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芑芃:我在丹麦学摄影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走出国门的摄影留学生越来越多,而异国的学习经历多多少少让他们的作品杂糅了在异域的思考,带上文化冲击后产生的多元视角。邓芑芃也是一位留学生,他在大学期间远赴北欧设计强国丹麦学习,同时也对丹麦如何培养时尚摄影方向的学生、学校的授课方式、时尚摄影的拍摄特色有了自己的观察。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在丹麦收获了不少颇受好评的作品,这些痕迹在他回国后也深深地烙在其毕业作品中。

作者自述:


  我叫邓芑芃,是北京电影学院2019届因片摄影专业毕业生。在四年摄影课程中,虽然基本掌握了作为一名摄影师的必备技能,但正如老前辈们常说的,摄影不可能是仅凭课堂上的理论就能学成的,要多经历多实践,多拍多看多思考才行。
  大三邢年,我曾育幸去丹麦Via大学交流学习。我所就读的校区在丹麦的奥胡新市,学习的主要课程是时尚短片和视听语言。虽然视频拍摄和栽所学的专业育相似之处,实际学习起来还是育很大的不同。将课程类别细分到时尚这一分粪下,是育着很强的实用性区别的:每个班级只有班级导师是固定的,授课教师并不固定,大部分都是摄影行业一线的摄影师来款课,并且由教师目行制定课程安排。这样做最大的优努在于,这些工作在时尚业界一线的创作者可以为学校的课堂带来非常实用和及时的经验教学。事实上,经过半年的学习,我确实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实际操作经验,了解了欧洲时尚影像产业的工作流程。
  说到最育趣的经历,应该是我和几但当池同学合作完成一个宣传策划的课程作业时发生的事。该校当时只有我一个中国学生,作业需要做出策划素,并不用实际拍摄,相对轻松。也正因此,其中一位同学就提议尝试一下轻松的工作方式。“既然育个中国同学在小组里,我们应该试试每天开工前尝尝中国的早餐!我们也可以给他准备一次丹麦式的早餐!”于是,我的整个周末都花在j做锯饨上:从亚洲超市采购食材、回蒙擀面、拌餡儿……星期一到学校后,同学们看到我背着拎着大包小包,都吓了一跳。教室里育厨房,我从其他班的老师邢借到一口野营用锅,让全班同学都英英地吃上了馄饨。
  在丹麦为期半年的学习和生活,栽学到的远远不止于课堂教授的知识,课堂外的文化交流与人文感受更令栽收益颇深,使我拓宽眼界、丰富思路、增长见识。不同的成长环境经常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无形障碍,然而这些同学愿意并且丝毫漫育芥蒂池与栽接触、交流,他们尊重的是我们的文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反而成为了两国青年友好交流的起点。
  如今,“为什么要摄影”成了我每天,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尽管至今对这个问题没能得出一个令自己信服的答案,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一种与照相机相处的新方式——看到的从镜头前进来,思考的从镜头后出去,通过摄影加深对目己的j解,进而j解他人和世界,而不是一味追求相出一张“构固完英”的好照片。

你在丹麦留学时创作了一组与时尚有关的摄影作品,能谈谈你对丹麦时尚摄影的一些观察吗?


  邓芑芃:据我观察,丹麦及整个北欧的时尚摄影风格和欧洲其他地区是不太一样的。最明显的特点是对颜色的不同审美倾向,如偏爱灰白清净的整体色调,但是使用颜色时又不会避讳使用饱和度很高的鲜亮颜色。我猜这样的审美形成原因一定和北欧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有关。当地人称这种风格为“Nordic Gool”,慧为“北欧的寒冷风格”。

在北欧,时尚摄影的创作方式有什么特点?


  邓芑芃:我在那里时,经常和同学一起用教室里的电视看电影,拍摄作业之前也需要一起从网络上寻找符合想法的视频来探讨计划。我发现北欧的电影和时尚短片以及一些微电影都喜欢以意识流的方式来制作,或者用诗意的对白推动剧情,或者干脆没有剧情、单纯使用形体和符号。我认为原因依然是环境使然,相对稀少的人口密度和无忧的物质生活使得当地人有更多时间去探寻潜意识层面的自我。当你看到酒桌上的丹麦人和工作时候的丹麦人,就知道这样的环境是如何塑造他们的表达欲的了。而时尚摄影这一类别又是和商品脱离不开的,我认为随着市场的更加成熟,可以预见会有更多的思想表达被融合在镜头前模特的高跟鞋或者裙子里。

年轻人在丹麦学摄影是怎样的?选择学摄影的学生多吗?学费贵吗?


