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街情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teau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醒世恒言》中有个故事:宋徽宗年间,周姑娘和范二郎在繁华都市东京的茶坊相遇,四目相视,“俱各有情”。
  当时,街上游人如蚁,周姑娘忖度:“今日当面错过,再来哪里去讨?”她急中生智,叫卖水的送一盏糖水过来,刚喝一口,便叫:“好好,你却来暗算我。你道我是兀谁?我是曹门里周大郎的女儿,我的小名叫作胜仙小娘子,年一十八岁,不曾吃人暗算。你今卻来算我。我是不曾嫁的女孩儿。”
  范二郎心领神会,照葫芦画瓢,也买一碗糖水,喝完也大叫起来:“好好,你这人真个要暗算人!你道我是兀谁?我哥哥是樊楼开酒店的,唤作范大郎,我便唤作范二郎,年登一十九岁,未曾吃人暗算。我射得好弩,兼我不曾娶浑家。”
  糖水怎么暗算人?很是蹊跷。但周姑娘和范二郎一口咬定,水里有根草。可是,即使被“暗算”,他们也并没有去追究,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可怜那卖水的,一头雾水,还以为真碰上食品安全问题。
  (清荷夕梦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第29期)
其他文献
两千多名战俘被一些士兵押向刑场。一路上,他们小声嘀咕:“咱们应该暴动,两个对付一个。虽会死一些人,但其他人就能逃命了。”“对,咱们每人吐口唾沫也能淹死这些敌人。”“可带头动手的人将必死无疑,凭什么让咱们去死,解救他们?还是讓别人带头,咱们再等等。”“对,再等等……”  最后,刑场到了,机枪响了,两千多人全部遇难。  (焦淳朴摘自《今晚报》2017年9月8日)
期刊
我永恒的靈魂,  注视着你的心,  纵然黑夜孤寂,  白昼如焚。  ——兰波
期刊
弟子兴奋地告诉大师:“学生刚听到一条好消息!卡洛儿教授昨晚已经病逝,我们从此少了最强大的对手,您在学界的地位将稳如磐石……”  大师一怔,痛苦地低下头:“不,这是一条最坏的消息!”  弟子不解:“再也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批驳你、反对你,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師摇了摇头,怅然若失:“卡洛儿教授死了,我们往下掉了一个档次——从此,和我们对话、交锋的,就都是那些二三流的对手了!”   (梅 涵摘自
期刊
有人请我帮一个小男生找份工作,我给他介绍了一家小有名气、正处于上升期的公司。这家公司平台好、实力雄厚,老板也有眼界、有能力。但也正因这家公司的条件好,公司只给他开出8000元的月工资。8000元,在北京不算低也不算高,只能说是行业的中间水准,饿不死人,但花下来也没什么剩余。  另一家公司是男生的另外一个朋友推荐给他的,是刚刚注册的一家公司,没什么人手。老板见了男生一面,觉得他有些能力,因此开出了1
期刊
有些人,尤其是那些喜欢寻求刺激的人似乎都喜欢坐过山车,为什么呢?简单来说,他们想要享受刺激的感觉,但是又不想冒太大的风险。他们知道过坐山车是一种相对安全(抛开罕见的意外事故)的活动,他们可以在有保障的情况下体验恐惧所带来的快感。心理学家将这称为“良性受虐狂”现象。它似乎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现象。享受云霄飞车的乐趣,与某些人从极限运动中获得乐趣截然不同,因为极限运动中的恐惧和危险是完全真实的。  在过山
期刊
穷人才知穷滋味  和普通人一样,诺奖获奖者也深受童年经历的影响。诺奖得主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的子女,在拥有一定特权的中产阶级家庭长大,但是也有例外。出身贫寒的人也有获得诺贝尔奖的,马里奥·卡佩奇就是最好的例子。    卡佩奇,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孤身一人在战时的意大利街头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他在一次采访中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一段经历。  我不是躲在被炸毁的房子里,就是躲在废弃的房子里。我们
期刊
哈拉斯赌场的熟客莎莉开着自己的本田轿车刷卡进入赌场车库。接待员微笑着和她打招呼,他面前的电脑显示屏上弹出莎莉的信息:“34岁,白人女性,来自中产阶级街区,喜欢玩老虎机。”  “这种客户追踪记录服务在拉斯韦加斯的顶级赌场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娜塔莎告诉记者,赌场最优质的服务是为不同客人提供最个性化的“幻象”。客人通常意识不到,他们走入赌场后看到工作人员的每一次微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甚至客人们所能
期刊
生病的经验就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明白不咳嗽的嗓子多么舒服。剛坐上轮椅时,我总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才明白端坐的日子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的时光。后来我终于明白,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个“更”字。  (咏 儿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病隙碎笔》一书
期刊
AI时代,机器人能否作诗?答案是肯定的。作诗机这种玩意儿,其实早就有了。最近,IBM开发出一款作诗神器“偶得”,在这个系统里,键入“中秋”两个字,只需一秒钟,即可得到一首七言绝句:“中秋虽暖不堪愁,出处如何却得留。欲向山前卜岩谷,应无多病上扬州。”  再试着键入“夜凉”二字,又得一首七绝:“夜凉诗兴到云端,尽日忧心记席寒。应似东山好天地,万株只在此中看。”  细看这些文字,不难发现,机器还很“笨”
期刊
包拯掌开封府,明察秋毫。一次有人犯法,当受杖脊,而府吏受贿,和那人约定:“见了府尹,他一定交给我处理,你只管争辩喊冤,我和你分罪,你决杖,我也决杖。”  法庭上,包拯问完,果然交给府吏处理,犯人不停地分辩,府吏呵斥道:“只管受杖脊出去,啰唆什么!”不料,包拯見他未加详勘就量刑,认为府吏卖权,就当庭杖责之;而对犯人宽大处理,改杖脊为杖坐,以损抑府吏的权威。可这不正是府吏给予犯人的许诺吗?明察如包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