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来源 :煤炭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岩层赋存条件决定了煤矿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岩动力灾害的发生机理更趋复杂、防控难度显著增大,如何解决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能源的有效供给。针对“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研究”这一科学命题,基于冲击地压“三因素”机理和煤与瓦斯突出的综合作用假说,从煤岩动力灾害防控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和防控实践等3个方面,梳理澄清了煤矿煤岩动力灾害防控中的一些模糊概念,建立了用于统一描述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机理的广义“三因素”(“物性因素”、“应力因素”及“结构因素”)理论,确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晴隆县气象局提供的1981-2010年各时段降水量及蒸发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并结合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对晴隆县干旱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晴隆县属干旱易发区。冬季有23年出现
AM、DSB调制是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最基础的调制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AM、DSB调制的原理,然后运用MATLAB仿真平台设计了这两种调制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观察了AM、DSB信号
过去与现在追溯光学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的历史,最早应算前照灯了。上世纪末,马车上使用的油灯,其装饰作用远大于照明,后来,乙炔灯替代了燃油灯。汽车的电气式前照灯发明于1910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新的环境信息获取方式,由很多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并负责信息的采集、整理、发送。介绍了一种可移动的WSN网络节点,可以完成顺序监测、采集某一特定区域
烟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暨烟台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1986年成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网络站。现为站所合一的副处级事业单位,有职工80人,侶类专业技术人员70人,占87.5%。
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人们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有效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有必要准确了解环境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而正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才能真实反映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包含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两部分,现场采样质量直接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具体控制措施,以期有效保护环境。
针对目前3D打印技术由三轴向五轴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就五轴3D打印机的实现形式进行了研究,依据A轴和B轴的位置关系,提出了双摆式、旋摆式两种五轴3D打印机模型。同时,针对这两
该文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出发,针对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的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微生物学实验课选择了由经典实验与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内容;创建了以传统式
成都地铁8号线一期线路呈西南~东北走向,南起谢家桥站,向东北方向串联十里店、万年场、玉双路、牛市口、东湖、倪家桥、肖家河等居住集中片区,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