  邓芑芃:在丹麦学习摄影和在丹麦学裁缝或者跳舞一样,都是很快乐的事。我们每星期的作业都是分组完成,每个人都会跟班里任意一个同学同组合作过至少一次,大部分人是两次。而在不同的小组中也可以选择和上次不同的职位,如这周我在有加拿大人的小组里担任摄影,下周在那个长得像贝克汉姆的丹麦人组里就是制片人。这样可以让每个同学在尝试过不同的职位后找准自己的优势和位置。   我们班有两位来自荷兰的同学,他们之前在自己的国家所学的专业和摄影完全无关,开学第一天甚至还是我教其中一位如何使用相机的。而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没有人记得这回事!他们所在的小组都上交了非常优秀的结课作业,而他们在小组里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另外,班里甚至有一个比我大四岁的同学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而她导演完成的作品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至于选择学摄影的学生多不多,我很难估计,因为只要交了学费,随时都可以入学!学费和这样高质量且有效的教学比起来,物有所值,而生活费才是最大的支出……那里的公交车单程票就要20元人民币!

丹麦的摄影类专业是如何设置科目的?


  邓芑芃:前面我也提过,我所就读的专业并没有很多任课老师,而是直接从产业一线邀请讲师来负责该阶段的课程。流程是这样的:学校按阶段给学生设置课程一一学校按阶段聘请对应讲师——讲师给学生分组——布置学习任务——上交作业——讲评。外部讲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经常是通过讲师本人作为中介,直接进入到商业市场工作环节,比如说某个小的时装品牌需要一段广告来宣传自己,就会和讲师签订合同,作为甲方给同学们提供自家的产品,對制作提出要求,同学们也会作为讲师所属单位的临时雇员开始工作。讲评作业时,该品牌的代表也会直接参与到讲评过程中来,甚至可以将中意的作品当场签下,用作商业用途。时尚摄影属于商业摄影的范畴,我们以学生的身份进入市场实践工作并获得甲方最直接的反馈信息,这样的经验学习效果是显著的。

你从这段学习生活中,找到了自己想要拍摄的方向吗?


  邓芑芃:虽然在丹麦学习的是时尚摄影,但我也没有下定决心步入时尚摄影的道路。不过,在那里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要用手中的相机捕捉人性散发美丽光辉的瞬间。

你喜欢哪些摄影师的作品?为什么?


  邓芑芃:我最喜欢罗伯特-杜瓦诺的作品,我常被他照片中美好的人文主义精神所感动。

能谈谈你的毕业作品吗?什么给了你灵感,你想表达什么?


