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费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所必不可少的手段,消费本身应该为满足人们的真实需要而存在的,但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人们的需要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基本型需要发展为享受型需要,消费不再是以满足人们的自我需要为目的,相反人是为了消费而存在,消费发生了异化。对此马尔库塞进行了专门的阐述,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进行了说明,即先指出了异化消费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再阐述了其理论内容,最后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异化消费现象的措施。
  关键词:异化消费 真实需要 虚假需要
  一、 异化消费理论产生的主要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在立足于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马尔库塞认识到既然人的劳动发生了异化,那么人的消费也发生了异化,劳动者为了满足自身消费的需求必须购买劳动产品,资本家又在觅利的压力之下通过种种结合着技术成果的市场策略宣扬其消费价值观,这种消费导向的价值观浸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一角落、影响到人们对生活与自身的判断,逐渐地形成了以消费的多少来评断价值这一范畴所代表的内涵这样的普遍社会心理。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结构改写着人们的主动判断,在消费领域形成了"强迫性"的消费心理趋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消费也不再是自由自觉的,消费带上了"强迫性"的色彩。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马尔库塞通过借鉴分析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即一些不容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的观点,充分认识到了何为人的本质,在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上,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其实是人的爱欲,人的本质所受到的压抑不外乎是人的爱欲受到压抑,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爱欲受到了压制,为了使劳动成为自由自主的劳动,需要对爱欲进行解放。
  (三)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对马尔库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研究的中心应当是人,哲学不应该脱离人而去研究,哲学研究应当关注人的现实问题,从现存的人去出发,回归对人的关注。马尔库塞充分吸收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关注人的现实问题,从人本身出发、从现实出发去思考人的异化问题。
  二、马尔库塞异化消费理论的内在剖析
  对马尔库塞异化消费思想的剖析离不开对虚假需求、真实需求、技术这几个层面的剖析。
  (一)虚假需要
  何为虚假需要?马尔库塞认为所谓的虚假需求实际上就是“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到人的身上的那些需求,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求[1]。为了迎合这种需求而制造出来的产品是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制造出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们很难分清这些产品是不是自身的真实需求,即使这些产品是制造出来诱导人们进行消费的。正如本·拉格尔所说:“虚假需要之所以是虚假的,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内容使马尔库塞感到不快,而是因为它们是由统治的利益培养的,不是自由地自我决定的。[2]换句话说,虚假需要成了一种由于统治阶级的利益所驱而强加上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是自身所决定的。
  (二)真实需要
  真实需要包括基本需要和剩余需要,是由人经过自身的理性判断之后所决定的需要,它不受制于外界因素,是反映消费者内心消费需求的真实需要。所以,归根到底,什么是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这一问题必须由一切个人自己来回答,对于真实需要的评判标准也是内在的,是由个人的内在所需决定的。虚假需求不能掩盖真实需求,虚假需求掩盖真实需求就会导致人为了满足自身的虚假需求而不得不加大自身的劳动力度,人的劳动就会产生异化,人的劳动发生异化,进而导致人的本质产生了异化,人产生异化,消费也就产生了异化。在这个异化消费下,人失去了属于自身的否定性和批判性的东西,人也就无法辨别哪些是属于真实的需要。因此要解决人的异化消费问题得回归人自身的真实需要,不能让虚假需要掩盖人的真实需要。
  (三)技术
  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思想与他对技术理性的批判是分不开的,技术虽然带来了社会进步与物质繁荣,但是,技术在现代世界绝对化从而反过来成为支配人类命运的独立物,技术与人呈现出两极的对立,人性在这种对立中被抹杀,人呈现普遍的无个性状态,且被悲观、绝望的情绪所笼罩。在这样的普遍情绪之下,寻求物质欲望的满足之刺激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并且人们往往会“理智地”认为,这种物质欲望的满足就是一种好的生活体现。于是,精神需求旁落了,人们企图以物质需求的满足来代替精神需求,用精神上的享受代替肉体上的空虚。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商品,使得人类的消费世界更加多姿多彩,人们在消费的时候被多种多样的商品所吸引,于是便不再多加考虑这种商品是不是自身所需要的商品,只要是喜欢人们就会盲目地购买这种商品,消费异化据此弥漫开来。
  三、异化消费理论的出路探析
  首先,新感性是马尔库塞提出的解决异化消费的重要措施,马尔库塞认为要想实现人的全面而独立的发展,解决异化消费问题,就必须把人从爱欲压抑下解放出来,为此他提出了新感性的思想。新感性是对人的爱欲的解放,新感性不再仅限于感官上的刺激,而是追求艺术与审美,新感性除了人的感官所感受到的知觉表象之外还包括人的本能、自由、爱欲等内在的方面。相较于旧感性,新感性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注重爱欲及生命力的彰显。那么新感性的实现途径是什么呢?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和审美是新感性实现的重要途径,审美和艺术能让人获得快感、获得美感,同时审美和艺术也是自由的,人在审美和艺术下能够控制自身的思想,此刻的人能够排除外界理性的干扰,从而解放自身的爱欲。
  其次,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以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倡导可持续性消费、低碳消费、理性消费,摒弃以往的落后的消费观念,摆正好自己的位置,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因为别人跟风、盲目消费,自己也跟风、盲目消费。同时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思想理念,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由内而外地克服异己力量、克服自身的异化,从而解决自身的异化消费问题。
  最后,培养"双向度"的人,在大工业生产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失去了属于自身的批判性、否定性,只知道一味地接受资本家所倡导的产品并沉浸于其中。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双向度的人,重拾人的批判性、否定性,使人重新变成拥有自由、独立的人。同时解决异化消费问题就必须分析找出异化消费的根源,立足于实际情况去深入剖析异化消费产生的根源。
  结语
  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尔库塞在指出了异化消費这一社会状况的时候,也提出了解决异化消费现象的措施,这对于我们摒弃自身的异化消费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警示着我们要谨防异化消费现象的出现,防微杜渐,在享受社会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的时候,也要防止过度消费、盲目消费,不能为了消费而消费。
  脚注: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
  [2]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32.
