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是遍体鳞伤,也要活得精彩。这是初中毕业那年,他写给她的离别语,同时也饱含着他对她的深深祝福。
  他们初次见面是在初二分班时,他们被分到同一个班、同一个小组,还坐在对角线的位置。她比较文静,不善于交谈,热爱学习。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们说过的话用一个手掌就可以数得出来。他们俩开始有交流是輪到他们俩做值日生的那天,扫完地后,他说“我去倒垃圾就可以了,你不用去了”,而后她说“那么大箩筐一起吧”。他没有回应,只是拿着箩筐头也不回地去倒垃圾了。
  树上的知了在呱呱地叫着,给炎热的夏天增添了一丝别样的音韵,整个初二的生活平静得不能再平静,同学们的生活似乎总是围绕着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饭堂。有些爱好运动的同学课后在篮球场上疯一会儿,或到田径场上耍一会儿,他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差不多每次打饭经过运动场时,她都能看到他矫健的身影,旁边还有他的几个室友,在球场上挥汗如雨,踩点进教室是他的标签,而她却截然不同,每次都是最早到教室,最晚走的那一个。当他一进入教室,映入他眼帘的便是她埋头认真写作业的景象。整个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好像又有某些东西在悄悄萌芽。
  一阵微风拂面,给炎热夏日里的人们送来了一丝清爽。即便仅是这一丝,便让人心旷神怡。即使在沸腾的夏日里,她依然能够镇定自若地写作业,好像七月暑气完全影响不到她。但这时候能够撑到这个时间点的人又多了一个,她再也不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教室里多了一个他,使她显得再也没有那么孤零零了。
  初中阶段的孩子大多处于叛逆期,比较调皮捣蛋。有一个平静的午后,一个男孩子拿着打火机的机芯想要去电她,她正欲反抗,他便不假思索道“你干嘛要捉弄人家,她又没碍着你什么”。他被怼回去“关你什么事,多管闲事”。说罢,捣蛋鬼和旁边的同学窃窃私语起来。他撇了她一眼便迅速移开了视线。她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她想不到他会为她说话,一股感动悄然而生。
  时光飞逝,悄悄地,悄悄地,最后一个学期来临了。新学期的第一个星期六晚上(这天晚上不用上课,可自行到教室自习),她一如既往地爱学习,掀开桌子的盖子,一杯烧仙草奶茶吸引了她的注意。她懵了一会儿:是同学放错了桌子,还是小芳给我买的呢?于是,她兴冲冲地去问小芳:“芳儿啊,我就知道你最好了,给我带了最爱喝的奶茶。”此时,轮到小芳蒙了:“我没给你买呀!”于是,她给小芳叙述一遍发现奶茶的过程,小芳恍然大悟说:“昨天某某某问了我,她最爱喝的奶茶是什么呢?”说罢,小芳还有模有样地分析起来:“你有没有觉得某某某对你有点特别呀!我好几次发现他偷偷看你呢……”她陷入沉思,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杯奶茶了。
  时间就这样在紧张的备考中度过,转眼间提前批考试时间到了,提前批是根据上学期考试成绩在全县的排名来确定的,还要到县上去考,且在那里住一夜,他们班上只有十多个人要参加考试,考试的同学在收拾东西,他塞给她一张纸条。旁边的同学立即挤眉弄眼起来,她起初也震惊了一会儿,但对提前批的忧虑还是把那份震惊压下去了,迎接考试到来前她是期待的,真正到来时却变成了紧张。尽管她竭力做出一副轻松的样子,但心里的那份紧张依旧缠绕在心头。
  在通往考场的大巴车上,一位同学递给她一个文具袋说,这是某某某让我给你的。她接过来凝视了好一会儿,心里泛起了别样的情绪,面对考试的紧张变得没有那么强烈了,她猛然想到什么似的,拆开口袋里的纸条,一手漂亮的正楷字:“我知道你现在紧张,但紧张会影响你的水平正常发挥,所以你要学会放松心情,如此才能拥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个考试,我相信你可以的。”一股暖流从心里流过,深呼吸之后,她整个人变得轻松起来。天边的云彩似乎也变得更加耀眼了。
  考完试以及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回忆起这件事情,她对他是非常感激的,同时也多了一点别样的情愫,但她把这美好的萌芽放在心底。
  端午节放假,收假回来后就是中考了,提前批过了的同学就可以不用来了,她也不用来了。下课铃响了,许多同学陆陆续续走出教室,最后只剩下他们俩,像是故意收拾得很慢似的,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她其实心里有点怦怦乱跳,她期待他会说些什么,但又有点紧张。如果这样的话,她该怎么回应他呢?然而事情出乎意料,他说,祝你假期过得愉快,然后一边说着“这个走出教室再看”,一边塞给她一个信封,还有两瓶牛奶,她拒不收牛奶。他说“你不要的话就扔垃圾桶好了”,似乎从没有见过他如此强硬的一面。“拜拜!”他说完,走出了教室,她盯着他的背影出了神。这算是美好的回忆,纯真的美好吧!许久,她拆开了纸条。
  致最美的你:
  端午节过后,你可能不会再来了,我们可能不会再相见了,但你一直在我心里。我希望你过得好,即便是遍体鳞伤,也要活得精彩,以后我不在你身边,就让这块橡皮擦陪伴在你左右,见证你成长的脚印!
