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归纳法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运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有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教学从而也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高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素质。在高三化学中,归纳法就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手段。
  归纳法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策略。宇宙万事万物不是无序的,而是有着某种内在的结构、秩序和规律的。人类在认识这些事物时,必须一个个地认识,再把这些个别性的认识归纳起来,形成一个反映宇宙“本体”的核心思想。这就是归纳法的思维方式。
  具体到化学这个学科,因为化学学科相比其它理科而言,知识的零散性教强、系统性教差。学生不易将所学内容记的扎实、不易形成知识系统,特别是高三学生,处于总复习阶段,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千头万绪,乱成一团麻。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复习教学中,应用归纳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归纳材料之间的一致性总是由“外在的一致”而到“内在的一致”的,外在的一致也可以认为是“偶然的一致”,内在的一致则是“必然的一致”。我们人类的认识活动在归纳法中所要寻找的宇宙本体与事物本质,正是潜藏和表现于这个“必然的一致”之下,这个必然的一致越充分,本体也就越暴露。人的认识也就越能够发现它。
  举例来说,在高中化学中,我们可以归纳金属的物理通性和化学通性,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物理性质通性———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这些“外在的必然”,必然潜藏在“内在的一致”之下,这一“内在的一致”即化学键类型一致,都存在金属键。化学通性———具有还原性,则潜藏在核外电子排布形似性之下。
  如上所述,因为归纳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被学生接受,所以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可以使用归纳法,况且,高中化学教材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按归纳法阐明的,尤其是基本理论部分。也就是说,归纳法是编写教材的一种基本思想,自然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思路,使学生在课堂上来体验、感悟科学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把知识和方法都变为学生自己的,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比如在复习物质的漂白性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归纳:
  (1)HCIONa2O2H2O2CIO2的漂白原理——利用了它们的氧化性;
  (2)木炭、明矾的漂白原理——利用了它们的吸附性;
  (3)SO2的漂白原理——与有机色质结合成了无色物质。
  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一些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又知道了它们的漂白原理的不同,还能使学生掌握一种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思路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任何事物的一般思路。
  总之,归纳法是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希望高三化学教师都能够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灵活机动的来使用这种方法,使之成为提高学生复习质量的妙方。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牡丹区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