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综合技术推广与应用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so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技术项目实施的目的与意义,总结了该技术推广与应用成效,阐述了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综合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关键词: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综合技术;推广;应用
  桃江县是产粮大县,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不断增多,造成当前农村务农种粮劳动力严重不足,无人种粮;年轻人对种粮漠不关心,不会种粮;加上种粮效益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这就导致前些年全县发展粮食生产动力不足,水稻直播蔓延,稻田抛荒严重,“双改单”现象普遍,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单产停滞不增,总产徘徊不前,粮食安全岌岌可危。
  1   实施目的与意义
  以控制直播、遏制抛荒、稳定发展双季稻生产为目标,以培育发展育插秧专业户(公司)、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突破口,采取政府向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农户提供早稻机插秧、抛秧育秧服务,实现由供种到供秧再到育插秧一体化转变,促进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完成省里下达的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任务,其他形式集中育秧面积稳定增长,促进全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通过示范,将种粮农民从缺技术、缺劳力、用工多、技术要求高的育秧环节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解决因农民不愿意育秧而造成的“双改单”、直播蔓延和耕地抛荒的现象,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   实施成效
  2.1   稳定了双季稻面积,遏制了耕地抛荒
  重点在一季稻插花、双季稻滑坡、耕地抛荒及直播现象抬头的4类区域开展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并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实现集中育秧全覆盖。专业化集中育秧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分散育秧中缺劳力、缺技术等突出问题,过去农民种粮“双改单”,专业化集中育秧又使农民自觉“单改双”,提高了稻田复种指数,确保了全县双季稻面积稳定发展,有效遏制了一季稻面积的扩大和耕地抛荒现象的发生。
  2.2   推广了优良品种,破解了直播难题
  通过开展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优良品种实现早稻全覆盖,实行“一片一品”,扭转了全县水稻品种“多乱杂”的现象。水稻直播风险大,环境污染严重,投入品利用率低,但由于省工省事,种植面积不少,通过推广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为缺劳力、缺技术的农户解决了育秧的难题,直播问题迎刃而解,控制了早稻直播,杜绝了晚稻直播。专业化集中育秧成为了控制水稻直播的最有效手段。
  2.3   培育了充足壮秧,增加了大田基本苗
  扎实开展低拱棚薄膜覆盖、大棚机插秧的专业化集中育秧,水稻育秧技术运用到位,培育管理得当,秧苗素质好、成秧率高。发芽率、出苗率、成秧率提高4%~8%,秧苗素质好,没有出现早稻烂种、烂秧现象。大田用种量常规稻90~112.5 kg/hm2、杂交稻45~52.5 kg/hm2,基本苗常规稻150万~180万苗、杂交稻90万~120万苗,较项目实施前增加基本苗15万~30万/hm2,为水稻高产稳产打下了坚实基础[1]。
  2.4   促进了新技术推广,推动了机插秧发展
  全县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实行“六统一”操作规程,即统一秧田耕整、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浸种催芽、统一播插日期、统一育秧物质、统一秧田管理,解决了分散育秧和水稻直播中存在的品种多乱杂、秧田管理粗放、壮秧培育技术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促进了新技术推广应用;解决了机插秧育秧难的瓶颈,使机插秧快速发展。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适时播种、施用壮秧剂、旱育保姆、增种增盘等新技术覆盖率达100%。
  2017年重点支持灰山港镇雪峰山村大户高瑜建设了一个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智能密室,示范推广“1+N”育供秧新模式及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新技术。早稻育秧6批次,共育160 hm2大田芽盘苗,为他人代育60 hm2、代插15 hm2。种子破胸催芽出苗快速、安全、质优、高效,具有出苗整齐、芽苗粗壮、成秧率高、秧苗素质好、机插漏蔸率低,获得了农户一致好评,为推动机插秧发展再次注入了强心剂,较常规机插育秧可提前3~5 d插秧。
  2.5   提升了产业水平,解决了劳动力短缺
  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整合了人力、物质和技术等各种要素,改分散为集中,改分户作业为统一操作,带动了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和育秧专业户的发展,促进了代耕、代育、代插、代防、代管、代烘等托管式、保姆式社会化服务发展,提升了水稻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服务化水平,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
  3   主要技术措施
  3.1   选准专业育秧主体