  ——仰望你的我
  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时,她总会想起他的话来鼓励自己,并且把橡皮擦好好地收藏着。又是一个夏天到来,知了依旧在叫着,凝望着天边的晚霞,她陷入了无限的遐想。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而作为文明的发源地,当地的确孕育出许多艺术形式,豫西剪纸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在道家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影响下,豫西剪纸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黑色成为其代表色。同时,由于豫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豫西剪纸不仅粗犷豪迈,也精巧细致,其以丰富的内涵,展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豫西剪纸艺术的起源  豫西剪纸艺术指的是河南省晋豫大峡谷的南部、南阳盆地以北地区的民间艺术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是千百年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发展而传承下来的,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认同,维系着民族存续和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克服无所作为,即听凭珍贵遗产像生物物种一样自然消亡,也要防止过度开发,即片面地将文化遗产当作文化或旅游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头换面,随意包装,以迎合某种经济目的或商业目的,从而扭曲了文化遗产的本真和价值。  我国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
期刊
中日自然崇拜、精怪观念,最初发端于原始时代对自然物的拟人化或人格化。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比研究近代以前中日对器物精怪的态度,结果发现,日方对付丧神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而中方对器物精怪则持相对否定的态度。  器物精怪作为精怪族群中独特的一个分支,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多方研究。刘忠宇的《中国精怪文化》一书详细剖析了精怪文化的起源及其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人们对其的态度,但研究重点仍以动植物等自然造物
期刊
一  天空在灿烂的阳光映射下,似乎比蓝宝石还要明亮,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梧桐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欢快叫着。树下的草坪刚刚浇过水,晶莹的水珠反射出七彩的光芒。树荫下一对情侣坐在椅子上你侬我侬地缠绵着……  一点雾霾都没有,温馨的空气暖暖地钻进鼻孔,让人舒服得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北岸的心情也跟着明亮的天空一起明亮起来、灿烂起来,在公园的甬道上快步如飞。这是一个让人舒服的午后,公园里的人并
期刊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部分传统文化遗产渐渐退出历史洪流,畲族传统建筑文化慢慢走向消亡,当前弘扬和保护工作尤为重要。传统文化遗产传播相对狭窄,如何借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播畲族传统建筑文化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将畲族传统建筑文化应用在定格动画的场景设计中,为日后研究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提供参考。  畲族的建立与发展源于历史上的不断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畲民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验。受
期刊
自古以来,大渡河便是阻碍河流两岸人民交流的最大障碍。康熙年间,清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对藏区的管制,决定修建泸定桥。该桥建成后,大渡河上的交通情况大大改善,泸定桥在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都在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建造泸定桥的时代背景  泸定桥修建前,大渡河两岸商旅往来和行军征发主要依靠溜索与牛皮船横渡。大渡河流域为中国地质灾害高发区,主要灾害便是滑坡与泥石流,所以雨季难以渡河,即便是骡马过河也会受
期刊
当前,我国音乐产业和自媒体蓬勃发展,各种选秀、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独立音乐人不断增加,独立音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独立音乐作为一种新型、独特的音乐形式,对以往的主流音乐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随着独立音乐的不断发展、被认可,独立音乐人呈现出一种“井喷式”态势,这种现象在使独立音乐人在主流音乐市场获得一席之地的同时,也带了很多问题,如独立音乐人不规范化、音乐质量难以保证等。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
期刊
人生之于我就是一本行走的书,“我”这本书已在不经意间乱涂乱写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光阴就这么定格成一个个片段,无声缄默。在这匆忙的光陰中,我从未回首,从未细细翻阅过自己。想来遗憾,现在偶尔翻阅一下吧。  翻转到扉页,我来到了1998年。1998年的大世界,不管是战争与和平还是灾难与幸福,一切一如既往。在这平凡的一年里,我不平凡地来到了这个世界。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简朴的泥房子里众人围着初来乍到的
期刊
社区是基于社会群体在某一个特定区域所形成的组织,人们在一个社会聚集体内有着密切的交集,邻里之间有亲密的伙伴关系、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准则。而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种,器乐包含键盘乐器,钢琴是键盘乐器中的一种。社区钢琴音乐活动是借助钢琴这项乐器来开展的,同一个社会聚集体内的人,共同参与社区文艺活动、钢琴比赛、钢琴音乐会、钢琴音乐课堂、钢琴学习讲座、钢琴音乐沙龙等,这些活动统称为社区钢琴音乐活动。  
期刊
当前,传统品牌面临老化危机。百雀羚是首屈一指的中国传统化妆品品牌,然而,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百雀羚这个轰动一时的老字号品牌一度被湮没。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品牌的价值核心已无法满足当下大众的消费需求,人们必须在传承传统品牌文化的基础上,加以重塑。百雀羚另辟蹊径,通过对品牌视觉形象的重塑使之焕发生机,再获新生。以百雀羚为例,本文将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将视觉形象作为切入点,为传统品牌的重塑提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