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光彩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有着几千年的古老生命,它因描绘不同的事物而有其自身的分类(如人物、山水、花鸟等),同时,也在艺术语言上有着特定的要求。明代著名画家沈周的《庐山高》就体现了这些特点。
  《庐山高》是一幅纵长193.8厘米,横宽98.1厘米的山水立轴画。从总体来看山峦层叠,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所采用的构图方式是“高远法”兼“S”形构图。沈周用墨色的浓淡、层次逐步变化的一条“S”形的山体走势将画面的近、中、远景贯通一气,其态势具有较强的流动感和纵深感。同时,也表现出了庐山那种跌宕起伏与无比雄宏的气势,产生出非凡的力量。这种构图犹如太极“负阴抱阳”,是阴阳二气“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种现象也可彰显道家思想对中国山水画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宾主关系
  
  在群峰罗列的山水画中,宾主关系尤为重要,它起到破除章法上平正松散关系的主要作用。宾主之间,既不可平等对待,又不可各自独立,其状貌各不相同,但又一脉相承。《庐山高》这幅画似有浑然一体之感,乍看上去还真难以辨明其宾主之关系,但只要细心评品,便能得出相应的结论:此画的主体部分应该是以高悬的瀑布为聚点,呈“S”形偏左的一半。为什么呢?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一幅成功的作品中常以更多的绘画语言(笔墨)来刻画主体部位,其次部位的笔墨定要减弱或者要留白,《庐山高》也不例外。也许有人会因我这样的论断而提出相关的问题,此画上中部靠右的山体部分的笔墨运用比起所谓的主体部分的笔墨运用好像也毫无吝啬之意,为什么不能列入主体范畴之内呢?是啊,如果真要把它说成是主体的话,它也只能算得上次主体,因为一幅画中应该只有一个主体(特殊情况除外,如《清明上河图》)。它之所以使用了较多的笔墨,主要是为了协调画面的整体布局。试想,若将它表现得像画面最中部的那段山体的笔墨一样,那么,此画将不再有平稳之感,定会向左边倒去。这也正如写意花鸟画中经常使用到的“铁杆称”法则那样。自然,“宾”与“主”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同的位置便存在着不同的宾主关系。如果将庐山当成是作品中的主体山峰,那么,所有的树木、房屋和人物便处于“宾”的位置,右上方被云雾所遮掩的山峰亦然。这样既能显示出“庐山”的高大雄伟,同时也使得画面更为平稳、和谐。元人汤逅在《画鉴》中有云:“画有宾主,不可使宾胜主。谓如山水,则山是主,云烟,树石,人物,禽畜,楼观皆是宾。且如一尺之山是主,凡宾者远近算须要停匀。”在《庐山高》中便是如此。
  
  二、呼应(顾盼)关系
  
  呼应关系是指画面中看似不相联系的物象之间应有所顾盼,产生拱揖的关系。在《庐山高》中,两侧的山体、树木的走势好似对那条高悬的瀑布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且大有向其运动之感。而最上面被云雾所间开的群峰也好像有侧首顾盼主峰的情态,主峰亦然。清代艺术理论家布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中说:“一幅画中,主山与群峰如祖孙父子然。主山即山祖也要庄重顾盼而有情,群山要恭谨顺承而不背……”
  
  三、开合关系
  
  如同写文章一样,《庐山高》从最下方的两侧开始着笔,进而逐渐地向上延伸、聚拢,在画面偏左的三分之二处合拢,并在那块作浓墨重彩,而后又续写了最上部那看似平淡却实则精彩的尾声,而被云雾间开的群峰和题款应该是对一篇美文所作的后记。整幅作品的开合变化并不是特别的强劲有力,而是以一种平缓的渐变方式来叙写。但还是表现出了“庐山”的雄宏气势,这便可以证明沈周将庄子那种“无知之知”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画中运用到了极致!
  
