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总分部管理的影响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s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总分部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章对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总分部业务模式与财务模式的影响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适应增值税环境下的管理要求。
  [关键词] “营改增”;建筑施工企业;总分部管理;业务模式;财务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03. 011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03- 0026- 03
  1 引 言
  “营改增”正式实施后,构成成本要素的分包费、劳务费、材料费、船机费、内部资金占用费等能否形成进项税额,从而与销项税额进行合法有效的抵扣,将对公司整体税负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对公司的组织架构、经营模式、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带来冲击与挑战。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较为粗放,组织层级过多,形式多样,企业无法对项目部、分公司进行全面有效的合理控制。特别是“营改增”以来,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明显跟不上“营改增”改革的要求,不能充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而带来诸多风险。为“营改增”改革,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全面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总分部管理模式的影响
  2.1 涉税管控存在风险
  2.1.1 内部资质共享的涉税管控存在风险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包中,多数分包方是非独立法人,分包方不能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后,总分机构将会产生以下问题:如果多层分包、链条过长,增加管控风险;实际纳税人与名义的纳税义务人不一致,导致进项税难以充分抵扣,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2.1.2 挂靠经营与层层分包的涉税风险
  建筑业普遍存在资质共享和分包现象,大型集团公司以相应资质中标后,分包给专业子公司施工,子公司再部分分包给其他分包商和建筑劳务企业,环节复杂。实践中,集团资质共享或内部分包普遍存在手续不完善的情况,导致“营改增”税制下面临无法抵扣进项税的税收风险。因此,建筑业应该对挂靠经营与层层分包的经营模式进行认真梳理,加强对挂靠单位以及转分包的管理,甚至可以考虑将其转化为公司内部的项目制管理,以做好税收风险防范。
  2.1.3 总分支机构、总分包之间税务核算复杂化
  施工企业在参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时普遍采取“两级法人两级委托”方式组织施工,即集团公司负责项目中标,组建的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管理,下属工程公司负责具体实施,从而形成了“集团公司-工程公司”、“集团公司委托的指挥部-工程公司组建的项目部”的管理模式。在“两级法人两级委托”模式下,纳税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例如,集团公司与集团公司指挥部、工程公司与工程公司项目部形成了总分支机构纳税关系;集团公司指挥部与工程公司项目部形成了总分包、内部销售纳税关系。
  2.2 “营改增”增强了企业组织模式的税收籌划空间
  在实行“营改增”之后,增强了组织机构模式税收筹划的空间。同一个集团内部可以选择撤并子公司,之后与分公司汇总纳税,达到进项税抵扣的目的;还可以选择在撤并之后成立机械租赁等专业化的一些子公司,进而达到为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提供专用发票的目的。对于以集团名义中标的项目的管理而言,既可以由集团公司统一进行管理,也可以委托子公司对其进行管理。从施工角度考虑,既可以自建架子队,也可以选择专业分包。
  3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总分部财务管理模式的的影响
  在营业税时代,企业围绕着税负的承担出现了多种总分机构的财务管理模式,比如:独立核算管理模式、成本中心管理模式、内部结算管理模式等等。随着“营改增”新税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推行,部分企业(特别是集团企业)的税收规划和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以适应这场席卷全国的税制革命。
  3.1 “营改增”前的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3.1.1 原内部结算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形式
  原内部结算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由公司统一和业主签订业务合同、统一开发票、统一确认营业收入、统一核算盈亏、统一收款、统一申报缴纳流转税及附加,个别单位甚至将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等都由公司统一管理,最后再进行利益分割和责任划分。
  原内部结算管理模式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内部结算单据对公司和分公司的权益与责任进行分劈,分公司通过开具收据收取自己的应得利益,双方主要通过“内部往来”科目核算和体现双方的业务关系、利益关系以及成本费用的结转。
  3.1.2 原内部结算管理模式的缺陷
  由于公司和分公司存在着事实上的合同关系,虽然在利益上采取的是内部分割模式,但分公司还是具有收入与支出的实质性业务表现,于是,分公司产生了税务风险。同时,由于部分分公司不能够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所以还存在着税负不公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分公司和总公司不是注册在同一地区,于是,地区之间的税务部门因为税收权益产生了争议,致使个别分公司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举例:A公司注册在北京,A公司旗下的b分公司注册在天津,由于A公司统一对外签订业务合同、统一开发票给业主,于是,税金及附加都缴纳在北京的税务部门。但是,天津的税务部门经常找到b分公司,说你公司注册在我天津地区,什么税金都没有申报缴纳过,有偷税、漏税嫌疑。虽然b分公司做出了总分机构管理模式的一些说明,但是天津的税务部门还是不予认可。
  由于采用内部结算管理模式,导致分公司的账务和报表不完整(缺少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没有损益表),领导层不能从分公司的财务报表一目了然的看到分公司的经营成果和盈亏状况。
  由于分公司所有的大小项目都集中到公司统一核算、统一确认营业收入,既大大的增加了公司层面的核算压力,增加了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往来核算关系和对账的难度,同时也不能充分体现利益与责任的合理匹配。   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涉及到公司和分公司两个层面,由于分公司没有单独核算利润和净利润,由此产生的调增、调减对公司和分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容易忽略。
  公司内部的收支业务重复纳税,既增加了整个公司的税负,又增加了分公司的税务风险。比如:分公司向公司融资借款,需要支付资金占用费给公司;向公司租赁仪器设备、车辆等,需要支付租赁费给公司。按照税法规定,作为公司层面,收取了分公司的资金占用费、租金等,产生了其他业务收入,需要给分公司开发票并纳税;作为分公司层面,进入成本、费用的开支必须要有合法有效的发票作为依据,不能够仅仅凭公司层面的一份内部结算单据或者转账通知书就可以增加分公司的成本或者费用,致使分公司产生了税务风险。
