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合理施肥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xku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合理施肥的原则
  玉米是喜肥作物,高产栽培需要较多的肥料。既要满足玉米高产对养分的需求,又要提高肥效。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土壤供肥潜力,又能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1.有机肥和无机肥并重
  有机肥属于完全肥料,含有玉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可减少土壤中养分的固定,提高化肥的肥效。调节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玉米的根际营养。能够提供和维持农田持续高产。但养分释放慢,当季利用率低,不能充分满足玉米需求;化肥属于速效性肥料,单项元素含量高。但要注意硝态氮与未腐熟的堆肥、厩肥或新鲜秸秆不能混合,腐熟度高的有机肥与碱性肥料不能混合。
  2.氮、磷、钾及微肥配合使用
  根据各必需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作用和元素之间的协同互作规律,施肥应当配方合理。根据玉米需要和地力条件,测土平衡施肥。
  3.根据玉米的需肥特性和肥料特点施肥
  苗期对缺磷敏感,磷移动速度慢,应作为基肥或底肥施用,分层施用效果更大;玉米各时期均需氮肥,高峰为大喇叭口——雄穗和授粉——乳熟期,且氮肥易流失,所以应多次分期施用,追肥重点是大喇叭口期(10~12片叶)。氮肥的三分之二以上宜作追肥。晚熟品种或用肥量较多:拔节期和孕穗期(趟三遍地时)分两次追入,也可以在拔节期、孕穗期和抽丝期(果穗串缨时)分三次追入。第一次追肥量应占全部追肥量的50%~75%。氮肥容易挥发,所以应在株间刨埯或在垄的侧面开沟深施,并要及时覆土或趟地。玉米的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磷、钾化肥。偏碱性的土壤易缺锌,每公顷应增施硫酸锌10~20kg。
  4.根据玉米计划产量及土壤养分丰、缺施用肥料
  根据玉米产量和培肥地力的需要,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玉米要形成100kg经济产量需要N、P2O5、K2O大致分别为2.57kg、0.86kg、2.14kg。有机肥不应低于30~40t/hm2;N量为80~230kg/hm2,推荐138kg/hm2(300kg尿素);高产田P2O5用量应为60~90kg,一般作为基肥施用,推荐二铵300kg/hm2;K2O用量为60~120kg,一般作为基肥施用,推荐钾肥90kg/hm2;补施中量、微量元素肥料,如钙、镁、硫、锌、锰、铜、钼、铁、硼肥,推荐锌肥7.5kg。叶面肥一般在玉米生长后期(抽丝期)施用,目的是防止后期脱肥,通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少量的尿素、磷酸二铵或磷酸二氢钾等化肥施用。
  二、施肥方法
  1.底肥
  施用含有机质8%以上的农肥30~40t/hm2,氮肥施用总量的1/3到1/4,磷肥施入总量的2/3,钾肥全部作底肥施入。
  2.种肥
  种肥酸碱度要适中,对种子无烧伤、无腐蚀作用,不影响种子发芽出苗。种肥应以幼苗容易吸收的速效性肥料为主。施肥时肥料不能与种子接触,数量不能过多。每公顷可施入氮素15~22.5kg,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各为12~15kg。
  3.追肥
  追肥位置:拔节期应距玉米10~15cm,拔节至开花期应距15~20cm,深度不应低于6cm,以10cm为宜。
  在土壤肥力低或底种肥不足情况下:在玉米6展叶期追第一次氮肥,在大喇叭口期进行第二次追肥,防治后期脱肥,有利于雌穗小花分化,增加有效花数。即拔节期追肥占总量的60%,大喇叭口期占40%。
  当土壤肥力高,底肥和种肥充足时:可在抽雄前7~10d进行一次追肥,可以减小前期高肥条件下玉米生长过于繁茂,同时起到了后期补肥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产量也可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开花期分三次追肥,各占30%、50%、20%。
  对于保肥性差的砂壤土等:要分期追肥,不易一次施肥量过大。
  4.长效肥料一次性施肥法
  采用翻耕前撒施和侧位施肥机侧施8cm深等方法,将长效肥料一次性施入。避免了追肥环节,氮肥深施和加长效剂有利于保肥和缓释。但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化肥易流失,玉米生长后期会脱肥。
  5.玉米专用缓释复合肥的应用
  按照玉米生育期中对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需求,运用平衡施肥原理配制的一种多元素复混肥,分解慢,浓度高,肥效长,应做底肥,避免与种苗直接接触,玉米不同时期对专用肥中营养比率和数量要求不一样,所以要与单质化肥配合使用,还要注意根据土壤肥力施用专用肥。
其他文献
[摘要] 稀植杨树密植沙棘混交林的测试分析表明,疏乔密灌比普通混交林腐殖质含量增加2.35%,土壤容重减少0.14%,相对湿度夏冬两季分别高4%和8%,饱和持水量增加17927.8kg/hm2。形成了提高混交林中杨树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良好的生态环境。疏乔密灌混交配置根系分布更均匀、合理,可充分利用土壤空间、水分,同时为杨树倒茬更新创造了方便条件。  [关键词] 疏乔密灌;混交造林;混交效应  沙棘(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试验,表明在冬季不加温的条件下,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生产蔬菜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并能提早上市,增加效益。  [关键词] 秸秆生物反应堆;蔬菜增产  一、概念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利用生物措施,将各种农作物秸秆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从而提高作物抗病性,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得到改善;环境得到保护;
