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团体标准建设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推动以标准引领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中华预防医学会成立了中华预防医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承担学会团体标准的立项资格审查、立项评审、标准预审、标准会审、标准宣传培训、标准实施评估、标准复审和标准舆情监测应对等标准化工作。中华预防医学会于2018年12月13日发布了《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处理技术规范(T/CPMA 001-2018)》团体标准和《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安全技术规范(T/CPMA 002-2018)》团体标准。上述标准是我国人群队列建设和研究领域首次发布的团体标准,亦是中华预防医学会首次发布的团体标准,是我国以李立明教授为领衔的团队历经十余年研究和实践的学术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上述标准的制定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为基础。旨在制定符合国情、可推广的人群队列建设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化操作流程,指导其他人群队列的建设,最大程度的支持疾病防控的决策与实践。慢性病疾病负担日益增加是当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的成因非常复杂,大型队列研究对于观察、阐释慢性病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可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这类研究日益增加,这样的标准对指导和规范同类研究有重要意义。中华预防医学会将致力于推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团体标准建设工作蓬勃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其他文献
期刊
《俄藏敦煌文献》第14册第150页所收Дх.09319残片,上下前后均残损,仅存文字6行。该文书为《素问·三部九候论》的一个传本,与敦煌另一《三部九候论》传本Дх.00613+P.3287为2个传本,不能拼缀,但对其缺损的文字有补充意义。另外,Дх.09319残片对后世通行本《三部九候论》也有着重要的校勘意义。
期刊
中国最早的期刊《吴医汇讲》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发表的《祷告药皇誓疏》(《王家瓒七誓》)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承传传统医德的的医者誓词,亦即中国版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是一篇精湛的医德论文,却并未演化成为希波克拉底誓言那样的誓词体,而《祷告药皇誓疏》却从标题到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誓言"范本。它传承了《大医精诚》的内容,丰富了"忍辱安贫"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的条理化、誓言化,标
新中国血管外科发展史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相继在一些大医院开展,并逐渐向一些有条件的基层医院普及,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血管外科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2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血管诊疗技术不断改进、血管器材不断改良及相关研究相继在国内得到开展,并取得一定成功。特别是1993年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成立后,血管外科进入了初级发展期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平田篤胤在《毉宗仲景考》一书中指出,《伤寒论》的作者是葛洪的从祖祖父葛玄,戴霸、张机、仲景等称呼都是葛玄的寓名。平田又以葛玄为基点,向前追溯、向后延伸,指出中国医方最初是由神仙所造,根本上是由日本的神创造,中国医道根源于日本的神道。平田的结论并不可信,他实际上是用考证来阐释其所主张的"神医道"思想,与他的复古神道思想相契合,也反映出平田主张日本优于中国的中国观。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
《证类本草》所引《梅师方》与《医心方》所引《医门方》为异名同书,系唐代道士梅崇献所撰《医门秘录》5卷,又称《梅崇献方》5卷,约成书于唐贞元至元和年间(785—820)。梅崇献与《石药尔雅》作者梅彪可能为同一人。从《医心方》与《证类本草》引文来看,《医门秘录》应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广录前贤经方而又有所创新的综合性方书,具有较高的临床和文献价值。
期刊
汉代的药物度量衡标准,一直是古代医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然而,不同文献记载的早期容量单位的名称与进制多有出入,且实物长期缺乏,导致了古代药量进制研究的长久争议。新公布的一套东汉铭文药量,四器自铭为"合""籥""撮""刀刲",首次证实了东汉的药用容量单位体系。其中,合、籥、撮、刀圭的实测量值分别为20 ml、10 ml、2 ml、0.5 ml,推算进制为1合=2籥,1籥=5撮,1撮=4刀圭。四者所反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