  邓芑芃:我的毕业创作以表现梦境为主题,名为《梦境视觉》。这是我第一次用观念摄影的手法拍摄图片专题,尽管很多人的观念摄影作品主要依靠后期合成各种影像资料,但我认为自己作为图片摄影专业的学生,即便是表现梦境,也应该以实际拍摄的结果来检验自己在创作构思、影像展现、专题组织等方面的把控能力。实际拍摄每幅画面,同样可以展现观念摄影的特色,同样可以比较形象地反映我对梦境的理解,同样可以完成“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影像探索,也应该是我这组作品的特色。我知道囤于自己尚稚嫩的理论基础和捉襟见肘的技艺,恐怕距离真正的“边界探索”还相距甚远,但我确实希望通过这次实践,为自己带来学业、专业判断和专业素质上相应的提升。
其他文献
宫崎Apoqualia-G 28mmF2 镜头虽然小,但镜头标识、景深范围、光圈环、对焦拨杆齐全。  人们常把小巧的镜头称为饼干镜头,可是你见过比“饼干头”还薄的镜头吗?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样一只“薯片镜头”——宫崎Apoqualia-G 28mm F2。这是日本著名的手工镜头大师宫崎贞安专手工制作的徕卡M卡口镜头,比徕卡原厂以体积小巧著称的Summaron-M28mm F5.6还要小,光圈却大了2
期刊
傅擁军荷赛获奖摄影师、策展人浙江传媒学院美术馆馆长  最近读浙江摄影出版社的《世界摄影大师传记丛书》,有好几位摄影大师提到,触发并坚持他们创作的源头是好奇心。好奇心是个好东西,没了它,人类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伴随着好奇心长大的,面对新鲜的世界,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伴随着年岁的增长,问题慢慢少了、不见了。如果你是摄影师的话,把好奇心丢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意味着你与变化的
期刊
杰夫(Jeffrey Wu)  杰夫(Jeffrey Wu)原名吴海辰,现居加拿大多伦多。他是加拿大摄影艺术协会持证裁判,在多个摄影比赛中担任评委,也是“世界最佳自然摄影”比赛历史上第一位华人评委。2011年以来,他的作品多次在地区性和国际性摄影沙龙赛事中获奖,他还担任加拿大加华杰作摄影协会主席,同时还是世界最大野生动物摄影网站—中国鸟网的国际推广总监、肯尼亚Game Watchers Safar
期刊
很多摄影初学者在刚开始做照片后期时都会有些摸不着头脑,终于学会了软件使用后,打开一张照片,却发现不知道到底应该修什么?是的,后期处理还不像拍照——在美景前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前你就知道要拍景色还是人像。照片后期处理的自由度就很大,它有点像是不命题作文,随你发挥。因此,让很多人感到无从下手。  其实照片后期处理还是有规律可循,背后支撑着的其实是审美的能力。今天,就让我们来谈一谈“修片时,我们到底应该修
期刊
早在攝影诞生之前,画家已经开始借助透镜和暗箱来描绘图像。摄影诞生之后,摄影家曾借用绘画的图式和观看方法来演绎眼前的世界。这两种媒介的纠葛和促进,在过去近180年被反复讨论。今天,就让我们来说说怎么把一张照片通过后期变成一张素描画。  我们的总体思路为:提取线条—铺展调子—模拟排线笔触—模拟纸的肌理;涉及到的主要技法有:图层混合模式(颜色减淡)、滤镜(最小值)等。  下面,我们借用一个简化版模型,从
期刊
哈苏(HASSELBLED)从二战时期的军用航空侦查相机发展到今天的中画幅数码相机,已经是无可争议的著名品牌。今天,就给大家聊聊在哈苏相机将近80年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两款代表之作——哈苏500C和哈苏SWC相机(图1)。  早在1941~1945年的二战期间,哈苏就为瑞典空军和陆军提供了数十台高分辨率、高可靠性的侦查相机。图02就是《哈苏1948-1998》50周年纪念册里翻拍的一张
期刊
美国新月沙丘太阳能(USA Crescent Dunes Solar)杰米·斯蒂林斯(Jamey Stillings)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不断消耗的基础之上,我们赖以存活的星球还能给予人们多少馈赠,不得而知。但全球气候变化与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然触及人类敏感的神经,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类不断探索可再生能源建设,以营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界。  美国摄影师杰米·斯蒂林斯(J
期刊
Q:我看一些蓝牙耳机的广告,说蓝牙5.0技术可以最远传输300米,由此联想到是不是能把这种蓝牙5.0技术用在相机上传输图像呢?如果能在二三十米的距离把相机里的图像无线传输到手机、平板或笔记本电脑上,传输图像的方便性会比现在好很多。  A:2016年6月,蓝牙技术联盟正式宣布了蓝牙5.0标准,带宽从原来蓝牙4.2标准的1Mbps升级到2Mbps,传输速度明显提升,传输距离也增大为原来的4倍,理论上可
期刊
花卉一直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个拍摄题材。当面对大地一派生机,百花齐放或是一朵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的花朵,相信很多人都会为之驻足,随之掏出手机。今天便想和大家来说说,用手机拍摄花卉的技巧。室内篇  一盏灯带来的不同  在家中拍摄花卉照片,你需要的不是专业设备,而是懂得学会控制身边的光源。这个技巧的核心原则是让画面尽可能简洁。为此,你需要“准备”一枝鲜花、一部手机、一面白墙、一盏比较高的台灯、一个杯子、一
期刊
明胶银盐工艺又称银盐工艺,是指将明胶中的银盐悬浮液涂在玻璃、柔性塑料或薄膜、钡地纸或树脂涂布纸等载体上,并以此成像的工艺技术。它由英国人理查德利奇马多克斯( Richard LeachMaddox)于1871年发明,随后查尔斯哈珀班尼特( Charles Harper Bennett)于1878年加以改进,提高了底片感光度和拍摄的成功率。银盐相纸虽然早在1874年就开始投入商业生产,但直到189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