  其实,站在整个公司层面来看,该业务既没有增加整个公司的收入总额,也没有增加成本费用总额,唯一的就是增加了整个公司的税金支出和分公司的税务风险。
  3.1.3 原因分析
  很多公司的总分机构核算管理模式源于“营业税”时代,由于受重复纳税的担忧和影响,公司和分公司的结算关系不便使用发票结算模式。
  各单位总分机构的利益分割、绩效考核和管理侧重点不尽相同,于是出现了成本中心、内部结算等多种管理模式。
  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对税收政策的掌握不尽相同,特别是地方性税种,个别地区要求严格,经常查找企业的合规性问题,个别地区掌握较松,不太注重小税种,致使各分公司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千差万别,没有得到统一的落实和重视。
  3.2 “营改增”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分公司须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核算单位参与实际业务运作,单独核算收支和盈亏,在注册地税务机关独自申报一般纳税人或者小规模纳税人,领取相关的增值税发票,建立自身的增值税发票开票系统。
  由于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没有独立的资质参与对外投标等业务活动,所以,对于分公司承揽的业务合同,公司可以将总合同中属于分公司的部分签订正式的分包合同(或者叫经营合同、承包合同等)给分公司运营和管理,通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向公司结算和收取分包合同中的相关利益。
  3.3 “营改增”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改进
  由于“营改增”改革的核心是差额纳税,购买方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于是,此模式有效的规避了总分机构重复纳税这一现实矛盾。同时,对于存在着事实上的合同关系与利益分割关系的总分机构来说,一方面理顺了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分公司由于在注册地领取了发票,相应的税金及附加也就申报缴纳给了注册地的税务机关,有效化解了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相互争夺税源的矛盾,企业也不至于产生偷税、漏税的嫌疑;第三方面,分公司根据规模的大小,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这也适用于企业发展初期的稅收扶持政策,税负相对公平。
  分公司有了独立的分包合同,独立的领票、开票系统,于是,分公司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独立的企业主体,在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方面也就自然完整和独立,不管是上级单位还是分公司的领导层,都可以从分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一目了然的看到分公司的经营成果和盈亏状况。
  合同关系的明确,自然理顺了核算关系,减少了公司层面的核算压力,减少了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往来核算关系,提升了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真实性,质保金、保证金等的催收自然体现了利益和责任的和谐统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准确明了,对净利润的影响也反映清晰,对分公司绩效考核的取数更是简单容易。
  公司内部收支业务的开展合法合理。收入单位开具发票产生的税金可以得到充分抵扣,不至于重复纳税,多交税金,分公司有了正规的发票列支成本或者费用,自然也就规避了税务风险。
  4 结 语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总分部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总分部的业务管理模式与财务管理模式带来了深远影响。企业应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规范业务管理模式,强制采取能够减少增值税风险的经营模式,降低违反《建筑法》和《增值税管理条例》的违法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光忠.从税收中性原则分析建筑业在营改增中的应对 [J].公共财政研究,2016(3).
  [2]冯宽.“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 [J].中国总会计师,2016(8).
  [3]汪治国.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 [J].财会学习,2015(18).
  [4]刘珊珊.营改增税务改革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J].现代经济信息,2015(2).
  [5]赵长明.我国二手房地产交易价格风险的核算[J].统计与决策,2014 (1).
  [6]赵永安.建筑业“营改增”对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与应对 [J].财会学习,2016(11).
  [7]蔡文文.“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研究-以W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6.
  [8]何广涛.对建筑业“营改增”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J].建筑经济,2015 (1).
  [9]张红标,李冬青,卢立明.建设工程计价领域“营改增”对策 [J].建筑经济,2015 (1).
  [10]刘殉.浅析“营改增”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 [J].工程经济,2015(8).
  [11]李伟,李正平.基于营改增的建筑业税收征管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2016(4).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设置隔离缝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本文对设置隔离缝的要求及具体施工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介绍.
1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技术特性蒸压粉煤灰砖是以粉煤灰、石灰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和集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规格与传统的标准砖相同,为240
1 成效显著,差距不小云南墙材革新工作正式始于1992年,10年来,全省墙材革新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新型墙材产量快速增长,社会效益明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行业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会计行业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人工智能
通过金融学课程教学的一次社会实践,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来自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愿望,从而提出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注重自身素质发展才能满足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得出该理论冲破了传统的接生产资料所有制区分社会的思想束缚和片面强调所有制决定作用的思想樊篱,以及传统静态社会主义本质观
期刊
本文主要选用4个有长期覆冰观测资料的站点,应用GPD模型,选取历年大于门限值的标准冰厚组成30年和任意5~15年的覆冰样本;统计多样本覆冰标准冰厚在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冰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