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导师”为模式的研究生培养与思想教育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当前研究生培养和思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组织能力培养欠缺、研究生群体校园融合度低,思想交流匮乏等现象。作者根据David Kolb提出的体验教育理论,在本科生、研究生互助成长团队的模式下,开展了以研究生为核心的体验“导师”的创新性培养及实践。该改革是对当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有效补充,促进了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建立,以实践的形式培养了研究生科研团队的管理能力,对于开阔研究生思维视野、构建健康的思想以及增加研究生在校园文化的融合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体验教育;思想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33-02
  David Kolb所提出的“活动学习”又称体验教育,是通过人们在以往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经历或对事物的观察有意识或无意识内化中获得洞察的一种学习方式。目前该教育模式在本科、高职教育中有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以研究生层面构建体验教育模型,开展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目前尚无报道。本文通过构建以研究生体验“导师”的培养教育模式改革及实践,意在探讨在研究生层面体验教育的优势。
  一、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培养规模也在逐年扩大,研究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现有的研究生管理模式,通常以导师责任制为主,即由导师负责研究生的整体培养和教育工作。由于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与本科生不同,并非集中式学习,特别是理科生,大多分布于高校的各个研究所、实验室等机构。从社会交往面来看,研究生在高校中接触的人群以同一导师下共同承担研究工作的同学为主。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目前高校通常将研究生培养与学校科研实力的提高相结合,着重强调研究生学术水平、学术道德建设,而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融入其培养中,尚无较好模式。不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影响到当前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二、以体验“导师”为模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
  体验“导师”的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建立一个研究生、本科生互助成长团队。我们的做法是:以1名研究生与2、3名本科生构成一个“互助成长团队”。在每个团队中,研究生以体验“导师”发挥主导作用,即每个小团队中以研究生为领导,开展团队内的互助学习、引导科研和队员间的思想交流。团队的具体运行包括:(1)研究生通过对团队内本科生思想、学习情况的了解,以每周团队内思想交流的形式,根据自己的大学生活经验引导本科生开展大学生活。(2)通过了解本科生学习情况,研究生负责有针对性的对团队本科生的相关课程进行课外辅导、知识答疑等。(3)让研究生带领团队,指导本科生了解相关科研动态,教会本科生文献资料检索和文献阅读与分析,并带领本科生参与科研讨论,指导本科生参与并协助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并组织团队参与“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4)每个学期以不定期的形式开展团队内的课外文化活动。
  三、以体验“导师”为模式的研究生培养的意义及价值
  通过组建本科生、研究生互助团队,并在团队中建立以研究生为“导师”的体验式培养模式及一系列改革实践,我们打破了原有的以研究生导师或以相同学科、研究方向所构建的研究生培养组群,使得跨学历层次间群体以互助成长形式相结合,有效的促进了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对以体验“导师”为模式的研究生培养的意义及价值,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
  1.有利于创新型思维的培养。高校研究生阶段,主要任务是科研创新和科研素质的培养。而目前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多在导师科研方向主导下,完成其中某个研究内容作为自己科研工作,其创新性具有一定的束缚性。通过研究生体验“导师”的培养模式,让研究生在有本科生参与下的独立团队内,以科研主导的身份工作,通过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讨论、科技创新和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实践了科研的组织、实施以及科研精神的把握,由原有的“被动科研”,逐步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主动科研上来。因此更有利于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建立,并且在通过指导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中,可以以“导师”的视角审视在实施中科研所存在的问题,使科研思路更具有全面性。
  2.有利于培养科研团队的管理能力。当今世界科技进步都是多学科多领域构成的科研团队在团结协作下共同推动所取得的。研究生阶段则是当今世界科研工作主力军的重要培养阶段,因此研究生的培养关系到了科技的后发动力和科技进步的持续性。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更注重的是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研究生科研管理能力的建立,因此诸多投身(进入)到科研院所工作的毕业研究生,很难直接承担某一团队性项目的领导工作。而通过体验“导师”的培养模式,则是对当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让研究生不仅提高自我科研素养,还通过实践培养了科研团队的管理能力。
  3.有利于思想交流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在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诸多研究生所交流的人群以共同导师的科研团队内的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为主。因此,社会接触面较小,与校园生活的融合度较低,其探讨的话题也主要以共同的科研方向为主,从而造成思想交流欠缺,生活视野较小的局面。通过建立跨学历层次间的互助团队,为研究生构建了不同学历和年龄阶段人群之间的思想、活动交流平台,使不同时期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价值观得到交流。研究生通过在互助团队中发挥组织者的地位,从而有利于避免研究生的孤僻、偏执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在本科生、研究生互助成长团队的模式下,开展以研究生为核心的体验“导师”的培养,是对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力补充与完善。该体验教育体系,不仅更好的促进了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有效的构建了研究生科研团队管理能力的实践培养体系,促进了研究生科研素养与科研组织能力的共同提高。同时,通过构建跨学历层次的思想交流平台,对于开阔研究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健康的思想以及增加研究生在校园文化的融合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媛花.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以体验式学习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
  [2]查广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3]张岳,张舒.关于体验式学习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4]许佩卿.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色及实施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
  [5]刘晓明,洪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体验式教育[J].理论学习,2007,(1).
  基金项目:2011年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2012年广东药学院人文思想政治研究专项课题(RWSZ201212);2012年广东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黎,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副教授;陈文,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李红枝,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但是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因基础设施和工程技术等因素出
摘要 介绍了哈密林场的基本情况,总结了该场天保一期工程的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以为哈密林场的发展及天保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保工程;实施情况;成效;哈密林场  中图分类号 S718.55 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228-02  1 哈密林场基本情况  哈密林场位于天山山脉最东端,隶属于新疆
驰名商标因其特殊性应当享有特殊的法律保护。目前,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司法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尽管如此,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仍然
摘要 介绍广西农业发展概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科学技术在广西农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依靠科技发展广西农业的措施。以为广西农业向低碳、绿色、生态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兴农业;绿色低碳;生态;科技创新;广西  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381-02  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已突破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急性、高死亡率和高度接触性为特征的重要传染病,给世界各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被我国列为一类传染病。近些年猪瘟流行呈现出持续性感染和免
文章提出了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及稳健设计方法,建立了二次约束宽带波束形成稳健设计模型,从理论上解决了自适应阵观察方向的稳健设计问题,彻底抛弃了自适应阵需要时延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