其适应证范围也逐渐扩大.虽然该术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并发症如冠状动脉阻塞、脑血管事件、瓣周漏、心律失常、急性肾损伤以及在二叶式主动脉瓣中的应用等问题仍需要特别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TAVR并发症的发生率、预测性评估指标、预防措施以及在二叶式主动脉瓣中的应用,以期增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TAVR术式的认识.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修饰变化与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另纳入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40例作为对照.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SIRT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荧光定量PCR检测SIRT1 mRNA表达,ELISA检测SIRT1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结果 观察组SIRT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为63.3%(3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15/40)(P<0.01).
目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不单纯是脂质沉积异常,而是全身性炎性反应,有炎性因子及免疫细胞参与.炎性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最终导致缺血性心肌损伤.本文就近年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所致的缺血性心肌损伤相关炎性因子的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
目的 探讨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老年患者给予水化联合远程缺血预处理对于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化原则纳入2018年06月至2020年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行PCI的老年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60例)、水化组(60例)、联合治疗组(60例),水化组术前6 h至术后12 h按标准进行水化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水化治疗基础上,术前2 h前给予上肢RIPC治疗,分别检测术前基线、术后24 h、48 h、72 h空腹血清肌酐(Scr),并根据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按照
目的 分析单中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本中心行TAVR治疗的6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术中并发症情况、术后超声心动图、死亡率等,并观察随访期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全组患者均使用自膨胀式瓣膜,均经股动脉途径.患者平均年龄(76.1±2.7)岁,其中男性38例,胸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对氧磷酶1(PON1)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30例行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于心脏停搏前及恢复心脏血氧灌注后采集患者右心房组织,使用Real-time PCR检测PON1 mRNA的表达;分别于术前30 min、术后1 h和术后3 d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PON1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SOD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MDA水平,并就血清P
作为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降脂靶点,PCSK9抑制剂已经被证实可以改善极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本文介绍了PCSK9抑制剂的经典降脂作用及非经典作用途径,其中非经典作用途径包括降低LP(a)、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炎症产生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相较于临床常用的传统降脂药物,已有研究证实PCSK9抑制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在显著降低LDL-C的同时,还可进一步降低近期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此外,PCSK9抑制剂在ACS患者中由于其非经典途径所带来的潜在额外获益也正逐步被关注.
探究双泛素(FAT10)与P5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检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根治性手术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中FAT10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FAT10和P53在上述三种不同结直肠组织中表达的意义.FAT 10蛋白、P53蛋白正常结直肠黏膜阴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T 10蛋白、P53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染色评分低于癌旁组织及结直肠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T 10蛋白、P53蛋白在分化
镁是人体重要的阳离子,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镁往往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清镁较低可增加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透析中低血压及死亡率.除增加饮食中镁摄入外,可通过服用含镁的磷结合剂和增加透析液镁处方的方案提高患者血清镁.目前虽然关于血清镁的研究很多,但仍未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佳参考值及透析液镁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