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医源性气胸的治疗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在进行穿刺治疗时,如果发生气胸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应用封闭式静脉留置针胸腔穿刺。结果:抽气后,3例患者的呼吸均恢复正常,肺部X片显示:肺复张良好,无不良后遗症。结论:封闭式静脉留置针胸腔穿刺,因操作简单,损伤小,处理及时,无1例发生医疗纠纷。
  关键词 气胸 封闭式静脉留置针胸腔穿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08
  
  疼痛医生在进行穿刺治疗时,如果发生气胸并发症,一般请胸科或呼吸科医生帮助处理,其中胸腔闭式引流是专业科室最常选择的治疗方法,尽管该方法治疗效果可靠,但由于操作复杂,治疗周期长,损伤大,病人较为痛苦,对于出现医疗并发症的疼痛患者,很容易导致医疗纠纷。
  
  资料与方法
  
  收治气胸患者3例,男1例,女2例,年龄62~76岁。气胸分别发生于小斜角肌的靶点注射、肋间神经阻滞和胸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其中2例患者在行穿刺时,突然恶心、胸闷、出冷汗、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吸氧,半坐卧位,急查床旁胸片诊断为气胸,肺泡分别压缩约30%、40%;1例治疗后1.5小时,病人出现胸闷、胸痛,呼吸急促,摄胸片诊断为气胸,肺压缩为20%。3例患者均确诊为张力性气胸。
  材料与方法:用密闭Y型静脉留置针,规格型号22G×25mm,公称流量30ml/分。备穿刺包1个,无菌手套2付,5ml和20ml注射器各1付。患者取坐位,选择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拧下Y型留置针三通上的护帽(密闭直型留置针拧下肝素帽)接5ml注射器。穿刺时,右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左手持留置针,当针尖进入皮下后,右手回抽注射器,左手缓慢进针。抽到气体时,右手固定针心座,左手将套管针梗推入并固定套管座,右手退出针心。针心退出后,操作者暂时关闭连管流量夹,由助手将5ml注射器换成20ml或50ml注射器抽气。抽气时松开流量夹,排气时关闭流量夹,至胸腔内气体抽尽后,拔除静脉留置针套管,压迫针眼10~15分钟,用输液贴覆盖针眼。
  
  结 果
  
  抽气后,3例患者的呼吸均恢复正常,胸部X线片显示肺复张良好,无不良后遗症。
  
  讨 论
  
  穿刺治疗是疼痛医生的基本诊疗技术,在胸背部的穿刺治疗中,气胸是较为常见,且易于引起医疗纠纷的并发症。对于气胸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是胸腔闭式引流和用针头直接穿刺抽气。为了降低医源性损伤和防止抽气时针头误伤肺脏,近年来,不断有各种改良方法的报道,如用中心静脉导管和改良式细导管替代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1~3],用普通静脉套管针连接三通及连接管替代金属针头穿刺抽气[4]。尽管以上方法各有其优势,但在使用时仍不够方便和简洁。疼痛科的患者与呼吸科不同,一般肺功能良好,肺壁刺伤后,针眼易于恢复。近年来,疼痛科广泛使用25G(0.5mm×38mm)的球后注射针头进行浅部的神经组滞和靶点注射治疗,注射时疼痛轻,组织损伤小,意外发生气胸后,一次性抽气多数可以治愈。封闭式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护理中普及使用,寻找容易,价格低廉。使用封闭式静脉留置针胸腔穿刺抽气,因针细,创伤小;套管强度适中,可有效防止抽气中误伤肺泡壁;自身有连管,无须再配接三通和连接管。由于使用简单、方便、疼痛医生容易自行操作,值得临床借鉴。对于肺功能较差,肺泡壁损伤重以及抽气后反复气胸的患者,仍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请专科处理。
  
  参考文献
  1 裘雨林.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38例疗效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7,(3).
  2 杨晓滨,谢广宏.细管引流术在胸外科应用5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4).
  3 许超,王恩举,朱志勇.改良式细导管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淮海医药,2008(1)
  4 姜云.静脉套管针用于胸腔穿刺103例.中国乡村医药,2008(7).
其他文献
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导致的水华是全球普遍性的水环境问题,在我国尤为严重。欧美等国研究证明经典生物操纵是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治理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我国尚未进行过全面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广播影视事业迅猛发展,带来了内部机制等基础性管理建设滞后的问题。薪酬分配系统是内部机制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到岗位级别、综合绩效和个人贡献,而
摘 要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7年6月~8年5月收治的例前置胎盘孕妇所采取的制止出血和纠正贫血、补充血容量、预防感染以及治疗与护理方案等资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期待疗法失败自然流产例6例均在7周左右分娩婴儿均存活而且产妇在产后未发生大出血及感染。结论:在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做好前置胎盘产前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并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使之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