  [3]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华夏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 杨月娇.马尔库塞消费异化理论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8.
  [6] 李锦.分析马尔库塞“异化消费”理论[J].智库时代,2017(1):88-89.
其他文献
摘要:现时代,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大型企业都建立了自己了安全保卫系统,还聘请了专业的保安工作人员,以加强企业保卫工作,保证企业能够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发展。加强公安保卫工作除了保证企业日常运行安全以外,还能够为企业职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更有效保证了企业数据信息的安全,这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稳定运行及健康发展都非常有利,故必须加强公安保卫工作。对此,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对加强公安保卫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进行
期刊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四字语,有些四字语是由框架结构组合构成的,我们把这种能嵌入一定成分组成新的四字语的框架结构叫做“四字语型”。分析四字语型的特点,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语言生活,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关键词:四字语;四字语型;语言特色  一、四字语型的定义  四字语型作为一个整体由两部分构成: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例如“不折不扣”、“不男不女”中可以抽出一个框架“不...不...
期刊
摘要:薪酬管理一直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系统核心部分,所以薪酬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还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管理水平,故不断提高薪酬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断创新薪酬管理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薪酬管理工作质量,还能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机制,实现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为企业打造更具有
期刊
摘要:电影《芳华》作为一部讲述一段青春、一段历史的影片,其中包含着大量时空转变、时空隐喻的镜头,是一部分析时空在电影中的叙事作用的非常优秀的范本。本文以《芳华》为分析的范本,细选其中的几组大小场景以及时间线索进行分析,详细说明时空内容和关系对于一部影片的重要性。  关键词:时空关系;叙事;《芳华》  一、时间线索的巧妙安排扣人心弦  《芳华》以极为顺畅的叙事方式描绘了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并且注重的将1
期刊
摘要: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广播电视节目中,会话双方在进行交谈时为了展开会话,通常会遵循礼貌原则。本文通过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语境观视角下分析礼貌现象的体现,对节目会话进行分析,以期对广播电视节目中更好地展开会话提供启示。  关键词:关联理论、礼貌原则、会话分析、《等着我》  一、礼貌的定义  不同文化对于礼貌的定义及内涵都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交际中对话双方常常带有一种目的性通过选择不
期刊
摘要:“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君子贵和”“慎独自省”等思想对人们的思想和处世方式有着漫长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儒家“中庸”思想内涵以及其思想对现实社会的意义方面对“中庸”思想进行论证。  关键词:中庸;现实意义  “中庸”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1]意思为,“中庸”这种应是人人具备的最高的道德品行,这种思想所包含的普世价值
期刊
摘要: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群体养老问题已成为关系到人民福祉的最重要、最紧迫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无疑会给他们的家庭和子女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基于此,本文对康养模式进行概述,对老年群体选择生态康养理念养老模式的影响因素和如何有效提升生态康养产业服务质量展开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群体;生态康养理念;影响因素  一、康养
期刊
摘要:消费者知假买假的行为,又称“王海现象”,其一经出现就引发了司法实务界和理论学术界对此的探讨研究。关于“知假买假”行为的性质、“欺诈”的认定、索赔等问题都是争论的焦点,值得我们研究。有观点认为知假买假行为是消费行为,有些则认为不是,本文将分别对他们的学术观点及理由进行分析,并阐述说明了知假买假行为中的欺诈行为与民法中的不同之处,以及如何认定的问题。  关键词:知假买假;欺诈;消费行为;  一、
期刊
摘要:个人品德培育问题由来已久,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各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新时代的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其进行个人品德培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不仅可以推动理论的进步和发展,而且能够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个人品德 培育路径  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探讨大学生
期刊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城镇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需要有关领导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加强对这两项工作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推动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以及滿足感,有效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下面本文将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镇化建设与城镇治理做一个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城镇化建设;城镇治理;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当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