期刊
[摘要] 本文从物候期、生育性状、产量等方面逐一分析了399植物生长微电活能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应用;399植物生长微电活能;效果;分析  一、试验目的  新型转光产品399植物生长微电活能是一种高科技纳米级物理型光合转换调节剂。是一种以核酸为主导,纳米半导体硅元素为转光材料经特定工艺流程加工而成的高效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的緑色产品,它具有强化
期刊
[摘要] 通过对西葫芦幼苗耐冷性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喷施禾壮安,云大-120,481三种药剂的西葫芦幼苗的抗寒力均有提高。以禾壮安处理的效果最佳,处理后的西葫芦幼苗的CAT活性升高,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极显著高于对照。自由水/束缚水和电导率分别降低,极显著低于对照。  [关键词] 西葫芦;抗寒力;生理生化指标  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一个栽培种,属喜温蔬菜,生长发育适温为2
期刊
[摘要] 通过多年的造林实践工作,不断地进行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总结出朝阳县杨树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树种选择、整地、抚育、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等切实可行的杨树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同时提出几种间种作物对苗木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对我县杨树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朝阳县;杨树;采伐迹地;更新造林  一、试验地概况  朝阳县地处辽宁省西部,地理坐标东经119°52′~120°47′,北
期刊
[摘要] 随着玉米价格的稳中有升,玉米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由于在玉米高产栽培过程中密度的加大,倒伏成为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关键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玉米应用矮化剂控制其株高减少倒伏已经作为玉米高产的一项必要措施被广泛应用,今年我们在玉米上选用了玉黄金矮化剂进行不同量级、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以拔节期喷施20mL/亩玉黄金效果为最佳,较对照矮49.5cm,穗位低21.8 cm,增产40.2kg/亩,增幅
期刊
生物杀螨剂浏阳霉素对害虫触杀性较强,活性大,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抗药性的生物药剂。为明确其对辣椒蚜虫的防治效果,课题组2006年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地点  试验在平安县科技示范园辣椒温室内地进行。  2.供试品种  乐都长辣椒,2006年3月定植,长势均匀,栽培管理良好,土壤肥力中等。  3.供试药剂  10%浏阳霉素乳油(湖南生物药厂提供
期刊
[摘要] 针对广西南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冬春季节适宜气候条件,结合设施露地栽培等技术,以解决北方冬春季节切花菊因季节性温度较低生产加温成本高、市场缺口,探索出一套南方出口切花菊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中取得了成功,平均亩产花25000枝以上。  [关键词] 菊花;切花;栽培技术  菊花别名节花、帝女花、九花,园艺品种极多、变化极大。花径3~30cm不等,有多种花型和颜色。切花菊是国际花卉市场五大切花之一,
期刊
[摘要] 由于我区独特地理位置,平原少丘陵和坡耕地较多,加之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十年九旱,所以玉米已成为适宜我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在我区600多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玉米已达到400多万亩,但因种植结构过于单一又连年重迎茬,使玉米螟的种群增加危害加重,给我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只有加强认识科学的防治才能做到增产增收。  [关键词] 玉米;玉米螟;防治措施  一、玉米的重要地位  玉米是世界第一大
期刊
[摘要]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OOD AGRICULTURIAL PRACTICES,简称GAP)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控制体系。肥料的使用则是苹果GAP生产关键控制点之一,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可以保障苹果质量安全,确保苹果GAP体系的运行,提高平凉苹果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苹果;GAP;施肥技术  平凉市地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核心区域,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最佳自然条件。经权威部门检测,平凉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