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升练习设计能力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nix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掌握在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手中。我国中小学教师大多依靠教学设计的经验,但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和运用数学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据了解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文试图提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提升
  前言
  数学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把教学过程转变为激发学生实践的过程,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任务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实践来实现的。数学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延续,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合理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种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家庭作业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设计有效的习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调查显示,小学数学教师往往忽视理论学习,认为理论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这种概念将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是教学设计实践的重要依据和必要前提。教师只有系统地研究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才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看待问题,使教学设计实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其次,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理论,而不是进行新的尝试、反思和改进,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为教师个人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行为。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能力的途径
  1.设计练习时要明确的目的性
  在设计习题时,首先明确学生要练习什么内容,要达到什么目的。比如,在进行课堂练习:一本笔记本售价7元,56元可以买多少本?显然想要实现这个练习目的,有两个方面的知识:首先,在运用十进制除法;第二,采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方法。通过这些应用方法,才能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与巩固。
  2.设计练习时要有针对性
  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旨在指向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犯错误、混淆和忘记的知识点或技能环节。
  例如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长方体和正方体》这章内容,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区分体积和面积时容易混淆和出错。可以针对下列专题练习提出相关问题,设计问题1:水池中有多少吨水?问题2:制作水池时总共多少个砖瓦?问题3:当石头放入水杯时,水平面又上升了多少?问题4:游泳池大概需要铺多少瓷砖?问题5:画大厅的长方形柱子要用多少颜料?问题6:用多少块砖来建学校的墙。通过在这些问题,只有1、3、6与体积有关,其他3个与面积有关,所以通常教师需要分别计算6、5、4个面的面积。另外,如果知道墙的长度和宽度以及砖的长度和厚度,那么只需要用墙的面积除以砖的面积。因为,通过这种特殊的练习,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理解和区别,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当然也为考试作好训练,学生不需要仔细写,只需要看题目,经过思考和判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对比分析,学生才可以正确理解区分体积和面积的性质。
  3.设计练习时要把握层次性
  所谓的层次性主要是根据不同递进关系,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练习、巩固提升练习、拓展延伸练习。这些练习比较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而设计的练习方法。因此,在整个联系过程,就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设计习题前后内容相关练习是什么,二是需要循序渐进练习。所谓“序”,主要是指实践内容与学生认识知识、掌握技能的发展过程之间的内在递进关系。一套习题之间的坡度适当,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适合学生练习。
  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为例。首先设计一道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温故而知新;其次,通过给出底边同长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通过分割、平移、割补等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最后,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出来。这样通过用旧知解决新知的练习设计记学生更理解学习的方法。这个练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基本题、变试题和提高题,从简单到困难逐步上升,梯次分明。
  4.设计练习时要具有思考性
  从理论上讲,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所以说,任何数学问题都必須仔细考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数学问题可以不用思考就能用机械操作来解决。这些不必要的重复是缺乏思考的数学练习。因此,有必要强调数学实践的思想实质,即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加深知识或促进灵活应用。
  为了满足思维的要求,教师应研究习题的变化,对一些习题进行适当的变化,使习题具有灵活。例如,梯形面积公式s = (a + b) h÷2,当a = b, s =?当b= O, s =?通过这些练习,鼓励学生思考和理解矩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内在关系,即使是简单的知识点也可以用来设计深思熟虑的练习。
  5.涉及练习时要富有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数学实践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实践兴趣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学生应该对数学感兴趣,并能在小学数学习题中做到这一点。其次,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体验实践的乐趣,动动脑子,让兴趣感持久,提高兴趣水平。
  6.设计练习时要讲究多样性
  注重实践的多样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也有助于克服教学实践的枯燥效果,有时还能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内容。小学数学习题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型的多样性。例如算术题、填空题、多项选择题、应用题等。二是,多样化教学方法。例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和时间练习;个人实践与团队实践相结合;短练习与长练习相结合;衔接实践与开放实践相结合。例如,学生在练习时,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教学环节,比如在家学习时,可以与父母共同参与互动,这种有趣的亲子作业可以练习很多次。需要注意的是,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一般不适合多样化,练习模式花样不同,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总结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设计能力,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做出最佳选择。教师对待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亮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全面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教学练习设计能力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也为优化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红玲.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2]王钰. 小学数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D].山西大学,2020.
  [3]甘香瑞.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实践研究[D].重庆大学,2017.
  作者简介:姓名:陆海燕(197506),性别:女(壮族),广西百色市),学历:本科,高级教师,从事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研。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提升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为课题,制订了以下研究方案,以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地区;高中数学;习题课;有效性  一、课题研究现状、研究价值  (一)研究现状  现如今,国内外对于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实与实施,仍在论证与例证阶段,处在理论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期,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体系。同时农村高中数
期刊
摘 要: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教学成为目前各个学段各科教师主要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疫情背景下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策略,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疫情;小学数学;线上教学  一、实施策略  虽然随着网络的普及,线上教学在很早以前已经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但是由于受到网络环境、硬件设备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线上教学尚未普及。而在今年新冠疫情
期刊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相比其他学科,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对于数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一味地强制性灌输,不仅学习效果不好,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曾经表示,成功地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对兴趣教学模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数学学习氛围中,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拓展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受教师滞后教学理念与固化教学方式等因素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实施效果不尽理想,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与学情分析,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加强创新,以切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价值,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开放性的
期刊
摘 要:分层教学理念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为不少教师所津津乐道的教学理念,但分层教学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何分层,分层后如何评价管理等方面,本文将与你一起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分层策略;评价  分层教学的理念由来已久,比如现在很多学校的按班级层次分班,分为实验班,重点班,平行班等,就是对分层理念的理论实践。在班级内部,真正实现分层教学的班级少之又少,教师普遍认为,班级学生是按照总分划线统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整改工作的不断进行,在国内教育当中对老师们的课上教授工作提出了最新的工作态度以及衡量准则,也更加注重了高中学生爱数学科目以及其他科目的整体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们利用变化不同的授课方法来进行教授。本文主要就浅析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解析,同时一并给出一些针对高中数学教学切合实际的方法,以下仅供参照。  关键词:高中问题导学;数学教学;有效运用 
期刊
摘 要:基于素质教育理念,高中数学学科素养体现出多种特征,即综合性特征、阶段性特征及持久性特征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情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高考的情境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模式也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注重高中数学知识的有效传输,即是否将高中数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金融与理财知识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新课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添加对于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内容,将财经知识以及财经意识渗透进小学数学项目式课程教学,培养起学生的财经素养以及理财意识,为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奠定基础,为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并起到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项目式课程;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教育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优化。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授课、学生思考学习,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这门课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数学是相对复杂、逻辑性强的一门理科。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受到了教师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社会广泛关注讨论的教学方式之一。小组合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长久的生命力,而国家发展靠的是人才。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要重视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小学生的身心尚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形象思维也在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顾着讲解、教授理论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能力;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