  选择育秧主体是搞好专业化集中育秧的基础。3年来的实践证明,选择村级组织、育插秧专业户、种粮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育秧主体,能确保专业化集中育秧成功。
  3.2   推廣高产优良品种
  专业化集中育秧为统一良种栽培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全县专业化集中育秧做到了一片一种、一村一品,做到优良品种全覆盖,彻底解决了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全县主推品种(组合)为湘早籼45号、中早39、中早25等。
  3.3   把好浸种催芽关口
  浸种催芽是专业化集中育秧的关键,专业化集中育秧浸种催芽种子数量多、时间短、批次多、难度大,更要标准化操作。早稻常规稻浸种不能超过72 h,杂交稻不能超过24 h,高温破胸阶段严控温度32~35 ℃,适温催芽控制温度25~28 ℃,晚稻育秧做到少浸多露。整个过程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严防种子滑壳烧苞。为了更好地实施专业化集中育秧项目,全县采购了种子催芽器180台,利用电控恒温富氧热水循环淋洗,种子受热吸水均匀而催芽,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省心,安全、可靠、快捷,破胸率、发芽率高,深受育秧主体欢迎,提高了专业化集中育秧的科技水平。   3.4   推广育秧物化技术
  3.4.1   增盘宽环境育秧
  软盘抛秧用308孔盘1 500~1 800盘/hm2,比散户育秧增盘20%,基本苗增加了20%。同时增加秧厢宽度,秧苗生长空间扩大,有利用培育壮秧。据调查,采用宽环境育秧秧苗绿叶数增加12.5%,秧苗素质平均提高10%以上。根据苗情跟踪,专业化集中育秧比散户育秧每公顷大田增加5.25万~10.36万蔸,基本苗增加15万~22.5万,大田分蘖期缩短3~5 d。
  3.4.2   种子消毒富氧浸种
  普及用强氯精、种衣剂、咪鲜胺等浸种,能有效杀死病菌,减轻恶苗病、稻瘟病等病害,集中育秧区杀菌浸种应用率100%。浸种时少浸多露、富氧浸种,确保不滑壳和烂种。
  3.4.3   普施壮秧剂和旱育保姆
  施用壮秧剂和旱育保姆能使秧田消毒、调酸、补素程序一次完成,保证了秧苗健康生长,发芽率、出苗率、成秧率提高6%~12%,秧苗素质提高10%。全县专业化集中育秧壮秧剂、旱育保姆使用率达90%以上。
  4   主要组织措施
  4.1   组织领导是基础
  专业化集中育秧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县、乡(镇)多次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工作会议,成立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领导小组,出台了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推动,将粮食生产工作和专业化集中育秧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各级领导亲自部署、现场调度解决专业化集中育秧中的各种困难与问题,确保了专业化集中育秧的顺利开展。
  4.2   责任目标是压力
  将专业化集中育秧工作纳入政府粮食生产目标管理和考核范畴,实行县级领导联乡(镇)、乡(镇)领导联村、干部包组、包片包农户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行政责任与技术责任,落实每一集中育秧点有行政干部和技术干部各一名的“一点两人”制度。细化职责,量化任务,分解到村、到组、到户,落实到人,落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严格责任追究。专业化集中育秧领导小组与育秧示范村和育秧主体农户签订责任状,要求达到“三无一不”标准,即无抛荒、无直播、无一季稻插花及不烂秧,不达标者取消育秧补贴,强化了育秧主体责任。
  4.3   宣传发动是抓手
  通过电视、报纸、标语横幅、手机短信微信、技术资料等媒体和平台,大力宣传专业化集中育秧,3年来,电视报道20多期、发放手机短信10多万条,制作横幅4 000多条,地毯式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出现了广大种粮农民自发参与积极投身到集中育秧的喜人局面。
  4.4   技术服务是支撑
  成立了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技术专家组,印发了《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操作规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集中精干力量,下到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在品种和秧田选择、浸种催芽、播种下泥、秧苗管理等节点为育秧主体操盘把关。项目实施以来,累计举办集中育秧培训207期,培训1.3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明白纸30万份。
  4.5   资金投入是保障
  为切实搞好专业化集中育秧,确保成效,加大了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在省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县财政配套部分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于育秧物资采购、秧田租赁费用和管理用工补贴等,有效保障了集中育秧的物资供应,保证了项目有序进行。2017年,引进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智能密室及其配套设施,在省财政补助20万元的基礎上,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投入35万元。
  4.6   检查督促是推手
  县农业部门多次深入基层指导与检查专业化集中育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县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共印发了《专业化集中育秧督查通报》12期,未完成专业化集中育秧任务的乡镇取消粮食生产先进评比资格,采用GPS测量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层层检查督促、层层加压,确保了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任务完成。
  参考文献:
  [ 1 ] 符呈祥,褚百凤,刘伟民,等.益阳市水稻集中育秧综合配套技术要点与推广成效[J].作物研究,2016,30(4): 438-441.