  四、虚实关系
  
  虚实关系的“虚实”提法较为概括,具体说来,应包括多少、疏密、聚散、繁简等内容。一般来讲,有形为实,无形无虚,墨为实,白为虚等等。在艺术创作中也有“计白当黑”之法。在《庐山高》中,最明显的虚实关系便是:山体与树木为实,瀑布与云雾为虚。显然,山体与树木是运用了大量的笔墨语言来反复的皴擦,而瀑布与云雾则用笔较少,一带而过。然而,就单单山体而论,它也有着相应的墨色变化。最左侧的山体所用笔墨颇丰,转折脉络明晰可辨,而那条瀑布又显得极为轻盈,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居于画面中部的山体用墨较少,相对而虚。这样既可以与瀑布左侧的山体形成一种强烈的虚实对比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左侧山体是作品的主体,距视点较近,中部山体为宾,距视点较远。中部山体处理得较虚,既可给人以深远之感,又给予右下方的古松以充分表现的空间,不至于使描绘山体部分的笔墨与其混在一处难以分辨而变得杂乱无章。右侧中部与右下部用笔较多,这样既能使画面觉得平稳,又在整体上产生了虚实相济的变化。虚实是相对而立的,它应该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并且,虚实对应还得均衡,就如《易经》所云:“重阳不生,重阴不长,阴阳调和,万物滋生也。”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经久不衰,是和中国朴素哲学理论有着莫大渊源的。瀑布以寥寥数笔一带而过,在画面中是属于“虚”的表现手法,但依然能给人以飞驰而下之动感。这正如清代大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提出的“疏可走马,密不通风。”他的弟子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记:“常计白以当墨,其趣乃出。”当然,这样的处理方式定是作者苦心酝酿的结果,是苦心的经营!
  
  五、疏密关系
  
  “疏密”是“虚实”的一部分,这种变化有时可用疏、密、聚、散四个字来形容。密与聚是画面的实处,疏和散则是虚处,正如“疏可走马,密不通风”一样,使观者能在画面上看出大量的节奏感来。当然疏并不是空白而虚无,还应有景象。正因为“疏密”是“虚实”的一部分,所以,我就不再为此而作过多的叙述,在分析此画的“疏密关系”时,只需把它与“虚实关系”中提到的东西相结合便可一目了然了。
  
