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评价研究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海口市特殊的气候背景下,考虑其地质和环境条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浅层地温能地源热泵适宜性的二级评价体系,并结合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不同评价因子进行分区赋值后叠加,根据分区标准,得出了海口市属地源热泵系统较适宜区的结论。
  [关键词]海口 浅层地温能 地源热泵 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 TH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112-1
  0引言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新型的战略资源,可循环再生,清洁环保[1]。海口市的浅层地温能开发受到气候和地质因素影响,导致浅层地温能的应用受阻。如何通过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评价体系,为海口市乃至热带地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1海口市概况
  海口市位于海南省北部,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温度24.5℃,年平均降水量2358.5mm。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更新统,下覆以新近系上新统海口组为主,除局部分布玄武岩和凝灰岩外,岩性多为砂类、粘土和亚粘土等,土层较易钻进。东北部沿海局部地区,有海水入侵现象[2]。
  地温场特征是:恒温带范围为25.0~37.0m,平均值为31.0m;恒温带温度范围26.8~28.1℃,平均值27.5℃;平均地温增温率约为2.94℃/100m;初始平均地温为27.97~28.63℃;热导率为2.210~2.376W/(m·K),单位孔深换热量为24.07~30.34W/m。
  2适宜性评价
  2.1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一种能有效地处理、决策问题的实用方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3]。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造出判断矩阵,利用特征值方法确定各种方案和措施的重要性排序权值,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实现定量化决策。思路是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权重和模糊评判法取得的数值进行累乘,然后相加,最后计算出经济效益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数,计算过程如式1。式中:Z-综合评级值;bi -各评价属性指标的影响权重系数; Xi-评价属性指标集。
  2.2评价指标的选取。影响地埋管热泵应用的因素很多,本次选择岩土体热物性、地质水文质条件、施工条件这三个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其中岩土体热物性包括热传导系数和比热容这两个因素;水文质条件指标包含含水层的厚度、地下水水位、水力梯度这三个因素;施工条件则考虑岩石厚度这个因素。
  2.3指标体系建设。评价体系由三层构成,从顶层至底层分别由系统目标层(O,Object)、属性层(A,Attribute)和要素指标层(F,Factor)3级层次结构组成。
  2.4权重的确定。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在评价体系的层次隶属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个人与多人、专业与专家结合的方式,分别比较同一层次各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并给出分值,构造比较矩阵。结果见表1~4。
  2.5数据处理。以是否适宜建设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比较标准,对各个要素的范围值在1-9之间打分,各要素的具体赋值见表5。
  2.6分区标准。根据专家意见,考虑到海口市特殊情况,将分值0.0-4.5的划分为地埋管热泵不适宜区;4.5-7.0的划分为较适宜区;7.0-9.0的划分为适宜区(表6)。
  3分区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最终得到了海口市地埋管热泵分区结果,将海口市整体划分为地埋管热泵较适宜区。
  4结论
  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海口市地埋管热泵适宜性分区结果,得出海口市均为地埋管热泵较适宜区,分区上没有差别的原因是由于海口市地层岩性分布类似、水文地质情况相同和岩土体热物性相差较小等。分区没有出现适宜区的原因是由于海口市地层的换热能力一般,可利用温差偏小,体现在指标因素上就是热传导系数和比热容值相对偏小。
  参考文献
  [1]卫万顺等.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4.
  [2]丁式江等.海南岛东北部生态环境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64.
  [3]卫万顺等.中国浅层地温能资源[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81-88.
其他文献
[摘要]在地籍测量项目中,需要进行导线测量。目前导线测量常用全站仪导线测量法,存在累积误差且效率低下。介绍了GPS快速静态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在地籍控制测量中应用的工作流程进行了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及全站仪的检查结果,GPS快速静态测量结果精度较高,可以满足一级导线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地籍控制测量 快速静态 精度检查 GPS  [中图分类号] TD17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航空摄影测量在全国各地的测绘单位中蓬勃发展起来,对于从事航空摄影测量内业工作的作业人员而言,JX4测图、VIRTUOZO测图软件均是必须熟练掌握的软件,明确两类软件在测图作业方面的优势对于提高使用效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JX4测图 VIRTUOZO测图 对比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133-1  在当前的技
期刊
[摘要]龙头山金矿区位于南华准地台西南的大瑶山隆起西南段龙山复背斜西南倾没端,矿区所见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龙头山火山-次火山岩体及诸多酸性岩脉,是大平天山岩体西侧的卫星岩体。深部地层和岩体中的金元素在次火山-斑岩期后断裂构造热液的作用下逐步向上叠加、富集,并经历后期多次构造、热液叠加作用形成贫富不一的金矿体。  [关键词]龙头山金矿 火山岩体 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期刊
[摘要]本文描述了云南丘北县地区的环境背景,又详细介绍了云南丘北县六独铜的矿区地质特征,最后对云南丘北县六独铜矿矿床的成因做了分析,旨在为了解各类矿床的控矿基本因素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矿石 矿体 矿床  [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26-2  六独铜矿位于云南丘北县辖区内,矿区中心位置位于丘北县城155°方向,平距38km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凭借强大的空间分析平台和良好的数据处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土地整理之中。它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率,改善了土地空间结构,还实现了土地资源禀赋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对土地整理过程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未来土地整理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整理 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本文分别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岩土水理性质以及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三个方面阐述了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勘察 地下水
期刊
[摘要]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也使RTK 测量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TK测量技术能够将野外测绘工作精确到厘米级。笔者先详细阐述了GPS RTK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作用,又对GPS RTK 技术在实际测量中分析数据的方法和其具有的显著优点做了阐述,对以后的工程测量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GPS RTK 技术 工程测量 应用 优点  [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土地内分不再停留在原来的方式,现在的土地内分普遍采用无人机航空影像技术。近些年无人机航空影像在土地内分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对于我国土地内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无人机航空影像技术的特点并针对无人机航空影像在土地内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无人机 航空影像 土地内分  [中图分类号] V279+.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
期刊
[摘要]运用信息统计方法,对土壤盐分、土壤水矿化度和地下水位进行概化。选取了某干旱区地块全年的土壤盐分及土壤水矿化度数据,采用了信息统计学中的信息量值I和作用系数β来定量化地下水位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大小,分别定量化了0~30cm和60~220cm这两个深度段的土壤盐分和土壤水矿化度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得出0~30cm深度的土壤盐分主要受0~100cm深度地下水位的影响,信息量值I和作用系数β分别为0.
期刊
[摘要]岩心钻探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属于危险性较大的一项工作,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与不稳定因素,难以准确识别。笔者结合自身经验结合安全系统工程学理论,对岩心钻探施工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辨识。并尝试作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望能对我国岩心钻探的安全管理作出贡献。  [关键词]岩心钻探 危险因素 辨识 对策  [中图分类号] P63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17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