  (收稿日期:2019-07-15)
其他文献
摘 要:利用油菜雄性不育系生产一代杂交种子已经成为油菜杂优育种的发展趋势,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以核显性雄性不育系“宜15A”作母本、恢复系“10-6425”作父本,杂交选育出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万德油1号”。经过四川省多点预试验、四川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四川省農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油2016009)。  关键字:万德油1号;杂交油菜;高产;双低;优质  油菜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农业源头污染进行分析,发现现代农业及规模化养殖业的污染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说明了我国农业源头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必须要重视对源头污染的预防及治理。  关键词:农业源头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化肥农药污染  在世界呼唤绿色农业发展的今天,农业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对食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了保障我国粮食的产
期刊
摘 要:沧州市东南部旱碱地面积较大,旱碱麦生产以旱作雨养为主,生产水平较低,供求平衡压力较大。深入分析了旱碱麦的发展结构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沧州市;旱碱麦;现状;对策  为加快沧州市盐碱区旱碱麦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对沧县、青县、黄骅、盐山、海兴、孟村、南皮、中捷、南大港旱碱麦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 产业发展现状  沧州市旱碱地面积约15.38万hm2,常年
期刊
2008年《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对构建我国种子质量控制体系、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建成国家、省、市、縣四级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近400个,为净化种子市场、推动种子质量提升、促进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特别是一批分子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为打假维权、保护企业合法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随着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推
期刊
金秋农忙时节,正值种子入库加工的关键期,也是源头治理的重要窗口期。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于甘肃省张掖市联合举办农作物种子打假维权现场活动,并发布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十大典型案例,重拳出击,以案释法,正确引导植物新品种维权执法,推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种业自主创新服务。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显成效——授权数量超1.3万件 侵权发生率明显下降  近年来,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和力
期刊
摘 要:根据2019年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农业农村部相关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冬小麦、冬油菜技术指导意见,供参考。  关键词:冬小麦;冬油菜;技术指导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3-0054-02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志码: B  近日,农业农村部部署全国秋冬种工作,力争冬小麦面积稳定在2.2千万hm2以上,冬油菜面积稳定在666
期刊
摘 要:以“天誉吉甜一号”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普利登鱼蛋白、撒可富硫酸钾和海法魔瑞丰3种水溶性肥料追肥对樱桃番茄生长、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樱桃番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栽培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3种水溶性肥料对樱桃番茄株高和茎粗均有促进作用,对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有机酸含量等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与CK相比,各处理樱桃番茄产量分别提高9.36%、14.52%、27.
期刊
摘 要:以棒叶落地生根叶的不定芽为材料进行叶芽插,试验结果表明,当NaCl浓度为0.2%时,其叶芽插的生长受抑制情况不明显;NaCl浓度为0.4%时,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叶芽插的生长,但植株尚可成活;而NaCl浓度在0.6%以上,胁迫会对其叶芽插各指标影响严重。  关键词:棒叶落地生根;盐胁迫;叶芽插  棒叶落地生根[ Kalanchoe tubiflora(Harv.)Raym.-Hamet
期刊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058-01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鄗育 101是以BT853为母本、T317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无限生长型鲜食番茄新品种,适宜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早春、秋延后及越冬保护地栽培,2018年1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番茄(2018)130772)。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粮食整体质量及食用口感要求都在不斷提高,但由于城市化高速发展导致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直接促使种植面积越来越小。为了保障水稻的种植质量及数量,需要应用定向培育技术。介绍了水稻定向培育技术的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定向培育;育种技术;应用  水稻在我国种植范围较大,其原因之一是适用性广,但是特定的地区仍旧需要选择与该环境相适应的品种,才能够让水稻达到稳定高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