  六、藏露关系
  
  藏露是对矛盾的客体,同时也是画家悉心揣摩的一个重要的构图课题。露,本身是绘画的造型艺术,在画面上表现的一目了然,而更多的思考应该是在这个“藏”。王伯敏先生在《中国画的构图》中明确指出,“藏”艺术上的主要特点:
  1、使观者得到联想,“形”不见而“意”现:
  2、使未藏更为突出,更为夺目;
  3、使有限变为无限;
  4、使某些处理上的矛盾得以缓冲解决。
  从《庐山高》这幅画的最下方,我们可以看到有一老者,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的问题:在如此清静的世外桃源,竞还有人活动,那么他又是谁呢?是过往的旅人还是居于此境的隐士呢?带这种种猜想,我们再从画面中来寻求答案。在画面上右侧的中部发现被树木半掩的房屋,由此可判断下方的人物应该是山中隐士。这样的判断还会引出新的问题:此人从屋舍出发,是顺着怎样的路到达此地的呢?仔细找寻可见瀑布两边的山体上架着一座木桥,左右两边却被山体掩去,由此可联想到山后面依然有路,否则设桥是毫无意义的,恰恰路的延伸段我们又能在画面的中部找到,并一直通到被树木半掩的屋舍。但是,画中人却不能由那条路到达此处,因为山体之间隔着一条瀑布的。所以,他所走的路径定是在画面右边而被树木遮掩于深处或者是被淹没在山体之间的。
  “藏”是为了突出主体景物,而将次要的景物隐藏在其他景物之中。有时却相反,将胜景幽境有意地隐藏起来,以突出深藏幽邃的景象,给观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藏景时应有藏露,既不能全藏也来能全露,如此才可使得画外有画,不至于一览无余。但如果太藏又会造成景潜意晦。一般来讲,主要的山体应露,次要的如人物、房屋等该藏。明人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丘壑藏露》中指出:“善藏始末不露,善藏者始末不藏。”
  中国画在构图上一般都遵循着以上所提到的那六大要素,且中国艺术还有着书画同源之说,诗书画印的结合也是中国绘画有别于其他绘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当然,中国绘画将诗书画印熔为一炉,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而《庐山高》则恰恰是将其结合得很成熟的一幅作品。从形式上看,提款放在了上方的空白处,这样能使得观者深感到画面构图的饱满,充斥着巨大的张力,“庐山高”和诗文分别用了篆、楷两种字体,既打破了那种呆板的局面,同时也显示了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从内容上来看:“庐山高”三个字是对作品题的点名,诗文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崇敬之情,也是做了更进一步的升华。印,既是一种身份的明证,也是对画面的一种修饰。在以墨为主的中国画中嵌以朱色,大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意。
  由此可见,构图在中国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可以说是绘画艺术的根本!
其他文献
奏一曲高山流水,叹世间知音难觅。这是无数古代丈人骚客直抒胸臆的一种方式。时至今日,古人寄情于山水的生活方式已然被快节奏的生活所取代。现代人常常叹息,不仅是知音难觅,就连被文人墨客视作精神图腾的古琴也成了稀罕物,绝非寻常人家可以拥有。    古琴结构暗合天地之数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征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
期刊
创烧于康熙年间的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诗句杯,分别是在每个酒杯上绘制一种花,题一句诗,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组成一套十二只的仰钟式酒杯,该杯集诗、书、画、印等为一体,制作精细,胎薄瓷白,光润晶莹欲透,绘图雅致,色彩淡雅,烧造技术高超,后世多有仿制,是研究和了解康熙时期制瓷、绘画、题诗、钤印等难得的实物资料。对十二月花卉杯历来有不同的排序,个别月份还有不同的花卉定名。本文以实物为依据,结合花卉杯上的诗句内
期刊
人物简介:  单国霖,1942年2月出生于上海,浙江萧山人,擅长中国书画理论历史研究,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历任上海博物馆陈列部组员、书画研究部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主编有《华品书画集》、《海上名画家精品集》等。发表论文有《浙江军年行迹及其画风探》、《明代文人书画交易方式初探》、《论近代金石派绘画》、《元代绘画序论》等。曾赴美国、德国讲学,并参加
期刊
近一时期,文物收藏界闹得沸沸扬扬的,莫过于“壶王”风波了。据各大媒体报道,某收藏家捐赠给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六百多件文物,其中一件长沙窑大壶,先是被业内权威鉴定为国宝“壶王”,后又被故宫专家质疑为赝品,接着演变为“壶王”事件,从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拍卖市场持续火爆,全民收藏高温不减,鉴宝节目愈演愈烈,鉴定专家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在收藏界,文物造假,真伪难辨,新闻不断,乱象丛生。文物藏家几多真品?
期刊
中国的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唯有砚的溢美之词为最多,究其原因则以其品性坚润,存千古之风范,万世传而不朽,备受文人墨客之喜爱。文学之士对砚常有“一日相亲,终身为伴”的美誉。宋人苏易简在其《文房四谱》中更是直接表露出对砚的喜爱: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受,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  我国用砚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石砚(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发掘出一方
期刊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特别提到要扩大文化消费及建设重点文化项目,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但近年来,文化产业中文物艺术品市场却是怪象丛生。今年央视315晚会上直接曝光了一些鉴定机构滥开假鉴定证书的事件,令人难以置信。拍卖公司所谓的“鉴定师”们随意开具鉴定证书,几十、几百元的仿品加上所谓“专家”的一张纸头就摇身变为上千万的文物。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期刊
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上,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亿天价,引起一片哗然。一时间,各大媒体与网络纷纷大肆报道,公开质疑该作品的真实性。著名近现代书画收藏家、资深齐白石研究专家刘文杰先生认为:“中国画相似题材、相似作品创作多幅很常见。”不说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流水作业”,从照片看,那挂在墙上“流水线”的就不下10幅。就说画国画,特别是大写意,一年画个上百幅,那是小儿科,即使是大
期刊
广彩即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是吸收传统的古彩技艺,仿照西洋表现手法,经彩绘、烘烧制成的彩瓷。这一品种出现于康熙晚期,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当时为适应外销的需要,将景德镇所烧的素瓷坯运到广州后,根据外商的需求加以彩绘,再经700-750℃烘烤而成。这是一个专为外销而生产的品种,因而纹饰更多地模仿西方的艺术形式,以浓烈的色彩和弯曲曼妙的线条迎合当时西方人的审美情趣,不少作品体现出浓厚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图
期刊
广州2011年艺术品秋拍将于11月下旬拉开帷幕,率先登场的是广州银通与广东省拍,紧随其后在12月中下旬集中"爆发"的包括有华艺国际(原广州嘉德)、广东侨鑫、广州皇玛、广东古今、广东融德等。虽然香港苏富比总成交逾32亿港元,但对于后市预测,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联批评家协会副主席黎展华认为,受欧债危机等全球经济不明朗因素,以及政府持续收紧银根、社会资金流动性减弱,艺术品市场不断爆出"赝品"
期刊
张大千、谢稚柳绘画艺术比较谈    由上篇论述,当知张大干“不做文人画家”和谢稚柳“不入一笔明清”的理由。正因为“不做文人画家”,才得以成为中国画画坛“五百年来第一人”;也正因为“不入一笔明清”,才得以被其门人称之为“五百年来无有其俦”。  有趣的是,一个是“石涛再生”,一个则是“平生不喜作石涛”,又是如何“起步”有异,最终却都成了二十世纪画坛的“盟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们还是先来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